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总工会
“全链条服务 一站式解纷”工作法
【案例名称】“全链条服务一站式解纷”工作法
【承办单位】西安市总工会
【关键词】四道防线、五项机制、三支队伍
【入选理由】
西安市总工会充分整合资源,形成法治宣传、法律监督、人民调解、法律援助、裁前调解与仲裁、诉调对接与诉讼等六大环节相链接的全链条法律服务机制,实现了“工会+法院+检察院+司法+人社+高校”六位一体的劳动争议解纷工作格局,作为全总诉调对接试点城市以及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会工作法的示范培育点,提供了可学可鉴、能够复制推广的西安样本。
【典型做法】
西安市从历史文化名城到“一带一路”开放之都,经营主体逐年增长,职工解纷需求日益多元,面对新形势新问题,西安市总工会按照“预防为主、调解优先、多方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思路,推动建立“工会+”劳动争议联合调处机制,着力打造全链条法律维权服务体系,“一站式”调处劳动纠纷,有力促进了劳动争议源头预防、前端化解。
一、构筑四道防线,源头预防劳动争议
线上线下普法活动构筑依法维权防线。开发“西安工会法律服务平台”,通过线下法律“进企业”、线上以案释法、法律援助等服务,形成工会“线上线下法律服务网”,向广大劳动者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广泛宣传学法守法、维权用法理念。
推行“一函两书”制度构筑法律监督防线。打造“市-区县-街道-企业”四级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体系,在13个区县、90余个街道(园区)和1000余家企业成立了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广泛推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一函两书”制度,针对性开具“法律处方”。
开展专项活动构筑用工守法防线。开展涉工劳动法律法规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对全市企业落实劳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梳理排查风险隐患,共组织各类活动400余场次,下发《工会法律监督提示函》45份,《工会法律监督意见书》3份,服务职工3万余人次。
搭建四级解纷平台实现构筑基层解纷防线。在企业、园区、小微企业聚集地、仲裁院、法院、检察院、各级工会等地分级分类打造“会、站、室、中心”四级工会维权服务阵地,织密服务网,全方位提升基层解纷能力。
二、打造五项机制,多元化解劳动纠纷
打造“工会+法院”机制,用劳动争议诉调对接打通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开展“工会+法院”诉调对接工作,成立诉调对接工作室;挂牌成立“劳动争议巡回审判法庭”,推动源头预防化解,实现劳动争议快审快结。共受理案件5968件,调解成功1238件,结案5888件。
打造“工会+检察”机制,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优势推动有效预防和化解劳动争议。与市检察院共同签署《关于建立“检察+工会”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协作机制的意见》,揭牌成立“市检察院市总工会劳动法律服务站”,共同推动劳动法律法规贯彻执行。
打造“工会+人社”机制,用裁调对接机制有效阻断纠纷向诉讼发展。挂牌成立市仲裁院驻市总工会仲裁庭、西安市劳动人事争议联合调解中心,创新设立农民工维权仲裁庭。积极推动建立“工会+人社”裁调对接机制,成立裁调对接工作室,共受理案件3314件,调解成功2168件,已全部结案。
打造“工会+司法”机制,法律援助和人民调解为纠纷化解上“双保险”。不断拓展工会法律服务覆盖面,畅通困难职工法律援助渠道。充分发挥市区企业三级工会人民调解组织的网络优势,有效补充职工多渠道、多诉求的争议调解。
打造“工会+高校”机制,将高校智库资源引入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实践。首创“工会+高校”模式,与西北政法大学联合建立“劳动争议多元化解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工作实践与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优势互补。
三、建强三支队伍,全力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建强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队伍。2000余名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员持证上岗,带动基层监督组织规范开展工作。建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员队伍。培养1600余名工会系统劳动争议调解员,加强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专业力量。建强劳动争议诉调对接队伍。将退休法官、退休工会主席、劳模工匠等纳入调解员队伍,利用专业身份促进“事心双解”。
