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圆桌论坛|文旅存量资产的创造性盘活

文摘   2024-11-27 17:26   北京  

主持人:

曾博伟:中国旅游协会休闲度假分会副会长,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嘉宾:

王德刚: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会长,山东大学旅游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文化和旅游部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

高舜礼: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旅游报社前总编辑、社长

华晓宁:无锡灵山文化旅游集团董事长

邹林丰: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智慧旅游沉浸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游艺机游乐园协会文商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陕西省民宿协会会长,陕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曾博伟(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我们的三位演讲嘉宾讨论的都是一个主题,文旅存量资产的创新性盘活。我看了一下这次7个推介案例中有3个都是这样的案例,说明这个事情还是非常地重要。我们回溯一下第四届“中国服务”也有一个推介的案例是陈向宏总操盘的乌江寨,也是文旅资产盘活的经典案例。其实我们今天上午的题目应该稍微再一些修正,我觉得不是一个单纯的“文旅存量资产的创新性盘活”,更多的是“文旅创新性盘活存量资产”,我看三个案例里面包括云上院子是盘活乡村校舍的案例,熊洞街盘活了废弃工厂的案例,唐山宴是盘活传统的商业设施的案例,这意味着我们盘活了一二三产业,不仅仅是文旅自身的存量资产,还是用文旅盘活别的存量资产,这不仅对文化旅游有意义,同时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今天四位嘉宾有两位都是学界代表,两位是业界代表,组合非常地强大。

    

我第一个问题想抛给我们的王德刚教授,王教授是我们中国旅游协会的副会长,也一直在同时一些理论研究,请王教授来谈谈存量资产盘活现在怎么成为了热点?

    

王德刚:盘活存量资产已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当代之问,我们可以把盘活存量资产分为两个层次,一是盘活旅游业内的存量资产,二是通过发展旅游盘活社会资产。二者针对的对象不同。我们今天是旅游创新大会,更多要谈业内的事,即探讨以下如何盘活旅游业内的存量资产。盘活存量为什么会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当代之问。我们先看一组数据:全国的星级饭店目前有6000多家,疫情之前是8920家,运营效率是什么样的呢?2018年的时候全国星级饭店客房平均出住率是56.18%,2019年是56.7%,去年市场恢复正常化之后是50.69%,2024年上半年,第一季度51.51%;第二节度50.02%。大家都看出来了,我们当前旅游业内的很多资产有些是在闲置状态,有些是在低效运营状态,所以盘活资产有两个概念,一是闲置,二是低效运营的。这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之所以旅游业的发展会出现这种状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旅游业本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中国现代旅游业经过四十五年的发展,我们第一代的产品基本上已经老化了,无论是景区、酒店,还是其他的业态,基本都一样。但是我们的市场已经迭代了,由过去的50后、60后、70后为主体,变成了现在80后、90后、00后为主体,市场迭代,但是产品没有迭代。我们很多产品已经没法适应今天新市场的新需求,所以处于低效运营状态可能也是必然的。今年我们业内特别是旅游企业,见面经常说今年市场挺好,但是“旺丁不旺财”。其实我对“旺丁不旺财”这种说法不太认可,根源是我们的产品没做好,我们的产品无法适应今天市场的需求,我们要从自己找原因,不要从市场上找原因,客单价卖不上去是我们自己的产品老化造成的。一定意义上说,只有疲软的产品,没有疲软的市场。

    

二是三年疫情对旅游企业的影响,虽然已经恢复常态化将近两年了,但疫情影响的长尾效应仍在制约我们旅游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投资能力、生产能力、服务能力、创新能力,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恢复。我们经常会讲旅游业恢复到2019年的什么状态,其实我觉得市场的复苏与旅游企业生产能力、投资能力、服务能力的恢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的复苏一年就能够基本完成,两年走向繁荣,也就是市场规模超过2019年的水平。刚才已有领导讲了,今年旅游市场规模能够全面超过2019年,这是市场的数据,但是并不代表我们行业的复苏,行业的复苏主要是指旅游企业的投资、市场、服务和创新能力,要恢复到2019年可能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许多资产处于低效运营状态就是必然的。许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产品与市场脱节等为题,但由于上述的原因无法实现升级换代。在这样的状态下,很多的业态已经沦落为旅游业的落后产能,所以盘活是必然的,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们当前业内特别关心大量低效运营的资产如何激活、盘活,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发展的当代之问,我们有更多的人关心关注盘活存量资产,并且更多地用我们旅游人的热情去共同参与,给盘活资产找到一个解决方案。

