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是绚丽多彩生活的缔造摇篮。象牙塔里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圣地。糖果屋中永远藏着一颗令你勇往直前的“能量丸”。仔细观察,用心留意,你就能发现徜徉在平淡生活中熠熠生辉的闪光点,在愈发盛大的人生舞台中央唱出属于自己的那一出精彩绝伦的独角戏......
在9月的“出版新声”中,我们同学弟学妹展开了一场“你来我往”的对话,倾听着他们对过往学习经历的总结与自省,了解到他们对校园生活的期望与愿景,同样欣慰于他们对人才长成的使命与担当。
而时间转瞬即逝,距离开学已一月有余,10月的“版院鹿鸣”中,各位学长学姐又是如何看待过去一学年的大一生活呢?在此我们邀请到了7位学霸,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回答......
滑动查看学长学姐风采
PART.
01
Q
可否结合个人经验,为新生适应大学生活提供一些建议?
站在寝室阳台看朝霞 图 | 赵艾彤
@张钰佳 21级传播国际班
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及时转变心态。一方面是要尽快拥有独立以及个体意识。进入大学后,作为一个成年人,需要做一个独立的人,把之前对于父母的依赖转移到自己身上,拥有独立思考,判断的能力,尝试更多的依靠自己而非他人的帮助来完成所有事情,解决碰到的困难。同时学会为自己负责,也为别人负责,在拥有独立人格的同时不断建立自己的原则和底线,构建自身的体系。
另一方面是要尽快从初高中“分数第一”的评价标准体系中剥离出来。大学的评价标准是多元化的,即使学习不是自己的强项,也可以在其他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不断努力,找到奋斗的动力,不断努力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就。在这样心态的转变过程中,自然而然会有所收获,从而实现自我成长。
@张家美 21级新闻传播学1班
从高中进入大学,是角色的转变,更是角色的递进,我们的角色评价从单一的以学习成绩为标准被更多元的评价体系去取代。
在这样的转变下,我们首先是心理上的认同和接受,接受自己大学生的身份定位,认识到我应该具有这个阶段应该具有的理性判断和选择的能力,我应该稳重一点去面对任何需要独立解决的事情,所以一切改变和不适应都是必然且正常的,然后是客观实际的行动,我开始改变固有的学习思维模式,纠正一些坏习惯,领会人际交往的方方面面。
靠在车窗上仰望校徽 图 | 王艺瑾
@张铭佳 21级新闻传播学4班
刚接触到大学生活的时候,一切对我来说都很新颖,因为跟之前的学习生活截然不同,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角色从“跟随者”转变为了“主导者”。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要勇敢打破曾经的束缚,重新构建新的学习和生活观念,有目标、有计划、有节奏,并投身于现实实践,才能够如愿以偿。
@于溟 21级新闻传播学5班
允许“时间浪费” 找到“自身定位”
生活中永远充斥着纷繁错杂的琐事,适应大学生活首先就要学着腾出时间来高效地处理除学习以为的其他事宜,即接纳高中阶段所说的“时间浪费”。
其实,时间本身不会被浪费,只不过是用在了不同的事上,有些人选择了培养技能,有些人选择了专攻学术,有些人想要获取“短期快乐”,有些人希望赢得“诗和远方”。在这其中,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知道自己在成为“这样的人”的路上需要做哪些事。
PART.
02
Q
面对学习上的瓶颈与生活中的挫折,大一时候的你是如何调整心态并做出改变的?