经过全市各级工会的共同努力,目前西安市已形成了法治宣传、法律监督、人民调解、法律援助、裁前调解与仲裁、诉调对接与诉讼等六大环节相链接的法律服务体系,形成了职工维权服务的有效闭环,在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等方面探索出了西安工会实践。
碑林区总工会
“四字诀”化解新业态领域劳动争议
【案例名称】“四字诀”化解新业态领域劳动争议
【承办单位】西安市碑林区总工会
【关键词】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人民调解
【入选理由】
碑林区总工会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为重点,依托碑林区网约车行业联合工会办公室,以“工会+司法”的解纷思路,设立全省首家网约车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网约车司机提供了快速便捷的维权渠道,同时促进平台企业规范发展,是县级总工会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与保障方面的生动实践。
【典型做法】
为高效化解劳资纠纷,切实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合法权益,碑林区总工会在碑林区网约车行业联合工会办公室设立碑林区网约车行业人民调解委员会(下称“调委会”),调委会致力于化解行业内矛盾纠纷,加强从业者劳动权益保障,搭建起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沟通平台,推动网约车行业矛盾纠纷化解由终端解决向源头防控延伸,利用“搭、调、议、宣”四字工作法努力维护新业态安全稳定、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做到将各种纠纷化解在人民调解委员会。
一、“搭”:整合资源,搭建劳动调解新平台
碑林区总工会全面运用“工会+”机制,整合劳动监察、劳动仲裁、人民调解、司法确认等资源,搭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沟通平台,推动网约车行业矛盾纠纷化解由终端解决向源头防控延伸,促进新业态健康发展。
一是构建线上+线下调解平台。调委会建立了线上线下融合的调解协商平台,线下实体调解室为司机提供了面对面的调解服务,线上调解系统则利用5G数字技术视频连线、直播连麦等方式,可在“八小时外”开展调解服务,为司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调解服务。
二是不断畅通沟通渠道。在调委会设立热线电话及微信公众号反映线索渠道,开通“西安金库”视频号,线索直达网约车行业联合工会主席,确保司机声音被及时听见,问题能够迅速反馈。
三是组建高水平调解团队。广泛邀请执业律师、公证员、网约车运营公司经理等力量,通过打造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调解员队伍,推动形成“工会+司法+律所+社区”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联动机制,为新业态发展提供更专业的调解服务,形成“一体化、集成化、高效化、多元化”的解纷体系,实现新业态劳动争议“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诉前”。
二、“调”:关口前移,构筑非诉解纷新格局
一是坚持三个前移。坚持“研判前移”“机制前移”“服务前移”三个前移,提前对可能出现的纠纷问题进行预判,建立劳动协商解决机制及劳动争议预警防御机制,并主动将调解服务延伸到一线,全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有效降低网约车司机维权成本。
二是注重调解方法与策略。调解员注重倾听双方意见,了解争议背景和原因,采取合适的调解策略和方法。对于简单明了的争议,调解员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促进双方和解;对于复杂疑难的争议,调解员会组织双方进行深入讨论和协商,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三是定期反馈与评估。调委会对调解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通过收集和分析调解案例和数据,了解调解工作的成效和不足。同时,调解委员会还积极听取司机和平台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调解工作方法和流程,提高调解质量和效率。
三、“议”:集体协商,绘就权益保障新“枫”景
