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繁星点点之下,位于安徽省肥东县的和睦湖畔,被“洋蛇灯”映照得五光十色。
长128米的“洋蛇灯”,由竹篾精心编制而成,身披彩纸鳞片,通体透着红光。一百多位舞者们则身着艳丽的传统服饰,巧妙操控,前面蛇珠开道,后面洋蛇狂舞,“长蛇出海”“走径折”“摇大车”“四蟒翻身”“盘宝塔”等动作行云流水,使洋蛇仿佛活了过来。
蛇头时而低垂,犹如金龙出海,时而高昂,似要腾空而去。从空中俯瞰,蛇身蜿蜒曲折,造型多变。每一次扭动、每一个转身,都传递着这一非遗艺术的精彩,最后完美地盘绕出一个高达6米多的宝塔形态,引得周围观众屏息凝视,掌声雷动。
这一独特的舞蛇表演,就是来自肥东县包公镇大邵村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洋蛇灯”。
它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集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信仰、民间口头文学等多种文艺形式于一体,舞蹈独具匠心、制作工艺复杂,每次制作堪称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包公“洋蛇灯”每18年才会“出动”一次,每次增加一节,目前蛇灯已长达135米,难得一见。
在当地,“洋蛇灯”出彩又出圈,并非稀罕事。它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展示。
早在1984年的庐州第一届灯会,“洋蛇灯”首次从偏僻的山村走向繁华的大都市,随后也数次走上央视的舞台。2008年6月,大邵“洋蛇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历经600多年,古老的“洋蛇灯”以其复杂的工艺、独特的玩法和精彩的表演,穿越历史,生生不息。
当然,这背后离不开一群默默坚守的“守艺人”,一代传一代,从未间断。
邵二勇作为“洋蛇灯”第11代传承人,在2024年底从他父亲邵传富手中接过接力棒。早在他30岁时,其父亲便开始对他进行训练,这些年来,他系统学习了“洋蛇灯”的扎制、设计和表演的功夫。
现如今,邵二勇已将“传承”这项任务担在了肩上,“洋蛇灯”也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昨天我们刚从亳州表演完回来,到家后又赶忙加紧排练,一直到晚上11点多结束,今早又起个大早为今天的表演做准备。”邵二勇说,安排得越忙,他们越有一身劲,“我们这里玩灯的大多是中老年人,锣鼓队里更是如此。别看年龄偏大,但是干起活来却是精神抖擞,精神头儿丝毫不输年轻人。”
事实上,和其他很多非遗项目一样,肥东大邵“洋蛇灯”也面临着传承的问题。不过,在大邵村,村里很多年轻人都愿意学这门手艺。
在此次“洋蛇灯”表演中,有灯员138人,包括老中青三代人,其中年轻大学生有20多人。在武汉上大二的学生邵自彧,在还未放假前,就早早地打听好了今年的演出时间,表示非常荣幸能够作为队员之一为传承非遗贡献力量。
这样一场家门口的文化盛宴表演下来,大约需要一个小时,大家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浸透,但他们乐此不疲。
接下来,从小年开始,他们还会在逍遥津公园、肥西县、长临河省级旅游度假区、合肥骆岗中央公园等地表演,并于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在包公故里文化园收官“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