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
陈列着一幅珍贵的老地图
尽管早已发黄的纸张上
布满了污迹和水渍
可细看仍可分辨出大部分标示
这便是中国工农红军红星司令部
于湘江战役正在进行中的
1934年11月28日所绘制的
《灌兴全之间路线图》
虽然是手绘地图
但是中央红军途经所需知悉的
要地、高地、水系
道路类型、距离和海拔等
军用数据一应俱全,甚为复杂
想到中央红军在生死存亡之际
仍紧急绘制这幅错综复杂的路线图
以制定抢渡湘江的行军路线
和部署作战方案
那段悲壮的历史,红军血战湘江的场景
似乎又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挺进“灌兴全之间”
中央红军为何要从此处渡过湘江
1934年10月
由于第五次反“围剿”斗争的失败
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
到1934年11月中旬
中央红军已突破国民党军
设置的三道封锁线
进入湘南地区
消息很快传到了蒋介石耳中
他马上调集重兵
企图将中央红军追入广西
压缩到湘江以东的
全州、灌阳、兴安三县
构成的三角地域
依托湘江天险
将中央红军一举“歼灭”
此时,中央红军已经前进至湖南道县
大军处于潇水和湘江两条大河之间
此处地域狭窄,河渠纵横
部队进入这样的地带
一旦陷入包围,则几乎等同置于绝境
战局愈发被动
中央红军正向着国民党军布置的陷阱
一步步走去
1934年11月27日
中革军委宣布新的行军计划
收拢队伍,兵分两路
挺进广西,直奔湘江
渡江地点选在全州南面的
屏山渡、大坪渡、凤凰嘴与界首之间
之所以选在此处
是因为位于湘江岸边的这些渡口
处于桂军和湘军布防交集的地区
是防线的薄弱之处
且自古商贸发达
过江之后,还可以很快
就进入到山区进行隐蔽
于是,中央红军领导机关
决定从这里渡过湘江
实际上
对于蒋介石拉开的大网
中央红军并非毫无察觉
然而,更为危急的是
由于军委纵队拥有大量辎重
且得用骡马驮或担挑人抬
严重影响了行军速度
局势极为严峻
国民党军已形成南北夹击的态势
如果中央红军不能尽快渡过湘江
一场恶战将不可避免!
生死抢渡 血战湘江
一名红军战士倒下了
就有另一名顶上来……
1934年11月27日-28日
红一、三军团先头部队
先后控制预定渡河点
这样,从脚山铺到界首间30公里的
湘江两岸渡口都掌握在红军手中
然而,军委纵队仍被大量的
辎重物资严重拖累
平均每天只能走二三十公里
眼看红军先头部队
就在自己眼皮底下过了江
湘军军阀何键气急败坏
为了拔掉红军插在湘江西岸的这颗“钉子”
何键马上安排兵力南下
目标直指脚山铺!
五代人守护烈士英魂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
和立体式的炮火网
红一军团战士以最大的勇气和毅力
抗击着湘军的进攻
然而,处于绝对弱势的红军只能死守
这天深夜
枪炮声终于停了下来
村民蒋忠太带着儿子到山中砍柴
途中意外发现7名红军战士的遗体
当时,掩埋红军战士遗体是“杀头大罪”
但看着这些和自家儿子一般大小的孩子
蒋忠太还是偷偷将他们埋葬起来
蒋忠太之孙蒋石林老人擦拭红军墓墓碑
没想到,这件事情很快
还是被当地民团发现了
他也因此被关进大牢,患了重病
可正因目睹红军战士的牺牲
蒋忠太临终前交代家人
要世代守护好烈士的英魂
如今,昔日的小土堆
已经修整成为庄严的烈士墓碑
蒋忠太之孙、今年80岁的蒋石林
和儿孙仍悉心守护着这座红军墓
他说,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鲜血浸山岭,青山埋忠骨
在脚山铺残酷的阻击战中
红一军团损失惨重
牺牲时,他们手里还保持着打枪的姿势
1934年11月底
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
带着部队赶到界首渡口附近
正是在这他们接到了中央的电报:
军委纵队定于30日前
从界首渡口过江!
这是所有人都迫切期盼的好消息
但是彭德怀清楚防御的任务依然艰巨
根据部署,红三军团的阻击阵地
就设在了离渡口最近的光华铺
这里地势宽广开阔,不利于红军防守
可只有绝对保证渡口的安全
只有克服困难,背水一战
才能保障后续部队顺利过江
光华铺村民刘发育
曾亲眼目睹这场阻击战
残酷的景象:
“那边有四个红军没有退,后来牺牲了。枪还架起在那里,他们还在那儿坐着,手还保持着打枪的姿势。”
激战进行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清晨
苦苦支撑的红军
终于得到了期盼已久的消息:
军委纵队已进至江边!