碑林区总工会积极开展集体协商“要约行动”,指导碑林区网约车行业开展首次集体协商并达成共识,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工会重点工作创新案例。区总工会多次深入碑林区网约车行业联合工会进行指导推进,保证会议从意见征集、提出要约、答复、召开、合同签订,全程都按照业务规范进行。劳资双方围绕工作实际出发,针对司机群体反映的问题,有理有据的摆事实、讲需求、找办法、寻共识,最终达成建立网约车司机奖励机制及成立网约车“司机之家”服务站两项议题,切实提高司机收入及福利水平,从源头化解劳资双方矛盾纠纷的产生。
四、“宣”:创新思路,打造线上普法新阵地
网约车行业联合工会主席、调解委员会主任王金库开通“西安金库”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相关法律法规解读、典型案例剖析等内容。这些内容以视频形式生动展现法律知识和案例背景,增强了宣传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让司机们逐渐认识到法律是维护自身权益的有力武器,学会在遭遇侵权时运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让“跑车有问题,放心找金库”不仅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更成为网约车司机维权的底气与后盾。通过持续深入的普法宣传和教育培训活动,调委会在网约车行业内营造了浓厚的法律氛围和法治文化。同时,也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水平,为行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碑林区总工会紧贴经济发展实际,优化调解资源配置,通过提供多元化的调解服务,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快速便捷的维权渠道,使其能够享受到优质的调解服务,通过调解机制的运作,在及时发现和解决矛盾纠纷的同时,促进平台企业规范发展。
未央区总工会
“小蜜蜂”劳模调解
推动劳动争议化解“乘数倍增”
【案例名称】“小蜜蜂”劳模调解推动劳动争议化解“乘数倍增”
【承办单位】西安市未央区总工会
【关键词】劳模参与、“一站式”化解、抓早抓小抓苗头
【入选理由】
未央区总工会创新劳动争议解纷模式,形成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在劳动关系领域联动联调治理机制,同时以未央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为依托,在建立法律援助、人民调解、仲裁诉讼的“一站式”劳动争议化解阵地的基础上,创新建立“小蜜蜂”劳模调解室,是县级总工会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
【典型做法】
在基层工会法治化建设中,未央区总工会为破解劳动者维权难题,探索出“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五方齐发力的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新路径,让劳动者“一站式”维权,并引入劳模担任劳动争议调解员机制,借助劳模的影响力增强工会调解的公信力,使大量劳动争议快速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达到“抓前端、治未病”的目的。
一、建机制、搭平台,为化解劳动争议“加码赋能”
一是全面覆盖强保障。紧扣“三建强、三提升”目标导向,一方面着力将帮扶慰问、互助保障、普惠服务等工会服务向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延伸,变“要我入会”为“我要入会”;另一方面不断创新入会方式,积极推行扫码入会、集体登记入会、流动窗口入会、职工沟通会现场入会等方式,“双管齐下”最大限度地把广大劳动者吸纳到工会组织中来,持续扩大工会组织有效覆盖面,让越来越多的职工遇到问题有“娘家”作依靠。
二是横向拓展破壁垒。充分利用工会资源优势,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2023年4月,未央区总工会牵头,与区法院、区司法局、区人社局联合签订《关于推进劳动关系领域联动联调治理机制建设的合作协议》,2024年4月再联合区人民检察院共同签署《关于推进劳动关系领域协作联动机制的合作协议》。将“调”的便利性、非对抗性和“诉”的权威性、“裁”的规范性、“检”的监督性充分结合,建立劳动争议五方联动多元化解平台,形成了五部门信息联通、力量联动、矛盾联调的工作格局。
三是纵向延伸通末梢。以未央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为依托,整合互助保障、困难救助、法律维权等业务窗口及人民调解、仲裁审判、心灵驿站、爱心驿站等特色功能室,让职工群众随时“回娘家”说理、说法、说事。同时,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和工会劳动法律监督组织建设,想方设法吸纳更多法律、心理等专业力量参与其中,与全区607个小区工作站、7416名楼栋长协同发力,及时定纷止争。
