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农民们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
在北方,棉花从谷雨节气播种到立冬甚至小雪节气,棉絮才采摘完毕。棉花整个生育期历经了春夏冬三个季节,生长期长达八九个月。
因此,有风趣的农人戏称:棉大十八变,并非越变越好看。有的棉农种植的棉花在初蕾期,棉苗齐整壮实长势老美,腰间系着小喇叭一样的红花朵朵,一阵轻风略过,煞是俊俏得宛如少女的棉苗挠首弄姿。这样的棉田,若缩节胺没用好,很可能就几个伏前棉铃,坠住了棉株,让棉花没了后发优势。
而不少棉农种植的棉花,前期长势弱不禁风,像个丑小鸭,中后期伺服得对路了,棉花长势越来越好,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为什么初期长势良好的棉花,没了后发优势呢?就因为伏前桃(棉铃)太多了
特别注明:文中“北方棉田”地标是指晋冀鲁豫四省相连区域及周围。这个地里位置的春播棉花,从初花始到头伏还有月余。伏前开花结铃的棉桃,被棉农称为伏前桃。棉花伏前桃伏桃是最优质棉铃。没有伏前桃的棉花不会获得高产,但伏前桃太多,对于弱势棉株,却是致命的,会导致棉株早衰。
在北方棉花种植管理过程中,有一句农谚“磙子响,蚊子嘴张”,这是农人们说棉花的。这句农谚的意思是告诉棉农,芒种割麦后,把麦子拉打麦场,牛拉着石磙子碾轧小麦打场时,棉花就开始现初蕾了。
此时勤快的棉农开始为棉花腿“毛腿”(打棉杈)。腿毛腿直接决定了伏前桃的多少,而伏前桃的多少又决定了棉花的后发优势。所以,棉花伏前桃多少不可小觑。伏前桃直接影响了棉花的产量。
所以,要根据自家棉田水肥条件差异进行打棉杈子,保有几个伏前棉桃。
一、水分条件好的壤土棉田
棉花苗密度小,亩密度在2500株~3000株内,长势健壮的棉苗,在棉苗最底部第一个果枝现出两个蕾后,此时棉苗已显出四至五个果枝,棉苗果枝下部的杈子全部打掉,切记,不要打掉棉叶,只搬掉棉杈子。顺手抹去果枝基部的杈子,这杈子也叫辅助果枝的营养枝。
根据每株棉苗情况,可选择打掉最底部一个果枝。
二、水肥条件差的沙质土棉田
棉花密度大,亩密度在3500株~5000株之间。由于沙质土壤,棉苗不会长势很旺。在打棉杈的同时,打掉底部二到三个果枝,使棉花晚开花,晚结铃,促进棉株生长。防止伏前棉桃过多,坠住棉株,致使棉株出现早衰现象。
三、名词注解
打棉杈,的杈子,学名:棉花营养枝,若不打掉,任其自然生长,营养枝也会现出果枝。营养枝被称为棉苗侧干,与主干对应。因为棉苗侧干在棉株基部,距离棉根近,所以棉株上的侧干与棉苗主干上的果枝争夺养分,有着先天的优势。所以高产棉田生产优质棉花的,必须要打掉营养枝,因此,棉农有了活干“打棉杈”。
棉花初花期缩节胺使用,对棉花后发优势影响特别大。缩节胺在棉田应用合理,可促棉花增产,提高棉花质量,缩节胺使用不当,反而会造成棉花减产。
一、壤质土高水肥棉田
缩节胺使用最佳时期和使用量:1.初花期开始使用;2.以工农16型背负式喷药筒为例,每药筒加缩节胺水剂2~3毫升,搅拌均匀,喷头向下,盖顶喷雾,要快步行走,棉花叶片上看见细密的雾滴即可。
二、沙质土水肥条件差的棉田
每工农16型背负式喷药筒,仅配1毫升缩节胺水剂。其它方法同上。
三、看伏前桃使用缩节胺间隔期和使用量
1.因为天气雨水充沛,或者虫害造成伏前桃没坐住的,棉株自然会旺长,可再次喷洒缩节胺,用量要增加一倍。
2.高水肥田每株棉苗已经坐稳4~6个伏前桃的地块,在棉花打顶前,再次喷洒缩节胺,每药筒可加5毫升缩节胺水剂,如上进行喷雾。
3.水肥条件差的棉田,每株坐稳2~4个伏前桃的地块,在打顶前不建议再喷洒缩节胺,待棉花打顶后,根据棉苗长势可适当喷洒一次缩节胺。
综述:棉花是自花授粉作物。只要棉株上不坐棉桃,就处在营养生长期。当一株棉株上坐稳几个棉桃后,棉花进入盛花期,这时,棉花由营养生长期迅速转入生殖生长期。只要早打顶,勤打杈,并且对果枝上现出三四个花蕾就掐尖的棉田,进入生殖生长期的棉花会迅速把营养输送到棉桃上,棉株自然不会旺长。缩节胺就不用喷洒了。
如上适合冀鲁豫交界的农业种植带,难免偏颇遗漏,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编者:此文作者同意发布,值在提高新疆棉农种植水平,尤其是棉花中后期慎用缩节胺问题,超量使用缩节胺,极可能造成空果枝和棉花蕾铃大量脱落。
来源:回村歇歇头条号,图文编辑:天山植保,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