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公共数据应用场景(万字长文)

财富   2024-11-10 12:35   湖北  



目录
1 政务服务
2 公共安全
3 公共卫生
4 环境保护
5 金融风控6 科研教育

1. 政务服务

1.1 城市规划与管理

公共数据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可发挥关键作用。通过汇聚自然资源、建筑物、人口分布等基础数据,构建数字孪生城市模型,辅助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决策仿真模拟。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安全运营、应急管理等方面,公共数据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例如,利用供水管网 GIS 数据进行管网检漏,结合工地施工许可证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加强建筑工地监管,利用水电煤等能源消耗数据和用户行为数据分析优化资源配置,等等。

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具体实现中,需整合时空大数据、物联网传感器数据、政务业务数据等各类数据,利用数据仓库和主题数据库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在数据处理上,需借助 ETL 工具进行异构数据的清洗、转换和加载,通过数据建模构建城市信息模型( CIM)。分析层则可综合运用统计学方法、数据挖掘算法、机器学习模型等,深度发掘城市运行规律。此外,可视化技术在呈现分析结果、辅助科学决策方面也不可或缺,通过多维交互式大屏幕,直观展现各项关键指标,有效提升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1.2 交通管理与优化

交通大数据融合了公路、铁路、民航、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的业务数据,涉及基础设施、运输工具、出行轨迹、电子支付等诸多维度,具有数据规模大、实时性强、多源异构等特点。充分利用好交通大数据,可为交通规划、疏导、管控、服务、运营等方面赋能。

在交通规划方面,公共数据可支撑科学论证交通网络布局、线路设计等关键决策。利用历史客流数据、手机信令数据等分析人口出行OD分布,预测交通走廊,指导优化路网布局;对比铁路运输图数据、货运需求数据,可合理配置运力资源;分析不同口岸进出口货运量,为物流枢纽选址提供参考。

在交通疏导方面,数据驱动的信号优化控制、诱导分流等措施可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通过路侧微波、视频、地磁等设备采集实时交通流量数据,动态调节信号配时方案;借助历史路况数据与当前车流量预测未来一段时间道路通行状况,通过路侧诱导屏、手机APP等引导车辆绕行;利用公交IC卡刷卡数据、出租车GPS数据等分析居民出行规律,预判交通需求,提前采取错峰、限行等疏导措施。

在交通管控方面,大数据可赋能交通违法行为自动检测、区域交通管理等。采集视频监控数据,利用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技术识别违法车辆及驾驶行为;通过超限检测仪采集货车数据,对比道路设计参数和通行证数据,及时发现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并溯源追责;基于公安交管、城管执法等部门数据,构建区域交通态势感知和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

在交通服务方面,融合线上线下多渠道数据,可为群众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出行服务。通过分析公交线路客流数据,动态调整站点和班次;利用共享单车的使用数据优化网点布局;开发综合交通出行服务 APP,整合打车、公交、地铁、租车等多种出行方式,实现一站式无缝衔接,提高居民出行体验。

在交通运营方面,大数据分析可实现运力资源优化配置、降本提质增效。借助公交 GPS 数据计算准点率,将其作为考核指标约束企业运营;利用高速公路收费数据评估通行费定价策略,权衡公平与效率;分析轨道交通能耗数据、设备状态数据,有针对性地开展节能改造和预防性维修,降低运营成本。

总之,公共交通数据应用需以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融合为基础,运用时空数据挖掘、深度学习、仿真优化等关键技术,最终服务于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群众充分感受到数字交通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3 应急管理与灾害预警

应急管理是国之大者,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应急管理领域的公共数据应用,对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应急管理部门已经初步建立起多灾种综合监测预警系统,通过整合气象、水利、地震、地质、海洋等多部门数据资源,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实现对自然灾害的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监测和预警。以防汛抗旱为例,气象部门通过气象卫星、雷达等设备获取降雨、温度等数据,水利部门通过水文监测站、墒情监测站等获取河流水位、土壤湿度等数据,再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洪水、干旱等灾害预警模型,提前向可能受影响的地区和人群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开展转移避险。

在灾害发生后,应急管理部门可依托公共数据,第一时间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策、心中有方。例如,地震发生后,可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获取灾区影像数据,结合建筑物数据、人口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迅速判断灾情范围和程度,优化救援力量投送;利用移动通信大数据,分析灾区人口流动情况,做好疏散安置;利用供电、供水、通信等生命线工程GIS数据,有序恢复城市基础设施功能,切实做好灾后重建。

