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传播》论文| 多元叙事、情感表达与价值认同:党史微纪录片的传播研究

文摘   文化   2024-10-18 18:11   福建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李 敏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

张津硕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

微纪录片成为传播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新媒介。党史微纪录片利用多模态叙事手段,借由情感表达,增强党史内容的可及性,实现受众层面的更优触达。具体而言,微纪录片借助图像模态形塑受众的具象化感性认知、语言模态实现对政党价值追求的清晰表达、音频模态沉浸化再现政党发展史。在情感表达中,微纪录片体现出故事化柔性叙事、多模态交互交织、凸显现实指向等特点,在时代关怀与平凡故事两个视角形塑情感表达,建构受众对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情感认同。


关键词:微纪录片 形象建构 情感表达 情感认同





引言

政党历史的再现是塑造政党形象、塑造政治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为内容的微纪录片以短小精悍、充实生动的内容,实现对历史的再发掘与呈现,拉近受众与党之间的距离,提供建构追溯党的历史的新通路,引起学界与业界关注。一方面,微纪录片承继《山河岁月》《星火》等传统微纪录片的长处,展示高潮迭起、引人瞩目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以往鲜为人知的史料内容进行发掘与钩沉,比如《见证初心与使命的“十一书”》,围绕十一位共产党人的书信展开叙事,以个人生活史事件展示中国共产党的终极价值观。另一方面,微纪录片另辟蹊径,展现不同的党史切入点,为受众提供不同视角,比如《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差异化叙事内容,于受众熟知的历史事件中,找寻新颖切口,叙事内容与风格为受众喜爱,上线三天播放量突破1亿人次。片中形式层叠的视觉符号、内容丰富的声景建构,搭配对微观题材的聚焦,在陈述政党历史的同时,打通从历史叙事到价值认同的通径,本文针对以上叙事策略进行阐释。同时,历史叙事与情感表达在片中相互影响、难以分割,因此,本文也对呈现政党历史过程中的情感表达进行分析,探究此类微纪录片中的情感动力。



NO.1



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多模态符号呈现


01

图像模态:党史的具象呈现



在多种图像模态的交替使用中,微纪录片通过聚焦微观层面的人物、遗迹等,使中国共产党的政党历史更为具体可见,引发受众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感性认知。对图像的解读上,潘诺夫斯基认为可分为三重层级:前图像描述,注重对图像形式的分析;惯例主题的图像志分析,侧重对习俗等约定俗成内容的阐述;内在意义的图像志阐释,通过对图像内在意义内容的分析,探究图像与历史背景的关联。 [1] 微纪录片在图像模态的使用上,一方面体现出中华文化相对含蓄的叙事特点,注重对图像隐喻的使用,另一方面,选取更能展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的图像模态进行叙事。在使用隐喻、勾连历史的图像实践中,微纪录片主要围绕潘氏框架的第二层与第三层进行图像模态叙事。

在惯例主题的图像使用层面,微纪录片借助受众对特定图像的理解,呈现接近受众惯例认知的图像,利用图像隐喻勾勒政党发展历程,使较为抽象的政党历史具体化。例如在《百炼成钢》的革命篇章中,火苗飞舞、柴堆燃烧、领导人铜像与太阳初升同屏共现等隐喻,体现出当时革命局势的困难,也表现出革命前途的光明。将前述视觉符号作为政党及其革命实践境遇的意向,在二者之间创造相似性,正是潘诺夫斯基所说的“对相似性的理解可能是先前塑造形象的结果”。 [2] 微纪录片对隐喻图像的惯例化使用,不仅利用先前作品对隐喻惯习的生产,也再次巩固了惯例形式。

在关联历史的图像阐释层面,微纪录片借助图像呈现故事背后的历史,具象展示中国共产党自始至终的精神底色,同时也展示出特定历史阶段中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风貌,实现其历史精神中普遍与特殊的辩证统一。以《记忆100》第六集《首位江苏省委组织部女部长》为例,片子讲述了女党员黄励化名“张秀兰”投身革命实践的故事,借助呈现《申报》上“拘捕张秀兰”的报道,讲述黄励入狱后献身革命的经历,展示中国共产党“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和追求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塑造出“白色恐怖”特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在这一意义上,微纪录片在图像与历史之间搭建审美互动,提高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的叙事能力和作品的传播效力。