    

曾博伟(主持人):下面请灵山集团的华晓宁总,华总一直在一线作文旅投资运营的,你们接触了很多的案例,从实践的角度谈谈怎么看待我们文旅或者相关领域低效无效资产的问题,表现在什么地方?


华晓宁:谢谢主持人。多年以来我们灵山主要是做自己的产品,“埋头干活”,确实对其他的文旅资产关注度不是那么高。这几年我们也接触了一些需求方,邀请我们对存量资产共同运营。有一些感受,往往是打算委托第三方来操盘的这些文旅资产多少总有一些问题。我说不好,我讲几方面:

    

一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错误的产品。“错误的时间”,就比如说昨天碰到华侨城的张总,当年他们的中华锦绣园是非常火的,因为那时候很少人出过国,所以这样的景区推出来确实很受欢迎,另外也位于深圳,作为当地来说没有特别优质的旅游资源,相当于一个(旅游的)“漏斗”(到了深圳都要去下)。过了很多年再做这类产品就是过时了,我们无锡当地也有过类似的产品,曾经火过一段时间,现在那里变成开放式公园了,因为已经没有人去了。

    

二是“一招鲜,吃遍天”,一次性投入,希望一劳永逸,缺少产品创新和内容的迭代,而这个时代在变,我们的游客在变、审美情趣都在变化。所以刚刚我们有一个嘉宾说的一句话我很赞同,“唯一不变的是一直在变”。

    

三是简单的模仿,照搬照抄,千人一面。我们灵山拈花湾小镇起来以后,确实在全国冒出来有好几个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我就不点名了,这些产品从外形来讲,把图纸拿过去重新建一个,但是市场的反映并不乐观,所以不是说简单地照搬就能够有效。

    

四是长期不投入,设备老旧、设施老旧,特别是服务理念老旧,造成了游客越来越少,收入就越来越少,就越不愿意投入,游客就更越来越少,陷入了恶性循环。


五是很多地方景区的体制机制市场化程度低,往往有的时候政企不分,吸引不到优秀的市场管理团队。

   

曾博伟(主持人):非常全面,讲了五点,一般领导只讲三点。我觉得华总说得很重要的有两方面,有主观的原因,投资不当、决策的问题,当然也有客观的原因,市场在变化,你想用一个不变的东西去对应变化的市场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存量资产既是当下很突出的问题,也是我们未来会持续面对的问题。再次感谢华总的分享!

    

下面请业界的代表邹林丰总,陕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企业的名气没有这么大,但邹总做的项目名气很大,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就是很典型盘活存量资产的项目,把经营不善的商场做成了经典的文商旅产品,邹总在具体操盘中肯定有很多体会,结合地方的案例讲讲你们怎么遇到这样的案子,商场怎么会找到你们的,他们有什么需求,提供什么条件,未来包括灵山集团和其他企业参与盘活资产的时候可能也会遇到这些问题,请邹总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邹林丰:首先这个项目,物业是我们自己的,所以我们当时做这个项目也是一个命题作文,就是要盘活我们自己的商场。长安十二时辰从2022年开业到现在,我印象中有400多家地市或者传统商业业主方来找我们,希望能把长安十二时辰引到他们那边去。但是在过去三年的时间里面,我们更多的是在总结整理,希望可以把长安十二时辰这种经验和模式总结成管理的方式。今年我们也正式地在和很多地方探讨走出去的可能性,未来也会落地。其实刚才主持人问到的需求就是在遇到了这么多来找我们的业主方之后,我觉得他们的需求其实是非常统一的,就是希望可以把他们原来手上的资产进行整体的盘活。


