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这4点,企业派人参加培训才能带来直接的落地转化,否则只是走过场

职场   2024-12-06 15:03   江苏  






 点击上方“文平讲创业”关注公众号
     回复“5”限时领《5套创业资料包》


作者:Vincent




根新教育 | Take Root Below, Bear Fruit Above 


往下扎根

向上结果


针对培训,不同的管理者思路差异千奇百怪。有人认为:

我培训了员工,他们离职了怎么办?

也有老板认为:

要是它们不成长,不改变,一直留在我们公司不离开怎么办?

于是就有了不同机构的不同安排。

在垂死挣扎的,或者自我催眠自己就是最好的在犹豫纠结要不要培训;

也有马不停蹄的一年为员工、管理层、自己安排了许多培训的。


这些都不是我今天主要要谈的话题,今天主要聊聊一些企业派人参加外部培训的一些误区。

毕竟老板已经迈出了第一步,但是如何让自己自己这样做的效果最大,而不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我们来看看以下存在的一些常见误区。



1

因为这课实在不靠谱

原谅我这么说,中国培训界还是很乱的。

有些培训就是让你热血澎湃,各种鸡血,各种感动,回去了仍然存在很多的疑问:

到底我该怎么做呢?

无解。


很多培训就是要在三天之内包你能够一统中原,雄霸武林,从销售市场、财务、人事、期权股份、上市全给你来一遍。

外加300G硬盘。

貌似自己获得到很多,但最后什么成为了你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


如果你和我一样,认为销售技能、管理技能、综合运营技能实际上和打篮球、踢足球一样是一种技能,是一种可以通过密集的训练可以得到提升的技能。

所有和技能相关的课,都应该是围绕着学员在干三件事情:

第一:练习!

第二:练习!

第三:练习!

如果是销售,那就练习

1、电话邀约技能

2、销售咨询技能

3、客户跟进技能

4、转介绍技巧

5、复购续费技巧

等等


如果是管理层,那就练习

1、达标计划制定

2、达标结果复盘

3、晨会、周会、月度季度年度会议技能

等等


如果是总经理,那就练习:

1、运营目标制定分解

2、商业模式梳理落地

3、薪酬绩效制定实施

4、敬业度梳理实施

等等


再次说明,听讲座听录音看视频对90%的人是没有用的,也许你不认同,但这就是如此。

这是一个成年人学习一个技能最起码的规律。

不和常识做对,不和规律做对,是一个有脑子的决策。

无数知识点的堆积,会让你感觉很好,很有道理,很深刻,但是:

聚沙不一定成塔,极有可能成为了一片沙漠。


因为这些散乱的知识点没有结构,没有成为我们的本能第一反应,但是,这样的学习方式,会让我们产生一种学习的幻觉:觉得自己学习过了,觉得自己掌握了……但是永远都是概念层面。


由于这篇文章多半的阅读者是我的客户或者是稍微有点了解我的朋友,所以你觉得我的课程靠不靠谱这个只有你知道了,也只有被我高强度训练过的学员才懂得:

人世间最远的距离是知道到做到的距离,要不然呢?

这篇文章主要是重点解决下面的几个问题。


作者介绍

(根新教育创始人:Vincent)


Jasmine的老公

Andy&Aaron的爸爸

企业教练、领导力培训师





2

自己优秀和复制优秀是两回事情

一些企业往往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接受培训后回到单位然后带动所有人闹革命,这可行吗?

可行。但是成功的几率很小。


因为对这个去培训的人要求非常高:

1、他自己要学明白了,会运用了。

2、他回来能让别人明白,让别人会使用。

简单的来说,这是对高级培训师,或者培训经理的要求。

为什么是高级,原谅我,刚开始学习做讲师一两年的朋友若不是任督二脉出现异常还是比较难做到这一点的。


每次培训的时候都有一些这样的学员,因为他也带着这样的目标来学习的。

我有一次这样问来一位学员:

我说你们机构是培训英语的,那么你们机构是否培训出来过英语很棒的学员?

他很肯定地告诉我:很多。

我接着问,那这些学员的家人是否也因此英语都变得很棒了?

他说:当然不会啊,他自己会和他们家人会完全是两回事情啊。

这也帮助她即刻理解了这样的期待显得十分荒谬的原因。


同时必须理解人性,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每个人做事情都有自己的立场。

比如作为一个公司的主管,明明有一个很好的学习材料,或者课程,或者资源。明明可以把这个课程资源让全公司一起学习,迅速提高整个团队的战斗力,他会这么做吗?

我认为大部分中层管理者不会,除非公司内部针对培训有很好的正负激励政策和文化。

但是高层管理者会做不一样的决策呢?