相关关键技术包括:多源数据汇聚和共享机制,时空大数据管理,灾害监测预警模型,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等。此外,区块链技术在应急物资管理中也大有可为,通过构建"产-储-运-发"全流程可信数据链,做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堵塞管理漏洞,让应急物资阳光运行、高效流转。5G、北斗导航等新技术在应急通信、精准定位等方面应用前景同样广阔。

2. 公共安全

2.1 犯罪预防与案件侦破

随着时代发展,犯罪行为日益隐蔽化、智能化,公安机关传统侦查方法遇到瓶颈。大数据赋能刑侦破案,通过海量数据关联分析,可锁定犯罪嫌疑人活动轨迹,直击犯罪行为,成为新时代精准打击违法犯罪的利器。

在犯罪预防领域,通过犯罪地图、热点分析等手段,利用110警情数据、警综平台数据,可实时感知辖区治安态势,及时发现和处置矛盾纠纷、不稳定因素;利用重点人员档案数据、社区矫正数据等,掌握重点对象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降低再犯罪率;利用旅馆、网吧、出租房等行业数据,及时发现可疑人员,防范于未然。

在案件侦破领域,大数据比对分析大幅提高破案效率。通过现场勘查获取的指纹、脚印、工具痕迹等物证数据,在犯罪嫌疑人信息库中比中;利用案发现场监控视频智能分析,快速锁定犯罪嫌疑人体貌特征;通过手机通讯数据、定位数据,分析串并案关联,绘制案件网络图谱,揭示团伙组织架构;利用互联网账号数据、交易数据,侦破电信诈骗、网络赌博、洗钱等新型犯罪。

同时,利用大数据辅助办案流程再造。例如,案件受理阶段,通过比对以往类似案件,自动生成法律文书;案件侦办阶段,结合证据规则,提示下一步侦查方向和措施;案件审理阶段,分析量刑数据,辅助法官裁量,实现类案同判。

总之,大数据为破解公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公安机关要加快构建大数据警务新机制,深化跨地区跨部门数据共享与协同配合,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公安实战中的创新应用,不断增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精准打击能力,为平安中国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2.2 反恐维稳

当前,国际反恐形势严峻复杂,反恐维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充分运用公共数据,对预防和打击恐怖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整合执法、情报、出入境、金融等多部门数据资源,利用社交网络分析、群体行为挖掘等技术,可实现情报线索自动梳理研判、可疑人员行为异常预警等功能,为反恐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具体实现中,需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机制,通过技侦设备、情报信息、执法记录等多渠道获取数据;需建设反恐数据中心,打通部门间数据壁垒,实现情报信息共享;需组建复合型数据分析团队,专业从事可疑人员、涉恐组织、极端言论等方面的研判预警工作;需与技侦、武警、特警等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做到情报支持、力量保障、联勤联动的无缝衔接。

在技术手段上,社交网络分析可揭示恐怖组织人员关系网络;跨数据源关联分析可还原可疑人员完整轨迹;深度学习可实现极端言论、暴恐音视频的智能识别;知识图谱可梳理各类涉恐要素关联;时空数据挖掘可预测恐怖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总之,大数据为反恐维稳插上科技的翅膀,必将提升反恐斗争的制胜能力。

2.3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

民以食为天,食品药品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公共数据应用可从源头到终端强化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种植养殖环节,通过物联网传感器采集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实现农田、牧场精准管理,为食品原料品质提供保障。在生产加工环节,通过生产设备数字化改造,采集生产过程参数,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可控;通过视频监控分析,自动识别违规操作行为,提示管理人员及时纠正。在仓储物流环节,通过 RFID 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原料、半成品、产成品的全程温湿度监控,确保储运条件始终在安全范围内。在流通消费环节,对接医疗机构数据、药店销售数据、消费者评价数据等,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预警不良反应事件、投诉举报问题,实现药品售后的主动监管。

在具体实现上,食药监管部门需通过与农业、工信、商务、卫健等多部门的数据共享,构建食品药品全链条数字化监管闭环。通过数据标准规范,实现从田间到餐桌、从实验室到医院的数据互联互通。通过HACCP、RFID、二维码等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数据感知和采集能力。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食品药品安全数据存证,确保监管数据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建立涉及产品、主体、风险的多维关联模型,形成食品药品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总之,公共数据应用将重塑传统食药监管模式,实现从事后处罚向事前预防、从抽样监督向全程把控的跨越。