再简单一点的就是能不能把长安十二时辰复制一个放到我们那里,或者说是能不能告诉一个商场怎么可以收门票,其实就是想要把资产进行盘活。我觉得其实他们提供的这些条件有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第一,文化重构就是在于初心。所有的项目在立项之初、策略之初的时候,没有一个项目方会希望它未来变成经营不善的,一定有自己的初心。所以说我们在和合作方或者找我们来合作的资产方在谈的时候,最先要了解的是他们的初心,这是在于文化重构,要对于一个项目重新盘活,最重要的是对文化的重构。


第二,非常明确的目的性。这其实是一个商业重构,所有的不良项目或者说经营不善的项目其实都有潜在的商业价值,需要我们进行挖掘,同时结合我们操盘的经验把它和我们现代人消费的习惯结合起来,所以说很多传统的商业、室内街区都有潜在价值,我们要做的是和业主方一起复盘商业模式,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提供他们最早策划项目的时候认为的潜在商业价值。


第三,充分的信任,大家要共同对一个项目重新地重构或者商业重构、文化重构,大家一定要同频共振。最主要的是先要感动我们自己,未来我们才能感动消费者,感动来到的游客,所以这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曾博伟(主持人):邹总分享的三方面非常重要,不仅是对项目存量资产的需求方,还包括盘活存量资产的供给方来说都非常重要,每个存量资产的凤凰涅槃都是对彼此需求的精准对接,我们要做一个未来精品的产品需要前期做很多的重要准备,再次感谢邹总的分享!

    

下面再回到我们的专家高舜礼社长!以前也是一直在国家旅游局工作,一直做很多的行业研究。存量资产盘活对于我们资产方来说可能是比较痛苦的过程,对其他的文旅人来说还是机遇,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可以重新挖掘的商机,可以重新找到我们的盈利点,所以这里面有机遇,肯定也不是这么容易,我想请高社长谈谈这里面的机遇和问题。


高舜礼:我认为在这项工作面前,与其说有什么“机遇”,倒不如说“必要性”、“紧迫性”更好些,哪儿有明摆着的机遇。可从几方面谈一下。


第一,习近平同志今年5月中旬对旅游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指示,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这对今后进行旅游投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很多的闲置低效文旅项目,总体看最初决定上项目时,在发展观、政绩观和市场观上是有问题的。习近平期望旅游要发挥五方面的功能,第一是服务美好生活,第二才是经济功能,还有诸多别的功能。从大的方面说,应该领会和把握这些理念,而非投资旅游想的是别的。


第二,“盘活旅游闲置项目”是国务院的要求。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 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办发〔2023〕36号),提出盘活旅游闲置项目。这些项目在旅游存量资产中,属于盘活难度最大的,很多是低效或无效的,作为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该好好地去贯彻。


第三,更好满足广大民众日益提升的旅游需求。进入新世纪,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旅游消费成为国民生活的必需品,也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重视解决的民生问题。渠道无非是两方面:一是增加有效的增量,二是盘活闲置的存量,只有使之对应游客需求,才能成为有效的市场供给。


第四,当前盘活旅游存量可谓恰逢其时。疫情之后,百业正兴,需求渐旺。旅游市场处于快速恢复当中,各层级客源对旅游供给都有较旺的需求,若一定要说盘活“机遇”,这可谓机不可失。


第五,闲置低效项目越放越贬值。这一点与文物古董恰恰相反。立即去盘活,还变点现;放得久了就会朽烂,最后就是一堆垃圾。


至于盘活存量资产和闲置项目的困难,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数量很大。刚才德刚教授所讲的旅游存量是宏观和整体性的,说到存量中的闲置低效无效项目,其量也是很大的。贵州省在盘活旅游闲置项目时,2021年通过全省性的摸排和筛选,最后确定由省里督办的盘活项目达218项,每个项目都是投资不小的。如果以这种做法把全国文旅闲置项目筛选一遍,估计这个总量也是极其客观的。


二是情况非常复杂。就进度而言,有些低效闲置项目建了一半放在那里,也有一些开工不久停了,还有的建成运营了因低效而“搁车”;就内里的情况而言也很复杂,有的违规了土地红线,我现场就看过这样的项目,还有的资金链断裂了,还有的是债权债务纠纷,还有的是策划创意原本落后,也有一些属于新官不理旧账。


