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科普专家
2024.11.02 / 李永磊
鼻子“堵”出新高度
慢性鼻炎科普全解析
本期科普内容责任人丨李永磊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经常感到鼻子不通气,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所阻挡?这种持续的鼻塞感,很可能是慢性鼻炎在作祟。慢性鼻炎,这一看似不起眼却影响深远的疾病,正悄然成为许多人的健康隐患。
本文旨在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为您全面解析慢性鼻炎的相关知识,从症状识别到治疗预防,助您走出鼻塞的困境。
HEALTH SCIENCE
鼻子“堵”出新高度
慢性鼻炎科普全解析
HEALTH SCIENCE
一、慢性鼻炎初探:何为慢性鼻炎?
慢性鼻炎,顾名思义,是指鼻腔黏膜及黏膜下层发生的一种慢性炎症,病程通常超过三个月,且炎症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这种炎症不仅会导致鼻腔黏膜充血、水肿,还会增加鼻腔分泌物,从而引发鼻塞、流涕等一系列不适症状。
二、症状识别:慢性鼻炎的“堵”字诀
慢性鼻炎的症状多种多样,但鼻塞无疑是最典型且最令人苦恼的。以下是慢性鼻炎的几大典型症状:
鼻塞:鼻塞可呈间歇性、交替性或持续性,严重时可能影响呼吸和睡眠。鼻塞的轻重程度与季节、体位及鼻腔通气状态有关。
流涕:流涕是慢性鼻炎的另一大症状,鼻涕多为半透明黏液性或浓稠状,有时可向后流入咽喉部,引起咽喉不适或咳嗽。
嗅觉减退:由于鼻腔黏膜的充血和水肿,嗅觉细胞可能受到压迫或损伤,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
头痛与头昏:慢性鼻炎患者常伴有头痛、头昏等症状,这可能与鼻塞引起的缺氧、鼻腔分泌物刺激或神经反射等因素有关。
其他表现: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说话鼻音、咽喉干燥、咳嗽、打喷嚏等症状。
三、病因剖析:慢性鼻炎的“幕后黑手”
慢性鼻炎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急性鼻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能演变成慢性鼻炎。
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鼻腔狭窄等,可能导致鼻腔通气不畅,进而引发慢性鼻炎。
环境因素:长期吸入粉尘、化学物质等刺激性物质,或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可能损伤鼻腔黏膜,引发慢性鼻炎。
全身性疾病:如贫血、糖尿病、结核等全身性疾病,以及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等,也可能导致慢性鼻炎的发生。
免疫功能障碍:免疫功能障碍可能导致鼻腔黏膜对过敏原的敏感性增加,从而引发慢性鼻炎。
四、诊断与治疗:走出鼻塞困境的“钥匙”
慢性鼻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一旦确诊为慢性鼻炎,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鼻炎的首选治疗方法。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能够缓解鼻腔黏膜的充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从而改善鼻塞。但需注意,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或误用。
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针对过敏原的特异性治疗方法。通过逐渐增加患者对过敏原的耐受性,从而达到减轻症状、减少用药甚至根治的目的。免疫治疗通常需要较长时间,但疗效持久,适用于对特定过敏原过敏的患者。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治疗伴有严重鼻塞、鼻息肉等病变的慢性鼻炎患者。手术方法包括鼻中隔矫正术、鼻甲部分切除术等。但需注意,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
五、预防与自我管理:守护鼻子的“盾牌”
预防慢性鼻炎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清洁家居环境以及增强体质。
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已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应尽量避免接触。在过敏季节,可以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在室内吸烟,减少空气污染。
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减少灰尘和细菌的滋生。使用吸尘器或湿抹布清洁家具和地面,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洁剂。
增强体质:通过锻炼、饮食调整等方式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
自我管理:慢性鼻炎患者应学会自我管理,包括定期复诊、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等。通过自我管理,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六、结语:关爱鼻子,享受畅通呼吸
慢性鼻炎虽然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但只要我们深入了解它的相关知识,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和治疗手段,就一定能够走出鼻塞的困境,享受畅通无阻的呼吸。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关爱自己的鼻子和身体健康,共同迎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HEALTH SCIENCE
健康科普|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