02

语言模态:政党价值追求的表述



微纪录片借助语言模态清晰地讲述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视觉文化火热的当下,图像解码的可能性随之增多,增加了图像与主流文化意识诉求“错位”的可能性, [3] 因此,微纪录片需要利用语言模态清楚明晰的特点,对表达信息进行确认,使作品内容“清晰化”。

利用语言模态交代场景为何与场景何为,明晰作品内容的同时,微纪录片也借助文字对场景的刻画表达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以文字标识重要地点与场景变换,使作品中涉及的场景得以凸显,以吸引受众的注意。例如《百年党史“潮”青年》在内容转换、地点切换的节点上,利用文字标明地点名称,建构起党史变迁的地标结点。这一手法勾连了地点事件与历史实践,且“超越”了地点的实在意义,成为中国共产党实现其价值追求的地理标识。图像模态虽然可以交代地点场所的整体样貌,但却不能使受众明晰特定地点在党史中的重要性,文字模态特有的清晰性优势使其能准确交代地点的历史、展现与其相关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建构起以空间为基础、故事为载体的历史情境,进而使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更为可感。

语言文字还被用来营造时间维度上的叙事节奏,展示中国共产党实现价值追求的时间轨迹。微纪录片在讲述政党历史时,围绕某一历史事件进行发散式叙事,呈现历史节点上的分叉,搭建出分形叙事。分形叙事的特点之一在于摒弃单一因果的归并与化约,系统地呈现更符合实际的事物面貌,但也使叙事结构相对复杂。 [4] 就这一点而言,语言表述具有“定位”特点,可以准确表达已流逝的时间, [5] 例如《百炼成钢》第44集《国门初开》,微纪录片借由文字在时间维度呈现改革开放“点-线-面”的历程实践,呈现建设经济特区、打造沿海城市开放区等内容,在时间梳理的过程中体现改革开放的整体历程与重要性。

与此同时,语言文字还为微纪录片提供了交际的功能。 [6] 微纪录片中的字幕与弹幕评论中的语言模态形成呼应,形塑出受众与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的互动关系。移动、社交的诞生属性,使流动弹幕成为微纪录片呈现政党历史与受众对话的新形式。


03

音频模态:历史感沉浸式呈现



微纪录片借由音频模态描述党史故事,加强微纪录片内容的沉浸性。克瑞斯和勒文提出“索取”与“提供”的概念用以分析影像与受众的互动过程,这一对概念或可用于解释音频模态对政党历史的讲述。“索取”是指“图像内的参与者与观看者建立某种想象的关系”。 [7] 关系的建立不仅在于感官上的接触,也需要沉浸化的体验。音频模态偏向“口语”的物质性特点,使得单次传播覆盖范围有限,也正因此,其具有“拉近距离”的效果,可为受众提供沉浸化的感官体验。微纪录片中的音频模态配合讲述人具有对话感的讲述姿态,使作品与受众的互动关系得以增强,讲述人语气、语调等要素使音频模态具备传递态度的效能。比如在《百年党史“潮”青年》中,青年讲述人较为洪亮的声音,搭配眼神、肢体语言等辅助元素,不仅丰富了音频模态的有机构成,增强微纪录片叙事的黏合与顺联程度,而且在态度、情绪的感染中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表达。

“提供”是指“把被描绘的参与者作为信息、沉思的对象,客观地‘提供’给观看者。” [8] 微纪录片克服了以往音频模态的即逝性问题,在呈现历史音频材料的过程中,建构出更具现场性的沉浸化空间,比如对王进喜等典型人物的原声收录,提供了图片、文字不具备的具身线索,使受众较为直接、客观地感受到当时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政治理念。同时,声音有极具价值的编辑作用,能更好地凸显出画面中的精彩部分, [9] 这一特点在主持人与原声之间的声音切换的过程中体现尤为明显。两种声音的切换建立了作品的叙事节奏,也在客观上提醒受众关注原声叙事中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历史实践。