教室是个缤纷的万花筒 图 | 万诗祺
@廖晨希 21级韬奋实验班
其实很多事情其实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我们不可能永远没有掌控,逆境也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也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都产生负面的结果。当出现烦躁、焦虑、无力的时候,我们就要特别注意,给自己积极的暗示,相信自己可以把这件事情做的很好。
只有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境时,才会主动的去理性分析问题,思考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从而找回掌控感,促使自己行动起来,从而战胜、走出逆境。
@杨凌雨 21级传播国际班
拥有了新生活新环境,挫折必然随之而来。当你信心满满地规划好今天的安排,却被突如其来的任务打乱;一门你以为很简单的课程,却在第一次考试就给了你一个下马威……经历了一整个大一学年我越来越觉得,有时候心态甚至比行动重要。
当你抽离事件本身,发现这些不过是生命中微不足道的一个细微环节,也许未来再遇到类似的事件后,第一件事不再是消极抱怨,认为一切沟沟坎坎都是馈赠助你锻造出坚韧的自我,就不会有什么事情再能影响你。
早自习时,晨光悄悄来拜访 图 | 万诗祺
@张家美 21级新闻传播学1班
挫折与不顺是无法避免的。
如何面对挫折与不顺,首先是不要预支自己的烦恼,周末有个小测,从周一就开始焦虑;过几天有个活动,从很早就开始紧张,适当紧迫感从而提高效率有利于达成目的,但是过度过早的焦虑反而会打乱自己的节奏,影响自己的心情,心情不好的时候做任何事情的效果都是会大打折扣的,对于无法改变的事情或者行程要去接受,去尽力解决而不是哀婉叹息,提前焦虑对完成事务并没有任何有益帮助,他只会影响你本应该轻松的心情。
其次是换个角度想,忘了是在哪里看到的这样的思路,把所有的挫折都看成是一堂课,不要想我失去了什么,要想我得到了什么我学到了什么,这样去思考,那每一个挫折过后都是一次蜕变,一次进步。
@于溟 21级新闻传播学5班
“绕路”与“硬刚”都是选择
我们常会说道,困难与挫折就似人生旅途中的高山,但没人规定遇到高山就一定要立马攀缘,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而面对困难与挫折的处理方式也从不唯一。
当你遇到高山时,完全可以选择“绕路”,有时候暂时性的逃避也不失为一种办法,能保有一种“佛系”的心态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放平心态,不去做无谓的精神内耗,给自己的成长以缓冲的空间。
亦可以像我一样直接选择“正面硬刚”,因为这些高山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只有翻越才能获得成长,“绕路”可以解决一时之扰,但这会使你错失一些成长的机会,多走一些不必要的道路,兜兜转转,该面对的终究逃不掉。
PART.
03
Q
大一时候的你是否参与了学校的社团活动?可否就时间分配给新生们提供一些建议?
在针落有声的教室里苦思冥想 图 | 王艺瑾
@杨凌雨 21级传播国际班
大一时我有幸获得认可,得以参与多个学校社团的活动与工作。我因此看到似乎人人都有一技之长,每个人都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在其中发光发热,这是很幸运的事情,看到一个个活动经你之手成功举办,这种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无可比拟。
然而社团活动在精不在多,不能使其侵占过多的时间,学习还是大学里至关重要不可轻视的一环,学会平衡学习与工作、生活等其他事宜,是我们真正独立的一大表现,更是在大学所能学到的重要技能之一。
@张家美 21级新闻传播学1班
大一期间我加入了四个社团,经历下来是有点多的,大一的课程还是蛮紧张的,除了上课,有很大一部分的时间是分给社团任务的,加入这些社团,大部分是因为兴趣和热爱,其次就是因为想多尝试些东西来丰富大学生活的想法,因为高中期间一些天性或者说是兴趣确实是受压制的,参加社团本身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我在不同方面的尝试中也认清了自己真正的热爱所在,我一直认为我热爱辩论但没有接触过,但是加入后发现我可能只是喜欢看辩论,喜欢接受一些新观点,产生共鸣。
大学伊始就要多听多看多尝试,我们有试错的机会和时间,但是也要量力而行,不能本末倒置,影响我们的学习进度和生活节奏。
傍晚操场上日暮西沉,圆月悬空 图 | 万诗祺
@于溟 21级新闻传播学5班
对于时间分配与学习工作平衡,我觉得要仔细斟酌再做决定,因为一旦加入社团或接下任务,就意味着要肩负起相应的责任,所以我们一定要合理选择、理智决定,而且一定要把学习视为主要任务。
PART.
04
Q
你认为大学学习和高中学习有何异同?大一时候的你又是如何克服这些不同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呢?
