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了更好地传承历史文脉、留住乡愁记忆、讲好松溪故事,松溪讲习班将通过深入挖掘、广泛传播,宣传党史知识,弘扬地域文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今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松溪的“辉煌历程”。
回到老根据地、老游击区,游击队如鱼得水,发展迅猛。
1947年3月,张翼、张国荣等人率部深入松浦龙庆广大地区,发动群众,恢复红军时期、抗战时期建立的一些关系户、交通联络站。在松溪与庆元交界的崔上、东源、葫芦山等40多个村庄建立了游击活动联系点,并争取国民党三济乡长刘棹、黄真乡长周广、吴村乡长蔡世英和一批保、甲长为共产党工作。随着群众工作有效开展,闽浙边地委和游击队借助龙头山这一天然屏障,向庆元、松溪、浦城等周边乡村发展,广泛建立游击活动据点,初步形成以龙头山为中心的闽浙边根据地,为公开开展群众性爱国游击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于崔上地处闽浙两省四县交界,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好,闽浙边地委把机关设在这里。6月,闽浙边地委所属各路人马60多人汇集崔上。地委根据闽浙赣区党委的指示,召开干部会议。鉴于当时闽浙边地区处于青黄不接、群众严重缺粮的实际,会上地委决定以“除恶分粮”为斗争口号发动群众,把武装斗争和群众求生存的斗争结合起来。
6月19日,叶风顺率部乔装国民党“剿匪”部队,智取松溪县大溪尾保公所,歼敌省保安队1个班,缴获12支枪。
7月6日,陈贵芳、张翼率领游击队和民兵100多人,巧袭渭田区公所,破仓分粮给贫苦农民。巧取渭田后,叶风顺带领一个班化装成国民党兵,智取周墩乡公所。一天内,两战皆捷,全歼国民党一个排又一个班,焚毁炮楼6座,缴获长、短枪51支,在松溪的渭田、巨口、雷厝、溪东、洋源、西边、榉上、上保、古衕、周墩等10个村破仓分粮5100担,筹款500万元,并镇压了反动分子,扩大了政治影响。不少农民报名参加了游击队,队伍得到迅速发展。
7月中旬,闽浙边地委在松溪县源头村姚厝成立“闽浙边游击纵队”,游击纵队下辖两个支队四个分队,叶风顺任纵队长,池云宝任副纵队长。同时,在崔上一带还组织了不脱产民兵60多人,加强了地方人民武装建设。
游击纵队成立后,地委决定主力由张翼、叶风顺、池云宝带领突出外线作战,陈贵芳带少数武装留守崔上一带,坚持基本地区斗争。
8月底,陈贵芳、张翼两路游击队汇合崔上,队伍发展到130多人。9月26日,陈贵芳、张翼率领游击队,在崔上等地200多名民兵和群众配合下,趁敌特务大队调防龙泉县之机,出奇不意,奇袭素有“小上海”之称的小梅镇,军威大震。
1947年是爱国游击战争广泛开展的一年。闽浙边游击纵队不断出击,连战皆捷,先后攻打了松溪县的大溪尾、渭田、周墩、源尾,建瓯县的后山,政和县的湖屯、洋屯,寿宁县的平溪,庆元县的竹口、曹岭、江根,龙泉县的小梅、季山头、安仁,景宁县的沙湾等闽浙两省6个县15个乡、镇、保,大小战斗17次,计歼灭和击溃敌人4个排又2个班,缴获枪支167支,开仓分粮5万多担,筹款2亿多元。镇压了一批反动分子,打击了敌人,壮大了力量,取得了游击战争的巨大胜利。
闽浙边游击纵队成立遗址——源头村姚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