此外,微纪录片中的背景音乐与视频符号共同搭建出具有沉浸感的视听空间。微纪录片问题意识明显,大多在片头提出问题,此时背景音乐相对急促,形成具有刺激性的音效,体现出忧虑与焦急,比如《百炼成钢》“革命”主题部分使用的模拟枪弹等声音。伴随问题解决,片尾的背景音乐节奏较为缓慢,而且声音层次较为丰富,寓意着中国共产党的光明前途。相对于语言表述,背景音乐表达的信息并不明确,但这种表达方式提供了开放性和不确定性,为情感与文化塑造提供了便利, [10] 使受众进入沉浸性的视听空间,实现微纪录片与受众的情感接合。



NO.2



历史叙事中的情感表达

微纪录片借助党史内容的视听化呈现实现对情感的丰富表达。这种情感表达一方面体现为对党史中的情感资源的呈现,使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和人民的情感更为可见;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党史内容的选取、编辑和视听手段的运用,完成作品本身对党的情感化表达。因此,情感表达不仅构成情感事实的证据,也在情感领域扮演创造者和教育者的角色, [11] 帮助微纪录片在党史与受众之间建立情感连接。



01

故事化视角与情感表达的柔性化



以事件为核心、围绕故事展开叙事的方式,使微纪录片对党史的呈现和情感表达更为柔化,符合当前的阅读偏好。微纪录片往往以问题入手,“悬搁”受众已知的答案,制造留白,在单集叙事中通过对小切口故事的描绘,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情感表达。同时,微纪录片虽篇幅较短,但基于内容历史厚度、故事内容彼此关联、主题性较为明显等特点,得以避免情感表达的过程中出现碎微化、单薄化的问题,能够在连续讲述中拼贴出中国共产党的整体风貌。例如《百炼成钢》第四集《播火》,以董必武的瓜皮帽入手,讲述董必武的革命经历,最后延伸至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为受众提供了具有差异性的建党叙事内容,丰富了党史结构的维度。

微纪录片对故事内容的具体搭建也不同于其他纪录片对崇高事迹客观讲述的方式,而是刚柔并济,撷取能激发受众情感共鸣的内容,引导受众建立对中国共产党的共情。共情能够增强故事的感召力与可信度,有助于故事及其中价值内涵的传播。 [12] 在《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第一集《贺页朵的“宣誓书”》中,片子讲述了贺页朵用油纸包裹入党申请书藏在榨油坊屋檐下、深夜默诵入党誓词等故事,借助演员牛 犇 讲述故事、宣读入党誓词,使“微纪录片”的媒介形式成为党史故事的一部分,于对历史的“再现”中丰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叙事形态。

与此同时,在叙事技巧的使用上,微纪录片的叙事视角与叙事节奏使其情感表达更为多样。华莱士·马丁认为叙事视角并非一种叙事的附属物,相反,“在绝大多数现代叙事作品中,正是叙事视角创造了兴趣、冲突、悬念乃至情节本身。” [13] 微纪录片的故事化叙事视角,充实了中国共产党历史呈现的层次结构,有助于其泛众化传播,加上模态交替与视角的切换,作品的情感表达更为精细。例如《百炼成钢》每集的片尾体现出相对含蓄的特点,营造出“未完待续”的情感期待。此外,微纪录片利用语言模态对图像模态与音频模态表达的内容进行凝练、回顾,交代片中未呈现的后续,进行内容总结与主题升华。


02

多模态叙事交叠强化情感表达



微纪录片不同叙事模态相互关联,微纪录片的情感表达更为紧凑与细腻,情感资本得以增值。多模态不仅是一个更多选择的问题,也是一个“适当的”“充分的”意义的问题。 [14] 首先,微纪录片的多模态叙事借由模态间相互配合,满足立体化情感表达的需要,使中国共产党历史进程的呈现更为饱满。人们的感官体验往往可以相互转换, [15] 微纪录片中的多模态叙事形式借助感官层面的转换,使单一模态可以部分再现其他模态形塑的视听体验,形成通感,增强其情感表达。例如在《百炼成钢》的《送瘟神》中,借助历史影像与毛泽东诗词的共现,实现诗词文本与历史文本的互文,同时借由语言文字讲述医疗卫生网的建设历程与后续成果,在具体历史事件中围绕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进行情感表达。