二、重协同、多联动,为化解劳动争议“提速增效”
一是注重“源头治理”,让矛盾“化于未发”。通过五部门联合普法宣传,分别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加强教育指导,增强单位法律意识,提升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切实减免潜在风险,从源头上减少纠纷。深化信息共通,建立高频应诉企业与异常维权个人名单,探索群体性、新就业形态、涉诉涉访、重大敏感四类案件的监测预警制度,真正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
二是注重“前端化解”,让矛盾“止于未讼”。健全社会调解组织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体系,实现资源共享、灵活调配。在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平台、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设置“劳动争议调解窗口”“职工服务中心”“法官工作室”“劳模调解团”等,全力以赴把矛盾纠纷吸附在基层、化解在前端。同时,区总工会积极在25人以上企业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力争劳资问题第一时间发现、解决、上报。
三是注重“功能融合”,让矛盾“高效消除”。将调解、仲裁、审判功能整合,重塑诉讼格局,探索建立“一窗式”受理和流转办理机制,建立由人民法官指导劳动模范和公益律师进行调解的劳模调解机制,充分利用职工服务中心劳模调解室和巡回审判法庭,在仲裁裁决前、提起诉讼前,由同一劳模调解团队跟进调解,实现“两调三审”全流程服务、全闭环打通,将调解工作贯穿仲裁和审判全过程,推进区域劳动争议快审快结,为劳动争议的化解提供更多便利。
三、建品牌、创和谐,为化解劳动争议“升温添彩”
“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五部门合作建设劳动关系领域联动联调治理机制,为“小蜜蜂”劳模调解室提供了诞生的土壤。这一将劳模引入诉调机制的做法,系全省首创。
一是“蜂舞”未央,争议化解更具力度。由未央区总工会在各级劳模中选任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劳模,由区司法局选聘调解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律师,由区法院派出员额法官和法官助理,共同组成“小蜜蜂调解团”,在辖区劳动争议纠纷的裁前、诉前调解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筑巢”一线,争议化解更具深度。未央区总工会在职工服务中心设立“小蜜蜂”劳模调解室,集中精力对仲裁前的劳动争议案件进行调解,并逐步向基层延伸推广。在西安印象社区设立社区“小蜜蜂”劳模调解室试点,扩大矛盾纠纷的调解类型,纳入婚姻家庭、侵权性、社会管理纠纷等,让调解“服务清单”更加适配群众“需求清单”。
三是“蜜事”连连,争议化解更具温度。截至2024年10月,劳模参与调解184件,成功调解179件,成功率达96%,挽回劳动者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劳模作用突显。
未央区“工会+法院+检察院+人社+司法”五部门劳动关系领域联动联调治理机制及“小蜜蜂”劳模调解室的建立与运行,变过去各部门“单打独斗”为“攥指成拳”,形成了叠加倍增的“乘数效应”,有力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助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区总工会践行劳动领域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有力探索。
灞桥区总工会
“无讼解纷”云站照亮“职工心田”
【案例名称】“无讼解纷”云站照亮“职工心田”
【承办单位】西安市灞桥区总工会
【关键词】无讼解纷、多元化解、矛盾纠纷
【入选理由】灞桥区总工会通过整合辖区资源,创新在纺织产业园区成立“职企‘无诉解纷’云站”,以部门联动、企业参与、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的工作模式,在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形成职工维权服务的“工字品牌”。
【典型做法】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近年来,在省总工会、西安市总工会指导和支持下,灞桥区总工会树牢法治思维,坚持依法治会,突出依法维权,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严作风推动工会工作法治化迈上新台阶。
一、“立体化”+“云调解”,打通争议化解“最后一公里”