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
渡江开始了
时任红三军团第11团
警卫连连长王道金回忆道:
“湘江渡口是最困难的,上面是国民党的飞机,下面是国民党的大炮,后面是国民党的追击。”
最终,在漫天战火中
军委纵队终于通过湘江
“等革命胜利后我再来取”
危急的局面依然没有过去
此时,中央红军全军12个师
尚未渡江的竟然还有4个师
而在湘江两岸
担任两翼掩护任务的
红一军团、红三军团
还在以血肉之躯维持着
那条前进的通道
但他们究竟还能坚持多久?
1934年12月1日凌晨三点半
十万火急的电报
再次交到了红一、红三军团手中
命令继续坚守
“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
这几个字反映了当时的紧急情况
枪林弹雨中,分分秒秒
都有红军战士在倒下
激战过后
村民李清鸾的太爷爷
救治了一名受伤的红军战士
这位小战士身体刚刚康复
就急着去追赶部队
他担心随身携带的红旗受到损坏
便把它托付给村民保管:
“大爷,我身边有几件东西,带在身边不方便,我想托你们保管,等革命胜利后我再来取。”
在那个战乱年代
偷偷藏着这样一面红旗
无疑要经历无数个提心吊胆的日夜
李清鸾一家人
专门制作了一个小木箱
将它悉心保存了40多年
但由于那位红军战士始终没有出现
与家人商量后
李清鸾将这面红旗上交给了国家
并复制了一件继续珍藏在小木箱里
红旗,是革命精神的象征
更是老百姓为红军战士守护的一份信仰
虽然,当年那名小战士
是否追上了部队已无法得知
但是,正是那场战斗中
红军经过一整日的浴血奋战
终于阻止住敌人的进攻
一名红军战士倒下了
就会有另一名顶上来
正如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
就永远不会熄灭
12月1日晚
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
大部渡过了湘江
红一军团、红三军团
也相继离开阻击阵地
向莽莽的大山奔去
但此时,还有一支后卫部队
仍在湘江的另一边
他们将要面对的,是更为严酷的挑战!
这支殿后的部队
正是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
湘江战役打响后
他们作为全军后卫
一直在阻击尾追的国民党军
可是,在炮弹击中了电台后
第三十四师与红军总部
失去了联系
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
师长陈树湘召集师团干部开紧急会议
会上,他宣布:
从敌人的薄弱部位突围出去
到湘南打游击
万一突围不成
誓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
第三十四师迅速突围
却第二天拂晓与国民党军遭遇
一场激战在所难免
陈树湘命令韩伟带着师的主力
第一〇〇团突围回到湘南
陈树湘则带领另外两个团做最后的掩护
谁都明白“最后的掩护”意味着什么
负责突围的陈树湘
为了与湘南游击大队会合
带领着战士们往湖南九嶷山区进发
这时的队伍只剩下不到300人
但他们在强渡牯芝江时
遭遇了当地民团的埋伏
冒着敌人如雨的子弹
战士们拼尽全力
可是,最终第三十四师没能摆脱
国民党军队的重重围堵
在弹尽粮绝之后
腹部受伤的师长陈树湘
在昏迷当中被俘
咣当咣当走
慢慢地陈树湘苏醒了
当他发现自己被敌人俘虏时
为了坚决不当俘虏
他就找机会把肠子拉断,壮烈牺牲
履行了为了苏维埃
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湘江战役
是红军长征中的壮烈一战
红军指战员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
铸就了勇于胜利
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的精神
为长征铺垫了前进的道路
为革命保存下希望的火种
并使它越烧越旺
“寸土千滴红军血,一步一尊英雄躯”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
都诉说着英雄的故事
渡过湘江后
中央红军已经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
锐减到3万余人
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湘江
90年过去
先烈曾经洒下热血的地方
已经换了新颜
如今,从空中俯瞰
环抱着烈士墓的是
一行行果树,一层层绿
山下现代化的产业园里
人工智能选果分装生产线
涌动着滚滚“果流”
先辈曾经浴血奋战的
一片片土地上
阳光灿烂,鲜花盛开
孩子们站在红旗下
向先辈致敬
曾经饱受战火的湘江江畔
如今已遍布果园
阳光下
孩子们欢声笑语,茁壮成长
转自 | 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