3. 公共卫生

3.1 传染病监测与预警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再次凸显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在疾病预防控制领域,充分利用公共数据,对及时发现疫情、有效阻断传播至关重要。疾控机构可通过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系统获取传染病诊疗数据,通过疫苗接种、健康体检等公共卫生服务数据评估人群免疫水平,通过出入境数据掌握人员流动情况,综合研判传染病疫情形势走向。

具体实现中,公共卫生大数据平台是支撑传染病监测预警的关键基础设施。需实现疾控、医疗、海关、民航等部门间数据共享,并与互联网、通信等社会数据实现互联互通。对各渠道采集的多源异构数据,需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数据孤岛"。借助大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分析传染病时空分布特征,研判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疫情风险,形成多指标预警模型。一旦监测到疫情异常信号,平台可自动预警,为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争取宝贵时间。结合移动互联网、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还可实现个体健康状态实时监测,做到精准防控、靶向施策。

3.2 精准医疗

随着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个性化、精准化医疗服务成为可能。医疗机构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 EMR)、医学影像( PACS)等积累了海量数据资源,这些数据涵盖疾病表型、基因型、生活方式等多个维度,是发展精准医疗的宝贵财富。

在疾病诊断方面,利用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可对医学影像、病理切片、心电图等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辅助医生更加精准、高效地诊断疾病。据统计,经过深度学习算法训练的 AI,其在皮肤癌、眼底疾病等疾病的影像判读准确率已经超过人类医生。在药物研发方面,通过对比分析患者的基因数据、用药数据、生化指标等,可发现最佳用药方案,实现个性化精准用药。在疾病预防方面,利用人口统计学数据、行为数据等,通过大数据关联分析,可实现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做到精准预防。

要充分发挥医疗大数据价值,需要从顶层设计和标准规范入手。构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打破医疗数据"孤岛",实现全国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开放。制定医疗信息数据标准,保证数据采集的规范性和完整性。出台医疗大数据应用管理办法,厘清数据权属边界,切实保障患者隐私安全。此外,要大力培养医疗健康领域的数据科学人才,打通医学与信息技术的跨界壁垒。相信随着医疗大数据生态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将开启大数据驱动的健康管理新时代。

3.3 疾病预防控制

疾病预防控制是公共卫生的重中之重。充分利用公共数据资源,可从多维度刻画人群健康状况,形成多病种、全生命周期的主动预防策略。结合疫苗接种、健康体检数据,分析人群免疫水平,指导群体免疫规划;利用环境监测、气象数据评估极端天气对人群健康的影响;通过分析学校、养老院等机构数据,加强重点人群、重点场所传染病防控;利用医保数据,研判主要疾病的患病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

在慢病防控方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居民健康档案采集、慢病筛查等方面积累了大量数据,这是发展慢病智能防控的重要基础。例如,对社区居民的饮食、运动、睡眠等行为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形成个性化健康风险评估和生活方式指导;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进行持续性健康监测,结合处方、检验等数据评估疾病控制效果,实现动态管理。

在职业病防治方面,通过对接企业职业健康监护数据,掌握职工的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利用工伤保险数据,分析高发工伤的行业、工种,指导开展针对性培训;收集职业病诊疗数据,结合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探索疾病的致病机理。汇总分析后的数据成果,可用于指导职业卫生监管、完善职业病防治政策。

总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需要卫健、医保、人社等多部门数据共享联动,需要临床医疗、公共卫生、健康管理等多学科融合创新,还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个人等多元主体协同配合。只有构建大数据驱动的CDC治理新模式,以数据链串起"防""治"全过程,才能切实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4. 环境保护

4.1 污染监测与治理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环境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利用环保大数据,精准溯源污染来源,优化治污措施,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至关重要。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通过环境监测站、卫星遥感等获取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数据,利用源解析模型分析不同污染源的贡献率,为科学治霾提供决策支撑;在水污染治理方面,通过在线监测、无人船巡测等获取断面水质数据,并与工业企业、农业面源、生活污水等排放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识别超标排放行为,指导"一河一策"治理;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通过详查采样获取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数据,结合信息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分析,查明污染风险区域,提出分类防治对策。