其次,多模态形式在内容上相互交叠、合理配置,形塑多模态叙事的规模效应,生产出原本单一模态不具备的情感表达效能,使叙事节奏与情感表达更为连贯。例如在《百炼成钢》的《亢慕义斋》中,借由历史遗址、革命者形象等影像资料,搭配音频、文字的烘托与补充,三种模态围绕亢慕义斋的诞生与发展,呈现出递进式叙事的特点,并且为第二集《老渔阳里的秘密》提供“引子”,不仅凸显这一篇章的革命主题,而且勾勒出时间的流动轨迹,使微纪录片的情感表达更为流畅。


03

情感表达的现实指向



微纪录片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与当下社会问题进行关联,使情感表达在现实维度得以拓展,不仅为受众提供较为多样的解码资源,而且借助呼应现实话语需求、勾连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等叙事实践,在基于现实指向的情感表达中,建构受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在对现实话语需求的呼应上,微纪录片发掘蕴含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实践中的情感资源,将其转化为媒介话语,为中国叙事体系提供了新的语料支撑。如福柯所言,话语建构了话题,控制了一个话题被有意义地谈论与追问的方法 [16] ,微纪录片通过对党史内容的选择性呈现与情感化表达,在叙事实践中与当下国家的现实需求相结合,例如部分片子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与当下社会建设相结合,丰富了中国叙事体系的表达形式。

其次,通过历史与热点事件的勾连,微纪录片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之间建立勾连,增强其情感表达的纵向深度。比如《百炼成钢》“建设”“改革”主题的篇章,以社会问题为出发点,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最终指向未来的发展建设。从“历史指向未来”的过程中,革命时期的民族精神与寻求复兴的时代精神聚于一处,历史精神与现实问题的实现互文。互文有利于记忆的建构 [17] ,微纪录片通过回顾政党精神的实践,促进媒介记忆的搭建,有助于集体记忆的维系。同时,集体记忆的建构难离情感, [18] 微纪录片的情感话语表达使集体记忆更为丰富与翔实。

与此同时,微纪录片对党史文献尤其党员个人生活史料中的情感要素进行再发掘,为受众提供新的认知材料。比如《“十一书”》展示十一位革命者的家书,于日常情感中搭建受众与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对“现实空间”的呈现形塑出更具物质性的情感表达,比如《百炼成钢》等以历史遗址为出发点展开叙事,在具体地点中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不止于“线上”的视听空间,也在线下的现实生活中搭建受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



NO.3



由党史镜像到价值认同


较快的叙事节奏、充实的内容元素以及直观的呈现方式,使微纪录片满足短视频时代的审美范式。在调动、发挥党史红色资源的过程中,微纪录片将分散的要素汇聚到同一个图像画面,增强共同体成员的镜像体验和感知记忆, [19] 搭建受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认同。


01

基于时代关怀的情感结构



在叙事实践中,微纪录片不仅再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也在回应当下时代问题、适应移动观看需求的过程中,形塑出匹配现代风格的“新情感结构”。情感结构由雷蒙·威廉斯提出,意指“一个时代的文化”,情感结构面对的是作为一种整体生活方式、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的文化,是一种在场的现实生活,体现于文化实践中。 [20] 借助立足时代关怀的新情感结构,微纪录片尝试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面向,增强受众对其价值认同。

微纪录片通过呈现不同历史阶段的政党实践和重要之事构建情感结构。例如《百炼成钢》反映中国共产党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包括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全球性行动,体现其价值构想和世界观。其次,在再现“生产偶像”的过程中搭建出积极面对生活、丰富精神世界的情感结构,体现出对时下问题的关注。当下对功能性情感消费的过度强调,生产出“孤独的行为”。 [21] 微纪录片以对铁人刘进喜、青藏铁路建设等生产偶像、生产故事的阐述,回应过度化的个人主义倾向,搭建出注重集体责任的情感结构。最后,在特定的空间中建构出具有接近性的情感结构。所有历史事件都必然发生在具体的空间里, [22] 微纪录片通过在历史遗迹、博物馆等场所的叙事与彼时历史语境形成关联,形塑具有接近性的情感认同。例如《百年党史“潮”青年》等片子围绕博物馆展开叙事,借由物理空间上的接近,实现对历史氛围的复刻,形塑受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认同。

