热点关注| 王永赟 尤泽顺 | 探索智能化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新途径

文摘   2024-10-28 19:35   福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王永赟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助理研究员
尤泽顺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把握智能化时代的国际传播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和国际传播规律,把国际传播的普遍性特征和中国国际传播的特殊要求相结合。本文以短视频这一喜闻乐见的传播媒介为突破口,探索构建多层次、立体式传播矩阵和多主体、多渠道的对外传播格局。



01


智能化传播为中国国际传播 带来新机遇




长期以来,中国国际传播一直面临困境,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西方占领了话语生产的制高点。由于政治、经济、科技和语言优势,西方国家不断生产新的学术概念和文化话语,在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事实上的话语权垄断,挤压和边缘化中国等非西方国家的话语和信息传播。其次,西方国家掌控信息传播渠道。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合众国际社四大西方通讯社是世界新闻发表的主要传媒机构,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影视制作机构向世界其他地区输送了大量隐含西方价值观的文化产品,互联网平台上90%以上的信息都是用英语或其他西方语言书写,中国等非西方国家的新闻报道和文化产品因缺乏有效的传播渠道而被排挤在外,由此形成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等非西方国家信息的单向流动。最后,西方国家引领了国际舆论的潮流。由于上述优势,西方国家可以根据需要对信息传播进行调控,在主动传播己方所需信息的同时,对中国等非西方国家进行“他塑”,包括对后者进行“东方主义式”的片面化呈现和污名化报道,阻碍西方民众和非西方民众对中国等非西方国家形成正确的认识,并通过操控性手段对中国等非西方国家的“自塑”行为进行反驳或证伪。
  
基于移动终端和云计算等形成的智能化场景打破了知识壁垒和信息壁垒,将个人体验、生活场景、社群文化和大数据等有效融合,实现身体、信息、知识、技术和场景的共现共享,为中国改变国际传播格局提供了新机遇。
  
话语生产从精英垄断向平民分流转化。大量用户分享朋友圈自拍、旅拍vlog和短视频,有些带有特定目的,有些则纯属自娱自乐,他们打破了话语生产的精英垄断,在不经意间对知识和信息进行了重构,其传播效果甚至远超许多主流传媒机构精心策划的传播内容。
  
传播渠道的壁垒被大幅度削平。在智能化时代,垄断性传媒机构仍然具有资本和技术优势,但是与海量个人用户的多样化信息传播相比,他们的优势不再明显,传播主体已从单一机构向多元化主体转变,信息传播也由单向传播向交互式传播转变,信息消费者同时也成为信息传播者,甚至可能向主流机构进行“反向”传播。信息传播潮流由西方引领向多方参与转变。用户只需注册账户就可以参与,且社交媒体平台对信息管控相对宽泛,政府部门、媒体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以部门或个人身份注册账号进行信息传播,海量个人用户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信息传播或互动,信息传播逐渐由线下单向媒介生产和消费模式向线上共享性知识生产和消费模式转变。在此背景下,短视频因其短平快的大流量传播内容成为普通人喜闻乐见的传播媒介,短视频传播应该成为中国国际传播重点关注的传播方式之一。


02


基于5W模式全要素推进 中国短视频国际传播




要在智能化背景下推进中国短视频国际传播并取得良好效果,首先需从传播的一般化规律出发,对其涉及的核心要素进行充分思考,挖掘优势和选择最佳利用方式,形成合力。在此,拉斯韦尔5W模式概括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传播要素为我们在智能化时代更好地利用短视频进行国际传播提供了一个简单实用的观察窗口。
  
从传播主体看,传统模式里的传播主体是政府部门、主流传媒机构和专家学者,他们是政策制定者、信息生产者和知识生产者,是处于社会最顶端的精英阶层,对其他阶层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地位。智能化时代的短视频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政府部门、主流传媒机构和专家学者仍然是主要的力量,但是个体用户(包括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和不同教育程度)的力量逐步上升,在某些方面能够与前者分庭抗礼。
  