在具体实现上,要以污染源普查数据、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等为基础,补充完善能源、交通、工业、农业等领域数据,构建覆盖全要素、全过程的生态环境大数据体系。利用云计算、边缘计算技术,实现海量监测数据的实时处理;通过区块链技术,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可追溯性;结合物联网传感器,实现污染物排放的自动监控和预警。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重点构建大气污染溯源、散煤治理、工业企业深度治理、"公转铁"运输结构调整、柴油货车污染治理等数据应用场景;在水污染防治领域,聚焦饮用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治理、长江保护修复、渤海综合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重点领域;在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加强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污染地块修复、尾矿库污染防治等方面数字化管理。未来,数字化、智能化将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主旋律。

4.2 环境治理成效评估

公共数据应用可以客观评价环保政策和项目的落实成效,助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通过数据分析评估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执行情况、工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推动环保督察问题整改落实;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分析入河排污口监管情况、黑臭水体整治进展,客观评价"河长制"落实成效;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通过数据动态分析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污染地块风险管控等重点任务进展,推进净土保卫战扎实开展。

环境治理成效评估应坚持以数据说话,构建综合评估指标体系,搭建一体化评估平台,做到评估方法科学规范、评估过程公开透明、评估结果可查可核。要将评估结果与生态补偿、纪检监察等挂钩,奖优罚劣,形成严管重罚、一追到底的高压态势。要将评估大数据与环境信用评价相结合,加快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总之,以数据为抓手,以评估为杠杆,以奖惩为导向,必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4.3 生态保护

生态保护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石。公共数据应用可助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方面,利用自然资源调查、人类活动监测等数据,分析评估保护地的生态系统完整性、物种多样性等,为优化保护地空间布局、完善保护地管理提供支撑。在国土绿化方面,利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倾斜摄影等获取高分辨率影像数据,通过人工智能解译提取植被信息,分析评估造林绿化成效。在湿地保护方面,利用水文监测、鸟类调查等数据,分析湿地生态系统演变规律,为制定湿地修复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利用红外相机、声音监测等获取物种分布数据,通过时空数据挖掘分析濒危物种栖息地环境,指导就地保护、迁地保护等措施实施。

在具体实现上,生态大数据应用需要自然资源、林草、水利、气象等多部门数据汇聚共享,并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数据补充完善生态基础数据。要发展时空大数据平台,沉淀多源异构数据,提升数据处理分析效率。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梳理生态环境要素关联关系,构建生态系统数字孪生。运用系统动力学、元胞自动机等建模仿真技术,模拟生态系统演化趋势,评估生态保护成效。探索区块链技术在生态补偿、碳排放权交易等方面的应用,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大数据应用不仅要服务于政府科学决策,更要赋能社会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用数据讲述生态故事,用数据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相信随着数字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融合,美丽中国的蓝图必将变为现实。

5. 金融风控

5.1 反洗钱

洗钱活动不仅严重危害金融秩序,而且与恐怖融资、逃税骗税等违法犯罪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反洗钱工作,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并明确要求运用大数据提升反洗钱的精准化水平。反洗钱领域的公共数据应用主要体现在可疑交易监测、客户身份识别等环节。

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时会产生海量交易数据,这是反洗钱大数据应用的基础。通过设定异常交易监测规则,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自动识别出大额、频繁、离散等可疑交易;通过分析交易对手、资金去向等,利用图数据库、知识图谱等技术揭示洗钱团伙网络;通过比对工商、税务、公安等部门数据,识别虚假身份信息,查明洗钱犯罪源头。此外,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的蓬勃发展也为洗钱分子提供了新的渠道,亟需加强相关领域数据整合,提升可疑交易发现能力。

在技术实现上,反洗钱大数据平台需汇聚金融交易数据、客户信息数据、涉案线索数据等,构建"一个中心、三个基础"(即以反洗钱数据中心为依托,以客户信息、交易记录、可疑线索等数据资源为支撑)的数据架构。采用联邦学习、多方安全计算等技术,在保护隐私前提下实现跨机构数据融合;引入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提高可疑交易监测的准确率;综合运用社交网络、行为序列、情感分析等技术,多维度刻画客户洗钱风险画像;借助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技术,实现案件线索的智能研判。总之,大数据正在重塑传统反洗钱模式,必将极大提升反洗钱工作效能。

5.2 征信体系建设

征信是现代金融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优化信贷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正加快推进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培育征信市场主体,丰富征信产品供给。征信领域的公共数据主要来源于金融、税收以及司法、电信、社保等部门,这些数据分散在不同的征信机构和行业内,亟需打通数据壁垒,提升征信服务能力。