灞桥区总工会以“部门协作、企业参与、共建共享”为主线,全力打造“一区一室一云站”模式,即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专区、劳动人事争议裁前调解室、职企“无讼解纷”云站。
一是立体化整合辖区资源。2023年,由灞桥区总工会牵头,联合区法院、人社局、司法局,在纺织产业园区成立“职企‘无诉解纷’云站”,通过视频网络搭建起与园区48家企业直通车,开辟“调解工作数字化应用场景”,云站通过“线上智能化+线下网格化”双轮驱动的法律服务模式,提供在线调解、法律咨询、仲裁申请等多项功能,打通劳动争议化解的“最后一公里”。
二是一站式打通部门协作。建立“工会+法院+人社+司法”联调机制,充分发挥机制的综合优势和各部门的专业优势,实现线上线下联动调解模式的深度融合、调解程序的有效衔接、资源的合理利用、信息的互通共享等,为劳动关系双方提供便捷高效的解纷渠道,构建“15分钟职工法律服务圈”。
三是云调处强化解纷效果。云调解纷为辖区职工提供了“四省”解纷方式,即“减少程序省时、一次解决省力、无需诉讼省心、没有费用省钱”。2023年至今,已解答群众来电、留言、来访等咨询1000余人次,协同法援中心处理劳动领域法律援助案件120件,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395件,由工会独立调解成功的劳动争议案件100余起,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近500万元,获得广大职工一致好评。
二、“早预防”+“聚合力”,打造劳动法律监督“灞桥样本”
一是早预防,拉紧劳动争议“预警绳”。以“一函两书”为抓手,直面基层劳动关系矛盾症结,精准施治、分类施策,做到发出一份文书、预警一项隐患、解决一类问题,使工会监督更加有效有力。2023年以来,区总工会进企业开展用工指导服务100余次。
二是聚合力,激活多元共治“动力源”。建立“工会+N”部门联动机制,在凝聚区总工会、法院、人社、司法、工商联五方合力的基础上,拓展工作新模式,建立“工会+检察”劳动者权益保障工作机制,制定《涉工法律法规执行监督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灵活运用“一函两书”为多名农民工解决拖欠劳动报酬问题。
三是重实效,准确掌握纠纷“信息源”。在依托园灞桥区职企解纷云站接受职工反映投诉的同时,通过区总工会公众号、劳动关系公共服务站开通劳动法律咨询、信访登记服务,做好信息收集、汇总、登记等工作,定期就劳动关系情况进行分析研判,为“一函两书”的发放范围、对象、内容提供精准信息。
三、“定制化”+“专业化”,擦亮法律服务“工字品牌”
一是定制化培育调解品牌。2024年年初,在辖区内重点培育孵化一批有特色的调解组织,成立以专业律师命名的调解工作室,为职工无偿提供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法律援助服务。目前,已成功调解裁前案件50余起,成为灞桥职工解决矛盾纠纷的首选之地,取得良好社会效果。2023年,工作室被评为全市金牌调解组织。
二是专业化拓宽维权渠道。灞桥区总工会聘请20名专业律师,延伸发挥工会信访、职工帮扶中心、工会驿站等功能作用,设置职工维权服务窗口,安排专业律师坐班,为职工提供法律服务。2023年以来,共接到职工来电300余次,已全部办理完结,真正做到了职工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三是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为辖区职工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法治宣传,发布相关法律常识、普法视频、劳动争议调解案例分享等。同时,指导全区各级工会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等宣传教育法治讲座,近三年来开展各类普法活动达200多场次,接待法律咨询2万多人次。
灞桥区总工会始终把“受职工之托、忠职工之事、解职工之难、暖职工之心”作为“娘家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标准履行工会使命、践行工会担当、传递工会温度,紧扣职工急难愁盼,拓展维权服务职工渠道,有效化解劳动关系纠纷,增强了职工对工会的信任和依赖,提升了工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切实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
END
编辑:颜梦兮 | 审核:郭静 | 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订阅号:西安工会
抖 音:西安职工汇
新浪微博:西安职工汇
今日头条:西安职工汇
官网:https://www.xagh.net
投稿邮箱:wlzxxxb@xagh.net
微信公众号的推送规则有些变化哦,如果没有点“在看”或者没有“星标”公众号,会慢慢收不到我们的推送
好内容值得 “在看”和“点赞”
去留言板 让您的想法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