三是缺乏盘活所需的资金。这是全行业的普遍情况,缺乏盘活经费和后续投入的资金。由于有了闲置的“前科”,银行和金融机构对放贷都有很高的警惕性,市场化融资的渠道就淤塞了。有的市县领导很想盘活闲置项目,但由于该项目早已抵押过,便连举债的资格都没了。


四是把“夹生饭”项目炒熟有技术难度。这个活儿本身就很难干,就如同把旗袍改成大褂儿;说到底,远不如新上一个项目好搞,甚至令人望而生畏。

    

曾博伟(主持人):必要性或者困难,事情很重要,但是要做起来也挺不容易。我主要是从怎么样看这样的现象来讨论。第二轮重点围绕怎么样去盘活存量资产的理解,从刚才几个案例包括其他案例中,想请德刚教授谈谈盘活存量资产核心要做对什么事情?

    

王德刚:刚才段会长总结案例的总体情况的时候讲了几个关键性概念,混搭、唯美、震撼。混搭是手段,唯美是追求,震撼是效果。邱总说只有文化是永远不会被淘汰的,很有道理。前面三个案例我们看到了文化赋能、科技赋能、资本赋能的力量。云上院子,文化赋能,用乡村美学对乡村民宿进行重新定义,使其更具特色,更有吸引力;唐山宴,我们看到了融合赋能的力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展演与餐饮服务有机结合,打造文化餐饮体验新场景,业创造了传统餐饮业发展的新范式;熊洞街,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熊北北,可以说是一个科技网红。


如果要从理论上梳理的话,可以这样概括:用文化打造场景、用科技激活产品,用新资本激活旧资产。当然还有很多必要的因素。文化、科技给我们提供的是共同的条件,我们都在这个大的生态下,为什么你能盘活,别人不能盘活,这里面有什么?有我们以人为载体的创新和高端策划的作用,也就是策划创新的赋能。同时,我想说资本是长眼睛的,我们能够有效地运用这些手段,能够通过策略在新产品、新业态的打造上能够出新的话,我想长着眼睛的资本就会找到你,盘活就会有希望!


我们许多运营了十几年的酒店、几十年的景区,在面对今天新市场、新需求的情况下,产品和服务没有任何改变,一些旅行社把疫情之前的产品又重新拿出来在市场售卖,要么量上不去,要么量上去了客单价却下降了。所以,一定意义上说,我们盘活存量资产,就是要盘活旅游产业里的那些落后产能。让文化赋能、科技赋能、融合赋能、策划赋能,为企业发展找到一条新路径,让长了眼睛的资本能够看到我们。    

    

曾博伟(主持人):谢谢德刚教授!您刚才讲的文化、科技、资本,包括段会长说的其实都是我们要在盘活存量资产中可能应该把握的关键性问题,当然不限于此,还有邱总讲的运营、人才,也是系统工程,我们要解决这些系统工程首先要解决核心问题。再次感谢王德刚教授的分享。

    

下面还是想请无锡灵山集团的华总谈谈,虽然我们灵山集团是一个新增的项目,但是您肯定也看过很多的盘活案例或者作品,想请我们华总从实践的角度分享一下你的体会。

    

华晓宁:刚刚讲的低效、无效的资产,其实造成原因很多,各有各的情况,没有灵丹妙药,需要一事一议、综合施策,我想就谈几点想法,抛砖引玉。一是首先要找对人,我说的“人”不光是单独的个体,还有我们的团队,比如设计团队,刚刚我们嘉宾介绍的云上院子,就是设计师来参与,如果不是这群有情怀能够全身心投入的队伍,是做不好的。所以(一个文旅项目)需要各种团队的加入,特别是操盘手、核心的人物,要把各种资源、各种队伍能够整合起来,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当时建梵宫,起初设计师不了解佛教文化,佛教专家不会设计,就需要我们业主团队把他们整合在一起,要做出决策、选择、判断,“七分靠主人,三分靠匠人”,最终是要管理团队、业主团队来把各种资源整合好。