桌椅板凳,倾洒阳光 图 | 万诗祺
@廖晨希 21级韬奋实验班
大学学习相对于高中来说比较自由,可以自主支配学习时间,是许多同学可能觉得刚上大学比较新鲜,各种社团活动下,学习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
其实不然,专业技能是我们以后走上职场的武器,尤其在大一,很多公共课可能看上去对自身专业的帮助不大,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公共课可以让我们接触到许多靠自身很难接触到的知识,所以我的建议是听好每一节课,有问题不要畏惧问老师,及时做总结,并且养成思考的习惯。
@于溟 21级新闻传播学5班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所能做的只是带你跨入专业的门槛,如果想要获得更多就必须以“3R”为原则,以自学为主导。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立足于出版和新传的专业角度,我认为我们在高中阶段更多的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在大学阶段则可以尝试成为知识传播者。在读一本书时,不局限于它所传递的知识,也不局限于知识背后的原因,更多的是探索作者的思考方式和建立学术体系的方式。
篮球赛场上激烈角逐 图 | 万诗祺
@张铭佳 21级新闻传播学4班
我认为两者相同的地方是:都以增长知识和提升能力为目的。不同的地方是:大学需要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同时发展和提升,而且最重要的是:自主学习。首先要做的就是克服惰性,增强自控力。
我们既然已迈入大学,那么对未来就要有较为清晰的目标和规划。我建议找一个闲暇时间,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未来的方向和目标,可以有长远的和短期的,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获得什么。只要心中有了明晰的目标,脚步才会走得更稳更坚定,惰性和各种心理障碍才更容易不攻自破。
还有不要拘泥于理论的学习,能将理论应用到实践才是最终目标,所以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和项目,才能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升能力。
另外,大学自由的氛围更容易让我们产生拖延和摆烂的想法,一定要努力避免这种情况,要让自己适当地忙碌起来,把生活过得充实一点,保证每天都可以学到一些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要懂得劳逸结合。
PART.
05
Q
在你看来,我们应该如何妥善处理“自由”与“自律”的关系?
球框网住了月亮 图 | 万诗祺
@杨凌雨 21级传播国际班
一方面,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高考以后想要好好享受轻松愉悦的大学生活,另一方面又被绩点综测竞赛绊住脚,劳逸一时难以平衡取舍。
但我坚信“自律给我自由”,此两者之间并非剑拔弩张、互不相容,而是大有裨益的相互促进,当你足够“自律”,就可以为自己赢得更多“自由”的时间。
@张钰佳 21级传播国际班
我觉得自律带来自由,一切自由实现的基础就是自律,在大学更是如此,足够的自律过好每一天,完成每一件安排的事情,才能拥有更多的自由空间。
同时在大学里也要有清楚的规划,并依据现实不断修正,只有这样才能指引你在每一个岔路口作出适合自己的决定。当然我觉得,在大学里,比起放眼未来和追忆过去,最最重要的其实是专注于当下,抓住当下。
借用一句我很喜欢的句子来表达“Yesterday is history, tomorrow is a mystery. But today is a gift. That’s why it’s called the present.”
晨起朝阳在宿舍门墙上留下印记 图 | 满相宜
@于溟 21级新闻传播学5班
自律不等于苛刻的要求自己,自律是以规律的生活习惯为前提对日常活动进行的补充与优化。自律和自由其实并不冲突,如果说自由是做自己想要做的事,自律就是把想到的事都做好,自律的人当然会更自由。
@张铭佳 21级新闻传播学4班
在我看来,“自律”和“自由”两者不冲突,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自律”是一种必备能力,需要自己主观上去培养和提升,当务之急就是“迈出第一步”,着手制定计划并投入实践,当自己因为自律实现了目标,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感会促使自己保持自律,到最后形成习惯;
“自由”是有限度的,它是建立在学习基础上的自由,不能因贪玩懒惰而耽误了正事。“自由”也是多范围的,它可以指生活方面的自由,比如在空余时间看看电影、做点爱好的事,也可以指学习方面的自由,比如自学一门外语、读喜欢的书、参加感兴趣的社团等等。
当一个人能将“自律”和“自由”合理地融入生活中,他一定会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
写在最后
学长学姐们想分享给大家一段话,望共勉:“生活的苦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最终变得习以为常、得过且过,可以称之为钝化。学习的苦在于,始终要保持敏锐而清醒的认知,乃至丰沛的感情,这不妨叫锐化。”
每天都发现一点新的东西、或做出一点新的改变,就能对自己看似稀松平常却循环往复的生活充满兴趣、饱含期待。生命是一盘大棋,大学虽然只是其中一招却实在重要。我们背负着梦想和希望用青春去换绚烂的前程,一招走好,便是光明坦途。
真正的青春就是如此,真实的生活不过这般,我们在激情里迷茫,在迷茫中清醒,在清醒后重拾激情。"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没有人的人生是一蹶而就的,但重要的是在跌倒后反思自我,在成功后保持初心,不受琐事约束,不被时间局限,清空内心杂质,留得信仰铅注。以“骄阳似火”形容当下,用“意气风发”勾勒青春,愿诸位“前程有日月,勋绩在河源”!
-END-
·精彩回顾·
策划 | 满相宜 闵文延
采访 | 李伊萌 宋纤影
文案 | 满相宜
排版 | 闵文延
审阅 | 朱玥
责任编辑 | 万诗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