具体而言,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作为公共征信系统的运营主体,已建成全国最大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为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提供信用报告查询服务。与此同时,百行征信等市场化个人征信机构通过获取央行征信数据,并与运营商、电商等机构数据融合,形成对借款人更全面的信用评价。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缺乏有效抵质押物,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迫切需要通过大数据征信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近年来,一批创新型企业征信机构应运而生,通过整合工商、税务、司法、海关、知识产权等政府部门数据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等行业数据,运用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对中小微企业开展全方位信用评估,助力解决融资难题。

未来,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不断推进,公共数据的开放共享必将进一步深化,大数据征信的广度、深度、精度将持续提升。技术层面,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联邦学习、隐私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确保数据隐私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激发数据要素价值;业务层面,要丰富信用产品与服务,满足不同市场主体的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制度层面,要遵循依法、独立、客观原则,加强征信领域的监管,维护信用信息主体合法权益,营造诚信友好的营商环境。可以预见,大数据驱动的征信业高质量发展,将有力支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助推金融业提质增效。

5.3 风险监测与预警

金融风险的有效防范离不开精准、及时的风险监测预警。传统金融时代,风险监管主要依靠静态、分散的统计数据,存在信息滞后、覆盖不全、碎片割裂等不足。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海量交易数据、行为数据不断积累,为金融风险识别和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大数据技术,金融监管部门可以较全面地采集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的数据,并通过数据整合、关联和分析构建"穿透式"监管。

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方面,通过梳理资金流、信息流,刻画金融机构之间的复杂网络关系,评估"过于紧密而无法倒闭"的风险;通过压力测试、情景模拟等,评估次贷危机、债务违约等冲击因素的风险传染路径。在重点领域风险监测预警方面,对于影子银行,通过分析理财产品、信托计划等表外业务数据,估算资金规模、杠杆水平,厘清风险传导机制;对于房地产金融,结合房价、租金等数据建立风险压力指数,评估不同区域的风险水平;对于地方政府债务,汇总财政收支、融资平台、专项债券等数据,测算隐性债务规模,提示债务风险等级。

此外,大数据还可应用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通过设置预警阈值,监测金融机构费率水平、不当销售行为等,引导金融机构合规展业;通过分析投诉举报数据,评估消费者金融风险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投资者教育。总之,大数据为提升金融监管的专业化、精细化、穿透性提供了新的路径,对于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具有重要意义。

6. 教育科研

6.1 教育公平与质量评估

教育公平和质量是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当前,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但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仍不同程度存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入学机会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教育大数据应用为精准诊断、综合施策提供了新思路。

通过采集教育政策、师资队伍、办学条件、教学过程、教育结果等方面的数据,运用大数据技术多维度评估区域、学校、学生层面的教育公平和质量现状。比如,在学前教育阶段,利用人口、幼儿园数量等数据测算各区县"入园难"程度,有针对性地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在义务教育阶段,通过教师数量、结构等数据分析农村地区"乡村教师荒"问题,加大教师定向培养、精准招聘力度;在高中阶段,对比生均教育经费、升学率等数据评估各地区教育投入产出效能,完善绩效考核和奖补政策;在高等教育阶段,利用大规模在线课程( MOOC)数据分析不同专业的学习行为特征,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育监测统计方面,传统依靠学校、地方教育部门的填报数据,存在数据滞后、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大数据时代,亟需从"以报代管"向"以数治教"转变。通过实时采集校务系统、学籍系统等数据并智能分析,动态洞察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状态,及时发现教育政策执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数据评估社会公众、用人单位对教育的满意度,建立教育质量社会参与评价机制。总之,教育大数据应用正在重塑教育评价监测手段,必将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2 科研创新决策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科技大国向科技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发挥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作用。科研创新决策领域的公共数据应用主要体现在宏观政策制定、科研项目评估、科研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

在宏观政策制定方面,通过分析专利、论文等科技文献数据,利用文本挖掘、语义分析等技术揭示科技前沿热点,把握全球科技发展大势,为编制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科技创新方向提供情报支持;通过分析财政科技投入、企业研发投入、创新人才数量等数据,评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成效,研判创新发展短板,为动态优化政策供给提供参考。

在科研项目评估方面,通过采集科研项目申请书、中期检查报告、结题验收报告等数据,多维度评估项目实施进展,实现科研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利用专家评审数据,结合项目绩效评估结果,完善同行评议机制,破解"帽子""帮派"等人情评审弊端。在科研资源优化配置方面,分析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共享服务数据,研判资源错配领域,加强统筹布局;对比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的投入产出数据,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奖优罚劣。

