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太满的人,是在给自己釜底抽薪
文摘
2024-11-21 22:27
日本
一个恨铁不成钢的家长对他的孩子说:只要这次考试进前三,你想要任何东西都满足你。一个穷屌丝对即将到手的女朋友说:我发誓在三年内赚到1000万,让你开豪车住豪宅。一个开张三年的公司老板对他的员工说:我们要朝着打造百年企业的目标前进。这些话听起来多么掷地有声,可细想之下却总觉得哪儿不对味。这些承诺似乎都超出了说话者的能力范围,或者即使你有这个目标,你先放心里不说出来行不行?说满话,有人说这是自信的表现,事实上,这不过是内心虚弱的外在投射而已。从心理学角度观察,说话太满是一种值得警惕的行为心理。表面上看,那些动辄"一定"、"保证"、"绝对"的人显得信心十足。过度自信的人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事情的复杂程度。与成熟的人说话时都会给自己留有余地相反,这种人急于用“锁死”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以赢得对方的信任。心理学研究表明,那些习惯通过夸大承诺来获取他人认可的人,往往是在进行焦虑性补偿。譬如一个原本一个月只能创造5万销售额的员工,为了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向老板保证一定要创造50万的销售额。这是试图用铿锵有力的语言来掩饰内心的虚弱,却不知每一句过度承诺的背后,是日后更难实现的负累。患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对不确定性有着本能的恐惧,他们总是试图通过绝对化的表达来获得掌控感。比如有的人在谈合作时,喜欢说"我保证这个项目绝对不会出任何问题"。这种对确定性的过度承诺,恰恰暴露了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安。当一个人习惯用绝对化的承诺来为自己壮胆时,就像在服用一剂镇痛药。每一句夸大的承诺,都像一张期票,一旦兑现不了,就会消耗他人对你的信任。就像一个常年欠债的人,最初朋友还会借钱给他,因为相信他"十天之内一定会还"的保证。为了弥补上一个未能兑现的承诺,人们往往会许下更大的诺言。很多人的人生,就是被这种螺旋式的困境给绞成碎片的。更可怕的是,说话太满的人会逐渐失去判断常识的能力。他们习惯了用漂亮的许诺来粉饰太平,以至于自己也开始相信那些不切实际的承诺。当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失去了最后的信用资本。正所谓人无信不立,一个人在失去信用的同时,也就失去了立足社会的根本。古人说"釜底抽薪",锅底的柴火一旦被抽掉,整个锅就彻底冷掉了。当你一点点抽掉这些支撑你人生的柴火,到最后,无论是职场发展、人际关系,还是个人成长,都会因为失去信用而寸步难行。要避免说话太满的陷阱,首先要建立理性的认知:世事难料,变数总比确定多。成熟的人都懂得,与其说"一定"、"绝对"这样的满话,不如学会用"尽力"、"争取"这样的表达。情商高的人说话总是留有余地,既不会让对方失望,也不会给自己太大压力。面对工作任务,说"我理解这件事的重要性,我会尽力做好";这样的表达既显示了诚意,又不会让自己陷入过度承诺的窘境。古人在书画艺术中讲究留白,做人处世又何尝不是如此?给承诺留白,就是给自己留下提升的空间,给他人留下想象的余地。那些真正靠谱的人,往往不是说得最漂亮的,而是做得最踏实的。当你学会让语言适可而止,你的人生也会如同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
半生东渡
半生东渡,心智重启,掰看人性,揉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