从传播内容看,传统模式的传播内容都以宏大叙事为主,信息系统性强,逻辑论证严密,表达流畅华丽,但是娱乐性和趣味性稍有欠缺。智能化时代的短视频传播以小叙事为主,包括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广告创意、商业定制等,内容丰富且具趣味性,容易受到大众的追捧和传播,信息消费者也更有可能走出“信息茧房”,走向“信息蛛网”,形成对世界较全面的认识。
  
从传播媒介看,传统模式的媒介主要有书籍报纸、广播和影视等,其生产制作遵循固定流程,由专业人士完成,制作周期长,传播方式相对单一,对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传播技术依赖程度高,难以真正渗入社会各个角落。智能化时代的短视频生产流程较简单,制作门槛低,制作周期短,能够通过网络平台和手机终端迅速到达世界各地,且图文声情并茂,现场体验感强。
  
从传播对象看,传播模式中阅读书籍报纸的至少是受过教育的人,尤其是教育层次高的社会精英,影视和广播观(听)众包括社会普通民众,但是由于较有影响力的传媒机构控制了主要的传播渠道和传播内容,加上普通民众自身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传播消费者中社会精英仍然是主力军。智能化时代的短视频不仅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消费者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思维活跃的年轻群体对多样化的内容、短小精悍的风格、参与互动的机会热力追捧,而短视频的画面感可以弥补阅读能力不足,趣味性又让他们暂时忘却一天的烦恼,愉悦身心。
  
从传播效果看,传统模式由于上述各个方面的局限,传播范围较为有限,容易造成传播模式化和消费者认知的固化和排斥。如近几十年来,西方主流媒体在描述和报道中国时,有意无意进行了内容选择,未能客观全面呈现中国的社会发展。智能化时代的短视频突破了传统传播模式的局限和藩篱,把信息渗透到社会大众,让民众可以走出信息传播的“牢笼”,从自己的角度真实、立体、全面地观察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之外的真实中国社会。
  
总之,智能化时代的短视频传播在各个方面都呈现出与传统传播模式的差异,应充分利用短视频传播的优势,对国际传播模式进行优化。



03


基于中国特点 全过程优化短视频国际传播




由于中国具有独特的语言、文化,中国短视频必须对话语生成、翻译、流通和接受的国际传播全过程进行整体思考,将中国特色融入国际传播的一般规律之中。
  
首先,短视频必须按照国际传播特点进行构建,特别是要参考译者的意见。短视频的内容应尽量选择民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可以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哲学、历史等,也可以是现代科技、环境、旅游、基础设施、校园、乡村生活等,尽量以故事叙述为主,避免说教,不一定需要精美制作,最主要的是让观众能从中解读所传递的信息。
  
其次,短视频翻译必须同时考虑文本、图像、声音、配乐、非语言符号的统一。与以往单一的文本翻译不同,短视频包括其他非语言符号模态,文本译文选择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其与其他模态的协调和统一,应避免各个模态之间的脱节。如果有外语配音,还要考虑配音过程中哪些因素需要突出、哪些因素可能会被弱化、通过什么方式进行弥补等。
  
再次,短视频应尽量实现全场景全平台传播和IP联动运营。对于个人用户来说,短视频国际传播主要上传到Facebook、YouTube、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平台。从国际传播统筹角度看,应进行目标精准定位、类型细分,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平台矩阵,引导个人用户进入矩阵,实现个人IP联动,形成合力。
  
最后,应实时对短视频国际传播的接受程度进行评估和总结。目前,对短视频传播接受度的评估主要有两种方式:粉丝量和内容评论。对于中国国际传播来说,粉丝量直观呈现视频被关注的程度,内容评论体现视频被接受的程度,应该对内容评论等进行较为细致的比对,结合二(三)次转发和评论进行评估,及时掌握传播接受度,为持续提升和改进传播工作提供依据。

END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文慧芳

审核/刘君荣 黄雪敏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 关注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

每本定价20元,全年定价240元

可随时破月征订,欢迎订阅!

联系电话

0591-87522929

投稿邮箱

dncbtougao@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274/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9579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是立足海峡西岸、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杂志紧盯理论前沿,透析传播实践,热心服务读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