未来,随着科研全流程、全要素数据的日益丰富,科研创新大数据应用必将从宏观趋势研判拓展到精准科研管理,从科技查新、文献分析拓展到科学发现、技术预见。技术层面,要加强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在科技大数据中的应用,提升科技资源发现、关联、检索的效率和广度;制度层面,要制定科研数据共享管理办法,明晰数据采集、传播、利用的行为边界,保障科研人员知识产权;文化层面,要树立数据驱动的科研管理理念,变革科技评价方式,优化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相信随着科研大数据生态体系的日益完善,定能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澎湃动力。

6.3 学术不端行为识别

学术诚信是科研工作的生命线。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弘扬科学精神,树立科学家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把诚信作为科技工作者的立身之本。当前,在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学术不端行为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科技创新生态。传统的学术不端调查主要依靠个案举报,存在响应不及时、证据不充分等问题。大数据时代,通过采集海量学术论文数据并智能比对分析,可较全面及时地发现学术不端线索,为开展学术诚信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具体到论文抄袭、杜撰等学术不端行为识别,主要应用文本挖掘、模式识别等技术手段:一是利用文本相似度算法,比对分析同一学科领域已发表论文,识别较高相似度的可疑文献;二是基于学术论文的写作模式和行文逻辑,训练有监督机器学习模型,自动检测伪造、编造的内容;三是通过构建科研人员知识图谱,分析研究兴趣的突变行为和不合理的合作网络,评估论文真实性。对于论文买卖等学术黑色产业链,可通过搜集租户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比对分析,发现学术论文"产、供、销"的完整利益链条。

在代写论文和伪造同行评议方面,通过分析学位论文格式、用词、引用等特征,判别是否为"枪手"代笔;通过论文作者与审稿专家的关联分析,识别"学阀""圈子"操纵评审的行为。在一稿多投和数据造假方面,比对分析已发表论文的文本、图表、公式等,识别内容高度雷同的论文;通过交叉验证随机抽样统计分析等方法,识别伪造的实验数据。在虚假署名和学术称号滥用等方面,利用学位学历、专利、获奖等信息比对分析,甄别虚假夸大的学术履历。

在制度建设方面,教育、科技等部门应制定完善学术不端大数据调查工作管理办法,明确职责边界,规范调查流程。建立高校、期刊出版机构、学术团体三位一体的协同治理机制,加快学术不端大数据平台建设。同时,要加强学术伦理和科研诚信教育,在广大师生中弘扬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优良作风。在技术探索方面,要充分利用区块链、联邦学习等数据技术,在保护个人隐私前提下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并重点攻关学术不端甄别的关键算法,不断提升识别的广度和准确性。

相信随着学术不端大数据治理体系的日益完善,我国学术生态必将越来越风清气正,为科技事业蓬勃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各领域大数据应用生动展现了用好数据、用活数据的生动实践,彰显了大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巨大潜力。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树立全周期管理理念,加快构建源头治理、过程管控、动态监测、应急处置相结合的数据驱动型现代化治理体系。推动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打通部门间的"数据孤岛";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政府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创新;加强数据治理顶层设计,出台国家大数据战略纲要,健全数据产权、隐私保护等法律法规;加快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算力、算法等数字化能力支撑。

关于举办“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智基建投融资风险防范和数据产品化应用暨首席数据官(高级)岗位能力提升培训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文件精神,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促进公共数据合规授权运营和入表融资;充分释放公共数据价值,发挥数字人才支撑数字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蓄力。大讲堂将举办“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智基建投融资风险防范和数据产品化应用暨首席数据官(高级)岗位能力提升培训班”。

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培训内容

模块一、数智基建投融资顶层设计及风险防范专题

(一)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要点与操作实务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合规依据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要素

数据授权的主要模式与比较

数据授权运营中被授权方的遴选方式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中,授予的权利/权益与特点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要点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难点与解决思路

(二) 数智基建投融资模式解析与案例分享

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化、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和数字化转型平台等采用专项债模式

政府授权投资模式和企业投资(投资人+EPC)模式

特许经营模式和政府采购模式

(三) 数据产业园开发项目投融资实务与落地实操

数据产业园区投融资模式解析及案例分享

采购工程、采购服务模式:操作要点与案例分享

专项债模式:两种模式介绍及相关案例分享

数据产业园一二级开发分段+联合模式:政策及操作案例分享

反向委托(或反向购买):如何实现一二级联动融资及案例

包装借款模式:35号文后一二级联动借款模式的应用要点,合规解决征拆资金与项目资本金,如何进行市场化融资?