微纪录片在关联时代背景、调动情感资源的叙事中,使自身成为政党记忆的组织者,推动政党价值的传播与传承。德布雷对“传播”与“传承”进行区分,指出传播偏向空间,传承偏向时间, [23] 而时间上的传承离不开集体记忆的构建。情感作为记忆建构中的重要因素, [24] 不仅关乎记忆生产,与受众的记忆消费也关系密切。微纪录片借助关联时代背景、富于情感结构的记忆实践,达成“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25] 的时代使命。



02

基于平凡故事的互文与反思



微纪录片借助对平凡故事的呈现,在日常生活与政党价值之间建立互文关系,增益其价值释出。平凡故事贴近生活,内容资源相对丰富,便于结合当下现实需求发掘体现政党价值的新内容。政党价值作为政党集体记忆的形式之一,需要借助个体记忆与个体经历加以体现, [26] 借助平凡故事的呈现,微纪录片达成对政党价值的创新表达,凸显出中国共产党政党价值的生活性与整体性。同时,在平凡故事与宏大业绩的交互中,微纪录片形塑出活态的价值表达。作品一方面发掘平凡生活中的亮点,使叙事具备新视角与新内容,另一方面找寻党史中的生活气息,在平凡故事“升华”为光辉事迹的实践中,达成受众对政党价值的内化。例如《“十一书”》借助革命者家书、遗书等“后台”内容,围绕鲜为人知的信件内容,不仅在个体化的叙事中展现出共产党员的日常生活与情感,而且借助信件,建立平凡故事与政党价值的关联。

在呈现平凡事迹的过程中,微纪录片生产出具有自我指涉内涵的“元图像”,推动受众的自我反思。元图像的主要用途是呈现图像的“自我认识”,反映其语境,并在自身的隐喻和话语主题中建立受众的理解, [27] 实现观看者的自我反思。微纪录片的元图像建构体现在对典型视觉符号的运用以及对社会语境的勾连。典型视觉符号由于在同类型微纪录片中的多重复现,使受众对符号所指意涵相对熟悉,而其“世代性”特征也使其得以在社会语境中完成对政党价值的表达,推动受众的反思。例如片中呈现的“油污制服”“油浸黑手”等视觉内容,更为直观地呈现了大庆油田的开发,并且结合同期声、现场声等多模态叙事方式,将早先的革命实践与当下国家发展在影像中并置一处,在二者的重叠与比较中,不仅实现政党精神的现实表达,也在比较中为受众搭建出反思空间。

视觉内涵的来源之一即为生命体验, [28] 党史中的平凡故事不仅丰富了微纪录片价值内涵,也为其增添了反思意味。大众实践与通俗话语以往基于总体性要求的宏大叙事以及商业性要求的快感叙事,一定程度上都未给予反思以话语空间, [29] 而微纪录片借助互文叙事与元图像的呈现,建立起受众对当下实践的反思,不仅体现出平凡生活的宝贵价值,也与中国共产党政党实践的“人民性”要求相契合。



03

基于价值认同的媒介叙事



在微纪录片创作中,呈现政党历史的出发点是政党的实践活动,落脚点是受众的主观认知,实现主观认知不止利用片子的情感表达,更需以情感认同为旨归,实现对受众身心的浸濡。微纪录片实现价值认同,首先依靠符合时代趋势的视听技术。伯格与卢克曼认为社会现实是由“日常生活”等惯例构成,库尔德利与赫普在其基础上提出现实的中介化建构,强调媒介在建构社会的重要作用。形塑受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认同,仍需借助受众喜闻乐见的媒介形式,并建立符合媒介特质的叙事框架,搭建出复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视听空间。


