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的人,被头衔驯成了“傻狗”
百科
2024-10-22 21:00
上海
这个研究员不到三十岁,却拥有六个硕士学位、四个博士学位、还有两段博士后经历。但仔细一看,牛逼变成了笑话,这些学位几乎都是没任何含金量的垃圾文凭。你搞个硕士学位就够唬人了,或者搞个博士,大家可能压根不会怀疑你。但你弄了一堆垃圾头衔,大家不用动脑,就知道是假的。这个现象在我们身边太多了,从线上到线下,一堆又一堆。你打开社交平台,无数自封的“养生专家”、“情感大师”、“投资顾问”扑面而来。给你讲述自己有多少的成功案例,指导了多少人,伪装成权威。几张浮夸的证书,几个虚无缥缈的头衔,就能摇身一变,指点江山,然后开始他的传道授业解惑了。这些所谓的“专家”、“大师”、“领袖”,真的配得上这些称谓吗?口若悬河,满口专业术语,但稍微一推敲,漏洞百出,一击即碎。或许,他们只是在某个圈子里混久了,靠着吹牛积累了些经验,然后捧上了虚高的头衔。重要的是,有了头衔,就有了话语权,就有了支持者,就有了变现的资本。而那些最忠实的信徒们,就像一群被驯化的傻狗,摇着尾巴,疯狂追随,乖乖地奉上自己的信任、时间,甚至金钱。懒得去真正了解一个人,懒得去评估一个人的实际能力,于是头衔成了快速判断的捷径,轻松省事。头衔成了标签,它让你不用花费时间去了解真实情况,而是直接根据标签给人下定义。第二个原因更深层,正常来说头衔应该是付出多年的努力,然后达到的成就,甚至可以代表这一个领域的权威象征。当人们一看到某个高大上的头衔时,内心就会给这个人贴上标签:然后就会产生畏惧感、敬畏感,低头哈腰、自动顺从地当孙子。比如当大部分人看到“博士后”三个字,会不会下意识觉得这个人很厉害?人们以为只要追随头衔,跟随权威,便能得到真理,得到成功。但这些人从不反思这些头衔背后的真相:这些头衔能代表什么?让他们觉得自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哪怕这条路通向的是地狱。头衔的毒害远不止于此,整个社会都已经被这种头衔文化,腐蚀得体无完肤。我们不仅对别人的头衔趋之若鹜,还对自己的头衔乐此不疲。职位的高低,薪水的多寡,甚至是别人的态度,全都由头衔来衡量。我们享受别人称呼我们为“总”、“主任”、“教授”的那种虚荣感,似乎这就能证自己多牛逼。每个人都在急于获得更多的头衔,急于证明自己的价值,结果是什么?当头衔变得比能力更重要,当标签比实质更重要时,这个人就失去了真正的竞争力和创造力。可现在,太多的人反其道而行,把头衔当成终极目标,甚至当成了一种信仰。于是,满大街充斥着一群以为自己很聪明、很成功的“傻狗”。口口声声炫耀自己的成就,却浑然不知自己是被头衔玩弄的奴隶。真正有实力的人,是不会张嘴闭嘴就在那里高喊:我什么什么学校毕业的,我获得过什么什么荣誉。反而是那些招摇撞骗的骗子,最喜欢大喊大叫:快来看、快来看,我有这个荣誉,我有那个头衔,你得相信我,这就是我的实力。在某些情况下,头衔确实可以作为一种衡量一个人能力和经验的参考。但问题是,头衔不应成为唯一的标准,更不该盲目崇拜。我们要看到头衔背后的真实情况,要看到一个人的能力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