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极端女拳到治乱循环-为何我们的文化生态越发分裂

科技   2024-11-10 11:20   广东  

不论东大还是西大,这个世界的文化思潮显显而易见的越发分裂了。任何一个文化产品,你只能想讨好一个细分后,被贴上标签的小群体。对于80后90后,不论在什么地方,有着怎样的家庭背景,大多会看过或知晓某些国民级的影视剧。这些作品自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但也不会让某些群体如当今抵制样杨某那样。就像世纪之交,那会最火的电视剧还珠格格,不管你是否喜欢这部剧,至少不会因为剧中某位参演的演员,而对抵制其代言的百货店。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舆论环境变得越发对立极端,这是本文想要回答的问题。

如同元胞自动机中的周期类规则,本文想说说文化品味上存在的周期律(治乱循环),并梳理其中逻辑。


不同的时代,大众渴求的流行文化产品有着不同的特征,一代版本一代神。90年代初大火的《平凡的世界》,若是放到现在,会被当成是市委书记女儿爱上工地搬砖仔的爽文;90年代末创下收视率记录的还珠格格,放在如今会被当成宫斗失败的反面教材;2006年开播的国民级喜剧“武林外传”,若是如今上映,只怕会被当成是说教味太重。观众口味的变化因何而来,自然这并非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有其物质基础。而这就是循环链条的第一阶段。即长期经济繁荣促成基本物质需求满足,精神需求激增。而自由的舆论环境才能促使文化产品百花齐放,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 

这一阶段是不会出现如当下这般极端的女拳师的,就如同上面提到的三部代表性作品,他们的成功都超出了创作者的预期,其面向的受众也不会有特定的身份标签。然而随着这些作品的成功,之后的创作者会分析这些现象级的作品,分析这些作品为何成功。之后会批量化的生产类似的,但在某些情节上进行了夸大的作品,以满足特定群体的娱乐需求,而这些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文化消费品中的某些言论,则会越发夸张和极端。而这正是循环的第二阶段。

就如同超级英雄电影成功后,好莱坞量产的一系列超级英雄电影。还珠格格之后的清宫剧爆火,越来越多的贫家女走入宫廷,而这些影视产品有着专门的预期观众-女性。而这些作品由于同质化,其中的言论必然要越来越极端,不然无法吸引观众。如此就让曾经所有人群共享的文化生态,分裂为一个个互不相连的池塘。既然创作者在一开始就知道不可能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那也就会不自觉地去给非预期受众贴负面标签,从而制造话题,如此便不再是互不相连,而是互不相容了。这就是循环中变化显得最突兀的第三阶段。

之后会发生的事,便是朋友劝我不用写这篇文的缘由,不过我觉得这里有些话是能说的。随着文化产品的越发分裂,消费文化产品的普通人也会受其影响,为了避免社会的撕裂,舆论环境会变得越发不自由不宽容,比如西方由于zzzq,排出的影视剧越发毁原著,比如都是大制作的电影版与亚马逊剧版的魔戒。然而精神需求是始终存在的,终会有回归常识的那一天,就如同最近川普的归来所代表的。之后便是下一轮的循环。

这样的故事,在中国发生过很多次,从汉魏乐府到六朝的宫体诗,之后到唐诗重新在诗歌中说起人话,这是一次循环。等到宋元时期诗逐渐成了应酬时的版社,词曲变成了新的媒介,重新走了一遍上述循环,之后还有明清小说,白话运动。然而当下从还珠里紫燕的大女主,姐妹cp到如今的极端女拳与雌竞,这背后隐藏的不止是治乱循环,更是等靠要的弱者文化。

当曾经狂飙突进的经济慢下来,人们会口耳相传的觉得只要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可如今风停了,如此就会幻想若是自己能重生一次会怎样,于是穿越便从历史架空推演变成了纯粹的白日梦,既然梦里啥都有但风口只能容一个人,那自然要从一开始就雌竞。之所以如此这般的文化产品(例如当下的短剧)能够出现并火爆,背后的认知基础是大众普遍的,对破格获取的渴求,这便是弱智渴求天上掉馅饼的默认思维模式。而强者不止不会等靠要,而是明白不一定付出了就有回报,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已经是好运气了。强者会担心对不住他们承受的苦难,而弱者会担心错过了每一个所谓的风口。而维持这文化场中的治乱循环的,便是每个时代中,认知上的自强者与丐帮的比例变化。

更多阅读
生命的绚烂,在于发现美和规律,在于创造美
电视的堕落:从讲述新意义到一台虚假需要生产机

混沌巡洋舰
人工智能已经在迅速的改变我们的世界,当它与脑科学结合,这种改变将最终达到人本身。混沌巡洋舰站立在这两个未来的塑造者之间, 讨论这场正在发生的变革对每个行业和个体的影响。我已委托“维权骑士”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