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妍迪(中国投资咨询)
10月初,《求是》杂志刊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署名文章《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首次公开发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行动纲领,对国企深化改革做出全局性、战略性重要指导;
10月30日至31日,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国资央企坚守发展实体经济的责任担当,坚持主业发展方向,发展与主业需求相结合的金融业务,提升金融服务主业的能力和水平;
11月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提出,要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
国资央企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任重而道远。
2023年8月发布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该件为非公开发布文件)对未来3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做出了方向性指导,并提出以下要求:
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完善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强化国有企业对重点领域保障,支持国家战略安全;
以市场化方式推进整合重组,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与市场化经营机制长效化;
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
营造更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公平竞争环境;
全面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之后,2023年10月,《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公开提出深化提升行动的五大任务:
图1 《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提出五大任务
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和《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指导下,国有企业改革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为了能够更好地推进改革工作,国有企业需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通过对上阶段成果的复盘和现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整体改革工作的精准化调整。
01
上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复盘
从经营数据来看,我国国有企业年营业收入由2015年的454704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825967亿元,实现了营业总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的目标,复合年增长率约为8.9%。利润总额总体看来保持上升态势。
图2 2015年—2022年我国国有企业经营业绩图
同时,年初召开的全国公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对现阶段国有企业治理水平、企业活力、资本布局的情况做出了总结:
国有企业的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截至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期末,已有1.3万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2.5万户地方国有企业子企业建立了董事会,进一步完善了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水平,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国有企业的用工活力大幅增加。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全国约8万家企业、22万人次实行了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改革,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的领导层任用机制。与此同时,“员工能进能出”的市场化用工制度以及“收入能增能减”的激励机制也在国资国企中逐步推进,为企业的良性蓬勃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
国有资本布局进一步优化。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际,国有企业在盘活存量资产方面达成巨大成就,以市场化方式撬动3066.5亿元存量资产。同时,国有资产进一步向国家安全、国计民生领域布局,通过资本的优化配置,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国有资本的配置效率。
总的来说,上一轮国企改革行动已取得成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稳步提升,从治理监管、组织改革、对标一流、三项制度改革、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等系列工作中,逐步形成了一套先进的、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国有企业运营治理经验,也为国有企业未来的工作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3 2020年—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任务完成情况
02
国资国企改革存在的问题
随着各地国企改革工作的推进,不同地区、不同企业间的改革工作分步推进,改革过程中存在的改革进展不均衡、改革深度广度不足、改革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
图4 国企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
企业间改革进展不均衡。大部分央企和部分发达地区的国企对于政策反应更加敏感,投入改革更为迅速,加上企业自身市场化程度较高,组织管理能力较强,其改革进程明显更快;而偏远地区由于政策传导作用较弱、当地经济发展也缺乏优势,加上政策性业务干涉过多,一部分企业改革工作推动缓慢,自身市场竞争力仍未完全建立。
改革深度和广度不足。国企改革行动要求全面推进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然而,部分企业的改革工作仍停留在理论阶段,未能深入落实推进优化布局、分类改革、企业治理、人才培养、提高竞争力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改革工作为企业带来的增益不够明显。
改革落实不到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间,各地国资委下发了相关国资企业管理办法和指导规定,但在国有企业执行层面存在思想老旧、政策执行力度不足等情况,导致对岗位管理、绩效管理等改革基础重视不够,结合企业实际创新性不足,真枪实干的情况不够普遍。
因此,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体已取得不错进展的情况下,各家企业仍需认真分析内外部环境,充分激活自身资源禀赋,解决存在的制度性问题,保证改革工作的稳步、扎实、深入推进。国有企业要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工作的主要要求和任务为引领,进一步提升发展动能,发挥出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03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未来展望
结合目前改革进展和本次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主要方向,国有企业改革工作进入精细化实施阶段。国资监管在本阶段依旧以管资本为主要目标,通过“重党建、管布局、管风险、管汇报”的方式,通过授放权工作的开展,逐步引导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行创造价值。与此同时,地方国有企业需在战略规划、战略执行、业务布局、职能发展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做出全方位、严标准、高质量的改革。
图5 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展望
在战略规划方面,国有企业要充分结合内外部发展环境,聚焦国家战略发展趋势进行顶层规划设计。国有企业要以时代发展机遇与国家战略产业布局为基础,与自身发展能力进行精细化匹配,主动发挥国企担当,打开国有企业发展新格局。在具体实施层面,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等方式,进行国有资本的结构性优化,集各家之所长,大力推进在国家经济发展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建设与指数型发展,使国有企业主责主业更加聚焦、业务结构更加清晰、核心能力更加突出,更好实现国有企业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尽快在国有企业中培养一批、打造一批世界一流企业。
在战略执行层面,国有企业要明确发展方向,坚定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目标。在未来的改革提升行动中,国有企业要充分结合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成果,进行全面深刻剖析,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精准落实深化提升阶段改革工作的各项重点任务。国有企业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功能的重要作用、坚持市场化运作机制建设、坚持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强改革工作的深入性、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以改革工作的稳步落实,发挥出国有资本的力量。
在业务布局过程中,国有企业要聚焦国家战略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战略支撑作用。现阶段,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格局中的分量逐步增强,未来更要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在国企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引领能力,加强对于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的研究。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的作用,加快形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固链、补链、塑链、强链进一步发挥国有企业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
在职能发展过程中,要不断优化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和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企业运营效率。一方面,国有企业要通过企业组织建设、机制建设,形成一套针对人、财、物、政策等资源综合评估分析、整合共享、协调管理的内部协调体系,实现资源的高效高质利用;另一方面,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对于国有企业发展的调动作用,通过市场竞争不断增强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同时在企业内部建立健全更加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通过契约化、职业经理人等市场化用人机制,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强化开展根据业绩贡献决定薪酬的发薪机制,持续激发企业的经营活力。
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国有企业要坚持党建对业务的引领作用以及党管人才的重要作用。国有企业必须坚持党在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领导作用,深化企业现代化运营机制改革,厘清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经营层的权责边界,通过推进“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建设,明确党组织研究讨论是董事会、经理层决策重大问题的前置程序,落实企业党委在重大决策中的决定权、把关权、监督权,提高国有企业决策运营的全局性、全局性、创新性。国有企业还要坚持党管人才的理念,不断加强对国企领导人才的培养,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培养出一批国有企业优秀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同时坚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团队的搭建,按照“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的要求,坚持从严管理与爱护关心相结合,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培养机制,打造一支能力强、后劲足、干劲大的人才队伍,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保障。
04
总结
国有企业改革的要求正在逐步提升,改革工作也从具体的专项行动逐步转变为一项常态化工作,融入国有企业发展的进程之中。未来,国有企业更需要进一步发挥自身使命担当,发挥好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以自身资源禀赋为基础,因企制宜地用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方式,将各项改革措施平稳落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资料:
[1] 俞昭君.实现“三个明显成效”预期目标——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2588139/c27164118/content.html
[2]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3-10/01/c_1129890485.htm
[3]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
http://www.sasac.gov.cn/n16582853/n16582888/index.html
本文作者孟妍迪,现就职于中国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中国投资咨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