从受众角度而言,实现价值认同离不开情感资本的汇聚与流动。以党史为核心内容的微纪录片,借助历史资源,可聚集更多的文化资本,但在视觉繁荣的当下,需要将文化资本转化为“可见的”文化资本,避免其在新媒介生态中销声匿迹。微纪录片在多模态叙事手段的使用中,拓展充实党史叙事呈现的视角与层次,使党史中蕴含的文化资本得以可见,并且在历史与现在的勾连中,实现党史文化资本的流动。文化资本的流动助推情感资本的增值,有助于实现受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认同。


在传播技术整合与文化资本再现的基础上,微纪录片引导受众建构对中国共产党的情感认同和身份认同。相关作品通过呈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践、中国共产党人个体经历等内容,体现其价值主张,并在整体叙事中形塑出积极、热烈的精神世界,呈现出较为完整的政党实践景观,引导受众在更为广阔的图景中进行自我定位,在国家认同、民族认同的过程中实现对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认同和自我确认。


“审美的关切,就是对人的关切”, [30] 而对人的关切离不开对关系的关切。微纪录片通过多模态叙事形式,接近受众对叙事的偏好,为受众主动利用自身的认知范式提供更多可能性。同时,微纪录片对情感表达加以重视,片子并不过分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情感与政党精神,而是借助现实问题、历史实践与党员形象等多维内容的共现,搭建与受众的情感连接,使受众主动感受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诉求,在立体化的叙事中实现受众对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认同。

基金项目:论文系2021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河北省主流媒体内容生产模式创新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0201009)成果。


注 释:

[1]W.J.T.米歇尔.图像理论[M].兰丽,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

[2]W.J.T.米歇尔,马克·B.N.汉森.媒介研究批判术语集[M].肖腊梅,胡晓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3]李健.形象及其隐喻:当代大众文化的视觉建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

[4]龙迪勇.空间叙事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5]W.J.T.米歇尔,马克·B.N.汉森.媒介研究批判术语集[M].肖腊梅,胡晓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6]陈汝东.论视觉修辞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47-53.

[7][8][14]Gunther Kress,Theo Van Leeuwen.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M].London;New York:Routledge,2020.

[9]刘煜,张红军.政论微纪录片塑造国家形象的多模态话语分析[J].现代传播,2018(09):118-122.

[10]王海洲.试析政治仪式中的声音符号及其象征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11(2):53-58.

[11]史华罗.中国历史中的情感文化[M].林舒俐,谢琰,孟琢,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2]刘涛,刘倩欣.新文本 新语言 新生态 “讲好中国故事”的数字叙事体系构建[J].新闻与写作,2022(10):54-64.

[13]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钱钟书.通感[J].文学评论,1962(01):13-17.

[16]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17]罗彬.媒介话语与媒介记忆互动建构视阈下的中国话语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22(06):132-140+179.

[18]金寿福.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J].外国语文,2017(02):36-40.

[19]李明德,寇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具象化传播[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4):14-26.

[20]曾一果,时静.从“情感按摩”到“情感结构”:现代性焦虑下的田园想象 —— 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122-130+170-171.

[21]伊娃·伊鲁兹.拯救消费:论洛文塔尔的《大众偶像的胜利》//伊莱休·卡茨等.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M].常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2]龙迪勇.空间叙事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23]宋嘉伟.视觉档案的再构:作为“公众史”的独立影像书写[J].国际新闻界,2015(09):157-176.

[24]金寿福.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J].外国语文,2017(02):36-40.

[25]习近平在视察南京军区机关时强调 贯彻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扎实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N].新华日报,2014-12-16

[26]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7]W.J.T.米歇尔.图像理论[M].兰丽,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

[28]保罗·克劳瑟.视觉艺术的现象学[M].李牧,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

[29]李健.形象及其隐喻:当代大众文化的视觉建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

[30]孙德宏.新闻的审美传播[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来源:东南传播,2024年第7期,总第239期

【责任编辑:何雨铖】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原创稿件需要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END


编辑/文慧芳

审核/刘君荣 黄雪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文章


点击下方公号名片 关注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

每本定价20元,全年定价240元

可随时破月征订,欢迎订阅!

联系电话

0591-87522929

投稿邮箱

dncbtougao@163.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35-1274/J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2-9579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东南传播
《东南传播》是立足海峡西岸、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新闻传播专业期刊,杂志紧盯理论前沿,透析传播实践,热心服务读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