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先生风采 | 杜奎峰:财计源流讲究深 会须遭遇识通津

职场   财经   2024-11-01 15:45   北京  



























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



杜奎峰,华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副研究员,正高级会计师,全国高端会计人才(企业类五期)


晚年的苏轼回望自己一生在庙堂与江湖之间漂泊沉浮,心有所悟,发出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的感慨,叹年华易逝、何用浮名绊此身!余今生而知天命,回顾既往25年财会生涯,内心始终是充实快乐的,并无“浮名浮利,虚苦劳神”之叹,然光阴似箭,若白驹过隙、电光石火,情感确是同一的。

人生得一喜爱且适合的职业,当为一大幸事。于我而言,财会是焉。在一生追寻财会志业中,既不乏风雨如晦日夜兼程,亦常伴春和景明信步赏花,此中有真意,感发思无涯。今有数言,与同道们共享共勉。




唯学唯新——永葆学习热情



进入新时代新阶段,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突飞猛进,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涌现,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释放。财会作为通用商业语言,要跟上时代大潮,必须持续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新技术。
财会是一项规则和原则相结合的体系化活动,而作为这些规则和原则载体的会计法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又是不断演进变化的,财会人员必须跟上这些发展变化。在我过往20多年保险财会工作中,经历过多次重大财会变革:2006年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2009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2号,2016年实施中国风险导向的偿付能力监管体系(“偿二代”)及金融保险业全面推行营改增,2018年执行新金融工具准则,2023年执行新保险合同准则……几乎每一项都是颠覆性的,需要快速学习掌握大量全新的、专深的内容。在2023年首次执行新保险合同准则前,需要在时间紧张、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完成合同分类、业务模式梳理、流程重构、系统改造、境内外机构执行时间差异协调等大量工作,当时我面临巨大压力,心里尤为紧张。为有效达成目标,一方面,我组织人员密集地参加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咨询公司举办的各类培训,力求掌握政策精神,吃透准则要求;另一方面,在坚持“以我为主”的基础上慎重选择合适的咨询公司,双方团队融合一体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相互切磋启发。2018年,公司经历了中国保险业迄今最大的一笔跨境并购案,作为财务人员,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细致做好财务尽职调查,切实揭示、防控隐藏的财务风险,同时寻求可靠优惠的银团并购融资,设计最优交易结构,这对我们来说极具挑战。在保障日常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下,我带领财务人员全员上阵,制定详细计划,结合人员背景优势,分工分组,细化到具体任务、具体人员、具体每一日,尤其是严把关键时间节点。我们从头学起,研究以往案例、熟悉国际规则、研讨比较不同方案、据理力争优惠条件、规划资金支付通道……度过了重重难关,终于顺利实现交割。并购6年来的实际业绩表明,这项并购非常圆满,成为保险业“走出去”的一个成功范例。
当前,财会自身也在快速向数智化转型:在技术上,财会工作日益线上化、智能化;在范围上,数据日益成为核心竞争力和关键资产,数据资产化和资产数据化交织演进,数据资产管理、数据治理成为财会工作的全新职责。外部环境与内在因素的发展变化要求新时代的财会人员必须时刻保持好奇心与内驱力,积极拥抱新知识、新技术,做鲜活的“潮人”,而不是暮气沉沉的“账房先生”。



亦技亦艺——融汇科学艺术 



财会既然是一项规则性与原则性相结合的工作,必然有其严谨、科学性的一面,也有灵活、艺术性的一面。
财会工作点多面广、复杂多变,既有的业务处理规则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原则导向体系下,即便在很多明确的规则中也有诸多“未定事项”。例如准备金评估和减值计提,虽有统一的、标准化的模型方法,但期限、利率、违约概率等参数的选择和设定仍大有讲究,某个微小变化可能带来结果的重大差异。这就需要财会人员结合公司实际业务特点和管理目标,灵活适当地进行会计处理。例如我们某个投资项目曾出现明显的减值迹象,按规定必须做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但该标的经营状况并无明显异常,此时减值测试是有一定合理余地的,当年减值多少、风险出清快慢可以依据企业的盈利状况、资本市场的潜在反应等因素确定。若预期业绩强劲,可以更为谨慎地计提减值;若预期业绩偏弱,则可以合理少提。这样可以兼顾风险消化、业绩平滑、市场稳定,资本市场看重的是业绩稳定增长,某一年份的业绩“冒尖”未必是好事。我们就是在遵循准则的前提下,合理地在不同年份里有序消化掉了损失风险。这是体现财会工作灵活性、艺术性的一面,也是体现财会人员创造性的一面。优秀的财会人员需要很好地融合财会的技术性和艺术性,在规则约束下做精专业,在原则指导下展现才华。



