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印发《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到,打造一批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在内蒙古乌兰察布,正好有这样一位系统友好型“新成员”,它就是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以下简称“三峡乌兰察布电网友好电站”)。
▲ 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
盛夏时节,傍晚时分,乌兰察布城区华灯初上,光与影交织出迷人的城市夜景。随着夜幕的临近,内蒙古地区进入到一天当中的用电高峰期。此时,在距离城区西北约180公里的杜尔伯特草原上,三峡乌兰察布电网友好电站正在频繁接受电网调令,把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输送到千家万户,点亮万家灯火。走进电站集控中心,宽幅监测屏映入眼帘。屏幕之上,信息急速流转、数据实时闪烁。数据背后,是在数公里之外的风光储设备间不停涌动的电流,精准配合着电网的每一次调度指令。▲ 三峡乌兰察布电网友好绿色电站储能区
“蒙西地区的供电紧张问题一般发生在傍晚。我们通过科学调度,可连续2小时向电网提供约60万千瓦的可靠顶峰供电能力,约等效一台60万千瓦级火电机组,有助缓解地区负荷高峰时段的电力供应紧张问题。”三峡乌兰察布电网友好电站负责人贾少荣说。天气阴晴不定、风力时强时弱,风能与太阳能发电被形象比作“看天吃饭”。而对于电网来说,需要电力电量实时平衡以保证电力,因此周期性和波动性特点明显的风光电能显得并不“友好”。以往,在集中用电的高峰时段,更多是通过火电“应发尽发、多发满发”增加电力的稳定供给。▲ 三峡乌兰察布电网友好绿色电站储能电池仓
如今,这一难题在三峡乌兰察布电网友好电站探索出新的解题路径——通过大规模储能和风光储智慧联合一体化调度,三峡乌兰察布电网友好电站实现向电网稳定供电,为电力供需平衡增添了新的“可选项”。
在集控中心的监测屏幕上,有一组“电池”图标。这个图标所代表的正是储能设备。在用电低谷时将电力储存起来,等到用电高峰再释放,储能也因此被称为保障新能源电站电力稳定供应的“巨型充电宝”。▲ 电站员工在储能电池仓内从事检修工作
三峡乌兰察布电网友好电站是全球储能配置规模最大的单体新能源电站,在成排的风机与光伏板之间,分布着330个储能电池仓,共有55万千瓦×2小时的储能配置,可储存110台5兆瓦风机满发2小时产生的绿色电能。
表面上看,电站只是多了一个储能单元,但运行方式却产生了“质”的改变。比如,当有电网无法消纳的“余电”时,储能系统将优先储存风能还是太阳能?当用电量陡增,是选择加大风机与光伏出力,还是释放储能系统中的电能?既要对外满足电网友好、又要对内满足能源协同,回答好这些几乎每分每秒都会出现的“选择题”,需要一个聪明的“大脑”。
“三峡乌兰察布电网友好电站的一体化智慧调控系统就是电站的智慧‘大脑’,它如同一个反应迅速、判断精准的‘指挥官’,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气象与负荷数据‘集入脑中’,精准调配风、光、储单元,实现风光储电站可测、可控、可调、可支撑等电网友好功能。”三峡乌兰察布电网友好电站运维值长梁贺介绍。▲ 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
乌兰察布市风光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乌兰察布市承接京津冀、东北工业负荷转移及大数据等产业落户,电力需求增长迅速,该地区的新能源装机容量也迅速增长。截至7月10日,乌兰察布地区电网总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大关,其中新能源装机占比达64.84%。
“新能源装机占比的不断增加对新能源供电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峡乌兰察布电网友好电站打破了传统风光电站的‘瓶颈’,有效提升了新能源的消纳水平,有利于助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贾少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