    

第二,要找准定位,这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文旅资产的自身定位。要从我们的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如果我们不具备世界级的资源,我们却要做世界级的文旅产品,这是不现实的,还是要从每个资产的情况出发。其次是目标人群的定位,产品出来以后到底是“卖给谁”的,吸引谁来,从而打造什么样的产品,然后再来考虑怎么来“卖产品”。刚刚讲的几个案例对人群的定位还是比较精准的。

    

第三,要挖掘文化。大家都讲了文化和旅游都是融合在一起的,旅游离不开文化,刚刚我们看到“唐山宴”的例子就是挖掘在地文化并和现代商业模式融合在一起取得成功。挖掘文化的目的就是要形成鲜明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奇”,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文化主题增加了辨识度,我们文旅行业坦率地讲是一个竞争行业,我们城市和城市在竞争,景区和景区也是有竞争的。如何在竞争当中能够脱颖而出,首先是要有辨识度,首先是要高举文化大旗。同时文化又延长了产品线、扩大了产业链,把文化转化成了内容、场景、业态和产品。

    

第四,要加快转型,从门票经济,单纯收门票转向综合消费,从传统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向数智化转型,从单一产品向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转型,现在我们的游客要求是要吃好、玩好、体验好,对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第五,还是完善机制,比如我们很多资产很重,还是要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减轻负担,另外我认为要理顺管理体制,引进复合型人才,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的人才。

    

第六,要舍得投入,最终还是要有必要的投入。一旦我们认清了、想清楚了,我们把模式考虑清楚了,我们要大胆地投入,没有投入怎么有回报呢。

    

曾博伟(主持人):谢谢华总的真知灼见,怎么看提了五点,怎么做提了六年,确实对于我们下一步盘活存量资产都会很有启发。


下面请业界的代表邹总,大家知道长安十二时辰是一个成功的项目,盘活长安十二时辰商场项目中,我相信你有很多的体会,想听听你有一些什么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经验,包括你踩坑的东西也可以和大家分享?


邹林丰:我觉得有时候盘活存量项目比做一个新项目要难更多。长安十二时辰经过这三年发展,我们也在做一个全新的项目叫“倾城之喜”,其实我们不仅仅是盘活存量,同时还要超越原有的长安十二时辰。我们一定要因地制宜,长安十二时辰之所以火,在地的文化性和西安旅游属性,以及历史文化的厚重性是结合得非常完美的。如果要在外地做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文化属性去做,我们能输出的、能增加的是为当地文化属性附加上我们街区现有的一套管理运营模式,所以第一,一定要因地制宜,而不是简单的复制。很多存量资产方追求快速盘活会想要简单的复制现有项目,但没有考虑因地制宜,其实有效的资产盘活是要在每个地方都创新打造一个不一样的文商旅项目。


第二,我们项目在最开始就充分考虑到互联网的传播和年轻消费者的习惯,非常注重场景化和IP化。场景化能够帮助项目快速在互联网上得到病毒式的宣传和传播,IP化可以帮助项目大大减少沟通和介绍的成本。


第三,一定要以消费为目的,但是以人为本地打造场景。消费为目的很明确,我们做的重构或者新项目是要挣钱的,不是在做公益,挣钱才能让一个项目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同时以人为本就是一定要为游客创造一个专属记忆、一段独家经历、一次不可复制的体验,从场景和内容中,延伸出许多可供消费的,具有极高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与情感价值的旅游产品。


第四,持续的创新和精细化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项目成功问世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进入常态化运营才是考验运营方基本功的真正开始。刚才看到熊洞街不同的造节,有节我们过节,没节造节,其实就是在创新,不停地创造新的营销话题、主题活动,吸引大家新的关注。所以持续的创新性和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项目可以长红的核心关键。

    

曾博伟(主持人):谢谢邹总,文旅行业是一个体验经济,要做出好的体验,确实要把文化、IP差异化不迭代,有时候创新不仅仅是和竞争对手比,有时候和自己比,自己要超越自己。如果你做得不好了,我们的长安十二时辰也可能会成为未来的存量资产,所以这是永恒的主题,不断地有创新地意识,这是我们文旅人应该有的精气神,感谢邹总的分享。