入世出世——为化蝶而作茧



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在谈及如何对待传统与创新、基本功与个人风格的关系时说过一句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李先生虽然是在谈艺,但我想这句话也完全适用于财会工作。
对待财会专业技能,我们要抱持“入世”心态,“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沉下心扑下身,扎实练好基本功,在专业上立得起来,成为专才专家。财会不单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同时也是一项管理职能,需要综合性知识技能,一个只陷于技术细节里的人是做不好管理的。要成为一名财会管理者,绝不能囿于财会一亩三分地,必须以“出世”的决心,“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跳出财会看财会,开拓宏观视野,树立大财务观,做杂家通才。仍以我参与过的跨境并购案为例,单从财务角度看,该项目并未显现出明显优势,考虑当时跨境并购某些惯例条件、并购后能否有效整合该纯正英美基因的公司等情况,我们还要冒一定风险。但跳出财务看,对于一家国际性业务特质鲜明的企业集团,掌控一个资质较好的国际化平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步必须要迈出去,所以我坚定不移地支持该项目,带领团队扎实推进财务方面的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并购后的事实证明,该项目无论从战略上还是财务上都取得了成功。



立业立身——守底线不逢迎



由于职业特点,财会在一个单位内部属于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领域,利益交错纠缠,容易滋生风险。当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合规压力日益加大,财会人员必须扛得住压力、经得住诱惑、持得住操守、守得住底线。
如何才能立身,基础在立业。一是专业问题把得准,有自己的判断,不人云亦云。如果专业上立不住、没主见,自然就没有底气和原则。二是原则面前敢坚持。有判断、有主见,还必须敢于坚持,做到原则问题不后退、底线面前不让步。守底线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好财会监督关。身在经营性国有企业中,我始终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做“铁面人”,在规章制度上明确不留漏洞,在审核把关上坚决不打擦边球,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一律要求退改。此外,随着采购量越来越大,廉洁风险压力不断增加,如继续自办采购评审,一方面不够专业,另一方面合规风险也难以有效把控。原因在于评审组是我们临时抽调的人员,都是兼职义务做这项工作,不能保证每次都能找到合适的人,也不能保证评审委员都能尽心尽责,即便大家都百分之百尽责,也解决不了术业有专攻问题。有鉴于此,我秉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理念,坚决推行供应商第三方评审,经过充分的同业交流和市场调研,选择北京市场排名前十的社会化招标代理机构进入备选名单,通过规范的邀标采购程序,选定三家机构为我们提供采购评审服务,采取轮流制分配评审项目,通过年度总结评比和反馈强化竞争机制。公司内部保留精干的采购管理人员,主要负责立项审核、流程把控等工作。这一模式虽然在采购效率、操作流程等方面存在某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有时也面临压力,但通过在实践中持续进行边际优化,结果证明明显优于自办采购。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财会人员自当挺立潮头,奋楫中流。最后,聊引一段歌词为今后财会之路明志:漫漫人生路,上下求索,心中渴望,真诚的生活……恩怨忘却,留下真情从头说。故事不多,宛如平常一段歌,过去未来共斟酌。





长按下方二维码订阅《财务与会计》

《财务与会计》

纸刊

《财务与会计》

电子刊


▷来源:《财务与会计》2024年第20期
▷责任编辑:任宇欣
▷值班编辑:刘田 刘莹 曹媛媛
▷排版制作:刘田



声明:“财务与会计”微信公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文章、图片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88227096,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学习/创造/分享

分享财务与会计之美




财务与会计
财政部主管、中国财政杂志社主办的综合性财会业务指导刊物——《财务与会计》(刊号CN11-1177/F,邮发代号2-881)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刊物信息,开展财会审领域时政宣传、资讯传播、实务交流、理论研究、业务处理、人文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