数据产业园开发项目结构化合作模式与案例分享

“政府授权+城市合伙人+EPC”模式

园区综合开发项目 “投资合作+EPC”模式

专项债+市场化融资模式

股权回购退出+EPC模式:投资性退出及股东性退出的两种模式如何操作,项目如何融资

“认购基金+基地”的双招双引模式

人力资本基金在数据产业园项目的运用


模块二、数据资产的法律合规专题

(一) 数据要素市场的法律合规实务解读

(二) 数据资产入表的法律合规解读

(三) 数据资产登记、交易的商业价值与合规逻辑

(四) 数据资产资本化的路径与合规

(五) 数据跨境合规实务解读

(六) 数据全生命周期: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公开、销毁等流程详解

(七) 企业数据合规法律调查

(八) 数据合规管理体系的实施路径和四大体系

(九) 讲师实操行业首单案例


模块三、数据资源入表融资专题

(一) 《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解读

《暂定规定》制定目的和数据资源入表的范围

数据资源价值管理的4条路径和数据资源入表全景图

《暂行规定》案例和公开发布入表案例的解读

数据资产化中的成本归集

数据资源入表信息披露和难点探索与实施误区

(二) 数据资源入表实施路径

数据资源入表路径图和调研

数据资源入表方案编制和实施

(三) 数据资源入表四大保障

合规保障、组织保障、学习保障、技术保障


模块四、数据资产评估和质量评价专题

(一) 数据资产评估流程

1. 数据资产三大属性和四大影响价值因素

2. 数据资产五大特征和六维度评价数据质量

3. 数据资产评估对象的选取和评估目的

4. 数据质量评价

5. 评估方法介绍--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

6. 经济行为及评估方法建议

7. 报告形式及内容

8. 评估流程及周期数据资产评估

(二) 实践案例解析

1. 国央企、上市公司、科技型企业、普通民企等典型案例介绍


模块五、数据资产化专题

(一) 数据资产化的实现路径

1. 准确识别数据价值链

2. 数据为什么能称之为新型生产要素

3. 数据资产化具体如何实现

4. 数据资产化在数据要素市场中的地位与意义

(二) 数据资产化实践中的关键步骤与常见误区

1. 数据资产登记的误区与盲点

2. 数据资产登记与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的同与异

3. 数据资产入表是必答题还是选答题

4. 数据资产化的典型案例:盐城港数据资产入表实践路径;合合信息数据资产入表实践路径

(三) 数据合规在数据资产入表中的必要性

1. 数据资产入表的流程与路径

2. 数据资产入表的方案实施:北京某国企数据平台案例介绍

3. 数据合规在数据资产入表中的必要地位与不同维度

(四) 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的场景开发思路与合规方案

1. 公共数据的价值

2. 公共数据产品化的意义

3. 数据产品流通交易中经典公共数据产品介绍


模块六、数据资产化下的数据产品及治理

(一) 数据要素流通的关键基础

激活数据要素的国家政策要求:流通

数据流通的前提条件:治理及产品化

企业数据缺乏治理的风险分析

企业数据缺乏产品化的风险分析

(二) “数据要素×”公共案例解析

1. 商贸:小商品数字贸易便利化

2. 医疗:数据智能化分析辅助提升基层诊疗水平

3. 政务:强化大数据应用 构建数字应急体系

4. 全国资产入表经典公开案例解读

(三) 公共数据产品化的建设思路

1. 数据产品化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2. 数据产品化的工作流解析

3. 流通市场里的经典数据产品解析

4. 数据产品化的三维构建模型

5. 数据产品化的关键要素来源

(四) 数据产品化的核心工作:数据治理

1. 如何理解数据治理和为什么要做数据治理?