最后一个问题还是给我们的高社长,高社长以前一直在做政策研究方面的工作。文旅资产的盘活除了企业方参与以外,这样的系统工程肯定离不开我们的政府指导和支持。这里面有一些好的政策可能也是很重要的,想请高社长从政策维度做一些分享,怎么样提一些好的政策建议,让政府来支持我们做这样的事情。

    

高舜礼:解决闲置低效项目的盘活难题,想从政策上借力和助力,这是非常可以理解的。我翻阅了近些年的一些政策法规,似乎从国家和行业层面来看,没有给盘活旅游闲置项目“量身定制”的专项政策;但从指导性、导向性、宏观性的政策来说,还是有若干可以援引的,但需要探讨和实践怎么运用、怎么实施才走得通。另外,个别省市的一些具体做法,也是可以去借鉴和学习的。


一是领会和贯彻好国家现有支持政策。譬如,国办发《关于释放旅游消费潜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2023]36号)提出,“用好各类财政、金融、投资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盘活存量旅游项目与存量旅游资产”(第8条),就是国家的大政方针。具体来说,文件第26、第27、第28条,以及国发[2024]18号文件的第18条,涉及了强化政策保障、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用地保障、加强财政金融支持等,都可以在探索和实践中,把这些导向性政策用于指导和推动盘活工作。


二是借鉴省级先行者的探索经验。贵州省2021年以来开展的盘活旅游闲置低效项目的探索,出台了大力实施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攻坚行动方案,确定“续、转、提、关”4种处置方式,也就是分类处置的办法,即持续、继续,转型、转变,提升、提高,关闭、关停。也还有一系列的配套的政策和方案,这些都是很有现实参考意义的。


三是从具体案例中汲取好的做法。比如浙江湖州吴新区的长颈鹿庄园是疫情期间开业的,至今接待游客量持续兴旺,它开发的基础就是一处废弃的待盘活项目,当地政府邀请金洲集团下属的“湄公河旅游”集团前去开发的。再如,上海金山区的漕泾镇的“理想村”是乡伴集团开发的,因为受疫情影响比较大,当地采取将一些旅游项目“公建民运”,这便大大减轻了开发企业的负担,避免了文旅项目沦为闲置低效状态。


此外,除了这些政策层面的探索和借鉴,要真正把低效闲置项目大规模盘活,还要发挥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统筹决策作用,只有像贵州省这样做,才能成批量地解决存量问题,否则猴年马月也难以见到多大成效。


其中,在盘活存量、甩掉低效中,注意发挥专家团队的专业智慧是必不可少的。那些文旅项目为何低效闲置?不是决策的领导级别不高或审批程序缺失,而是在关乎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忽略了必不可少的市场调研和专业论证环节,才预埋了一颗“定时炸弹”或“癌细胞”。在“死马当活马医”的盘活过程中,加强调研、咨询、论证这个环节,是必需要认真补课的。当然,受邀咨询和顾问的专家,不应是社会“泛称”或“自称”的专家,而是真正有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也要吸纳有实操经验、现实作品的企业家加入其中,否则盘活便很可能流于形式,其结果将要比闲置状态更为严重和恶劣。

    

曾博伟(主持人):谢谢高社长的分享!其实我们以前有好多政策不见得是针对文旅的,但我们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说中央提出的“退二进三”有一些废弃的工厂转型做文旅项目都是这样的政策。其实有企业的参与、政府更加精准的政策支持,这样的事业就可以更好地去发展。


在此感谢四位嘉宾的分享!我们这样的话题,存量资产的文旅盘活,其实我们今天只是一个初步的开始,无论是今天三个分享嘉宾的案例,还是在这个领域的实践,其实都给我们这个领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或者方向,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真正地从粗放到集约,从化腐朽为神奇华到变存量为增量,不仅是我们今天应该讨论的,也是未来持续关注的话题。



来源:中国旅游协会

编辑组: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秘书处

图文编辑:赵姗

初审:王琬、田华

审核:谷慧敏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
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