这是一个关于立场和人性的思考题。

老板考虑的是投入产出比,最短的时间和投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升了运营指标,就是好投入。

但是管理层可能思考的是:
如果我自己慢慢的学会,慢慢的分享,我自己一个人知道这个资源,别人不知道,那么我就可以保证我的权威,让我可以在公司中展现出价值。
我带的团队只要比其他团队更好,可以比其他组,其他区域更好,那就是对我最有利的。
利用信息差,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然后想方设法让有利的信息和资源仅仅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才是大部分人的本能。

即使现在世界范围内的信息流通和透明度越来越高,大家都发现,这个管理者并不产生任何内容,他每天炫耀自己的原创的知识和金句,实际上都来自其他人。
他也只是一个搬运工,事情败漏丢人了,但那又如何呢?
但是企业是损失的,明明这个问题可以一个月里解决掉,甚至迅速推广到全公司,但是经过管理层的“中间商操作”,一心要赚差价,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个事情就会成为一个半年才能解决掉的问题。

很简单,因为大部分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依然会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只要目前自己是获益的,企业是否获益并不重要。
不面对这一点,你就不会意识到在区域管理的时候,团队和团队之间,分公司和分公司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是存在鸿沟需要被打破的。



3

少数人和多数人,谁影响谁更容易?

其实这和第一个误区有很多联系,一些机构派了一个人来学习,无论是线下的还是线上的,学习好后回去迅速的发现他们又回到了老样子。
想一想为什么?

他们回去后所传递的东西能让听众信服么?
听众稍微挑战一下他所传递的信息,他能解决得了吗?
他自己能否学会,和他能否教会别人是否都是同时存在的挑战?

正是一些领导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他们往往:
1、将讲师请到企业内部培训。
2、或者派一群人来学习。
3、不断的搭建自己的内部训练体系。

这三种方式都是出于相同的考虑:让一群人来影响另外一群人,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单独某个人身上。

课堂上一群人在一起学习都能获得藏宝图的一部分,这样回去后他们还能形成合力,在迷失的时候能够把各自的观点再一次拼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答案。
互相讨论,不断监督鼓励,将所学习的东西落地。

同时也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由这一群人去影响一个群体效果会比其一个人回去影响一群人的效果更明显。
难道不是吗?

企业的所有变革都是从一个人发展到核心圈的人,然后才是大范围的影响。不可能直接跳过中间这个核心圈子。
让某一个人掌握一门独门绝技,始终是企业中很危险的一种信号。

况且在我看来,销售技巧、管理技巧、综合运营技巧,这算哪门子独门绝技?
这些都是运营企业的基本功,在很多行业中,尤其是服务行业中,这些企业内高频使用的技能,就应该:
让大部分人迅速掌握;
让所有人之间产生竞争;
看看谁的技巧更娴熟,更有创造性,而不是依然纠结在,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会?


4

领导影响下级和下级影响领导

哪个容易?

领导决定派人来参加培训学习,本身就是重视企业成长的表现。
如果你本身不参与管理和执行,那你可以直接跳过。
若你自己也参与销售管理,教学管理、市场管理、产品研发但自己不学习,不改变,而是期待别人改变了,再来改变自己。
总是感觉不合逻辑。
不科学。

回到我们的问题,难道你的下属能像对待一个学生一样的要求你?你猜猜看哪种可能性更大?
最后是他改变了你,还是你改变了他?
毕竟你是老板啊,这个道理你怎么不明白呢?

大家都在有意无意的在迎合你的想法,都知道反对你也不可能成功,那下属去学习了很多的结果是什么?是回来指出你的错误,纠正你吗?
我认为有这样的可能,但是概率太低。


以上4点,就是很多企业开始派遣员工去参与培训,但是无效的原因。

发展员工,培训员工是对的,这说明这个管理者开始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但是,我们要记住:

正确的事情并不一定有效,因为正确只是一个开始,而有效,拼的是管理者对人性有深刻的理解,对业务有深刻的洞察,对成年人的学习有深度的看见。


要派遣培训就抓住几个要点:

1、技能培训,一定要选择有大量练习,设计科学的课程。

2、不要期待一个人学会了还能把其他人教会,即使存在可能性,但是对这个人要求很高。

3、一群人影响一群人的成功概率更大,而不是让某个人掌握独门绝技,自以为了不起。

4、从上往下改变,和从下往上改变一起结合,效果最好,而不是单单要求下属改变。



- END -



12月  南京站

第三阶段组织领导力

《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设计ESOP》

告别雇佣内耗,实现合心合力


【限时折扣】

12月16日前报名

最高立减 1950 元/人

(扫码咨询报名 获取课程大纲)

顾问式销售
点击关注,获取销冠成长干货、话术等,后台回复“9”领取9套销售话术资料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