2. 数据治理分析对企业数据资产管理的价值和意义

(五) 数据治理分析实施落地方案

1. 顶层设计:数据治理规划

2. 关键设计:数据标准化

3. 组织保障:数据管理组织建设

4. 制度保障:数据管理制度与流程

5. 落地执行:治理实施

6. 运维保障:数据质量监控机制

(六) 入表项目难以开始的常见问题分析

二、 培训对象

各地方数字政务体系(发改委、大数据局、工信厅、财政厅、网信办)、数据运营体系(大数据集团)、数据交易平台体系(交易所)相关负责人;各行业企业数据中心、财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会计律所、评估审计、数据服务等第三方服务机构相关人员。

三、 拟邀专家及培训形式

拟邀参与国家相关政策制定的专家、数据标准起草人、具有实战经验的行业首单实操案例专家授课。培训以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方案咨询、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

四、 时间地点

2024年11月20日-23日   成都市   (20日全天报到)

2024年12月19日-22日   深圳市   (19日全天报到)

五、 培训费用

(现场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1. 个人会员A:3380元/人/年(含培训费、资料费、电子课件、中餐(180元)、场地等,以上不含复训费)。

2. 个人会员B:4980元/人/年(含证书、培训费、资料费、电子课件、中餐(180元)、场地等,以上不含复训费)。

3. 企业会员:30000元/年/单位,有效期内36个参培名额;交通食宿自理,以上不含复训费,名额可以抵消复训费。

4. 会员权益:有效期内复训费:200元/人/次。

5. 申请《首席数据官》或《数据资产安全评估师》证书的学员;需提供材料:2寸照电子照片(蓝底免冠彩照)、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书复印件各一份(备案用)。

六、 联系方式

感恩遇见,共赢未来!

联系人:张鹏飞

电话:137 1871 0171


推荐课程:

一、举办新形势下政府项目合规运作、新质生产力产业园区投融资与合规招商运营、资金申请、三大工程落地实操及“股权财政”与城投转型实务案例解析培训 【会员课程】

2024年11月21日-24日   成都市   

2024年12月18日-21日   深圳市   







二、关于举办数据资产安全评估师岗位能力提升高级培训班(直播同步)【会员课程】

2024年11月20日-23日   成都市

2024年12月18日-21日   深圳市  

2025年01月13日-16日   北京市  







三、举办“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产业应用培训班【会员课程】

2024年11月20日-23日   成都市

2024年12月18日-21日   深圳市  

2025年01月13日-16日   北京市  







四、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及新《公司法》背景下,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主责主业管理、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健全原始创新制度、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实务研修班

2024年11月08日—11月11日 长沙市 

2024年11月15日—11月18日 合肥市 

2024年11月22日—11月25日 海口市 







五、新清单条文解读与全过程造价管控、结算审计症结破解案例解析实务专题培训班

2024年11月08日—11月11日 长沙市 

2024年11月22日—11月25日 海口市 







六、EPC模式下的设计管理、招投标、合同执行、造价、索赔与审计暨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实务专题培训班

2024年11月08日—11月11日 长沙市 

2024年11月22日—11月25日 海口市 

2024年12月13日—12月16日 武汉市







七、公平竞争审查规则(八部委16号令)背景下国有企业招标采购合规管理能力提升暨招投标采购全流程实务专题培训班

2024年11月08日—11月11日 长沙市 

2024年11月22日—11月25日 海口市 







八、新能源项目投资开发的机遇、建设全过程管理、投融资模式设计与风险管理专题培训班

2024年11月08日—11月11日 长沙市 

2024年12月20日—12月23日 成都市 

2025年01月10日—01月13日 厦门市 







九、危大工程安全管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与建筑施工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专题培训班

2024年11月08日—11月11日 长沙市 

2024年12月20日—12月23日 成都市 

2025年01月10日—01月13日 厦门市 







十、公文写作从基础到进阶、高效时间管理、沟通管理、商务礼仪暨行政管理人员综合技能提升高级研修班

2024年11月08日—11月11日 长沙市 

2024年12月20日—12月23日 成都市 

2025年01月10日—01月13日 厦门市 








中至远咨询为您提供——政府融资平台转型、债务化解、国债申报、城市更新咨询与服务、混改、国企改革系列包装咨询谋划服务、十四五规划编制服务、专项债券发行咨询与服务、产业基金、PPP项目及数据入表质押融资贷款增信、等服务等,欢迎咨询。本单位具备完整的战略规划、法人治理结构、集团管控、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管理等一体化系统咨询能力。


想学习更多相关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产业投融与战略,搜索关键字,如“投融资”,会有更多文章参考学习。记得标“⭐”哈!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产业投融与数据决策
10万+政企专业人士的选择,汇集国家级部门及行业专家,专注政企合作,在特许经营、数据资产入表、国企混改、片区开发、城市更新、EOD、EPC等领域开展培训和专业咨询服务,出版书籍《PPP模式核心要素及操作指南》、《中国PPP政策法规使用指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