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江学刊》“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专题

学术   2024-08-21 09:00   江苏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1

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蕴藏着深厚的中国智慧,在继承和超越中国传统“天下观”的基础上,实现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既对传统“天下观”当中的秩序观、统一观、和谐观和道德观等进行批判继承,又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实现视角创新、途径创新和价值创新。面对这个非西方的新型世界秩序建构方案,不仅要澄清对它的误读和曲解,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现实主义特征,更要在全球性问题挑战的背景下,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实践中共生共赢,共创美好未来。


 布成良,哲学博士,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二级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成阳,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


02

传统思想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摘要 人类命运共同体涉及三重概念。从传统文化的视域看,其内涵又关乎多重关系。首先是个体之间的交往。人类由个体构成,共同体也基于不同的个体,个体以及个体之间如何建立和谐相处、平等交往的关系,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涉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共同体建构来说,个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体现于两个维度,一方面个体需要认同社会、融入群体,另一方面社会应承认个体,维护其合理权利,二者构成建构和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前提。从更广的角度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涉及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关系。概要地看,处理或协调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关系的总体原则是相互尊重主权,互惠互利,走向普遍安全或永久和平。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到“为万世开太平”,这些传统的价值取向侧重于超越具体或特定的民族、国家,以整个天下为关注点。进一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涉及广义的天人之间,即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的互动。在理解天人关系或自然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之时,总体的原则是注重天人之间的相分与互动。天人之间的“共美”既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形而上的前提,也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方面。


作者简介 杨国荣,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03

哲学视域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理论话语权

摘要 人们实践活动的成败,一定意义上取决于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认识并解释世界,首先要理解和把握时代特征。21世纪世界的“时代特征”,可概括为“两个大局”交织互动及其导致的“不确定”和“重构”。面对“不确定”和“重构”的世界,迫切需要人们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逻辑加以认识并给出哲学解释,谁能给出合理的哲学解释,谁就能掌握解释21世纪世界的理论话语权。构建解释21世纪世界的哲学理论并掌握话语权,就成为当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21世纪的世界可以成为世纪性、世界性理论创新的金矿。这意味着要在守正继承和创造转化以往所有解释世界的理论的前提下,创新性发展反映21世纪世界之时代特征的新的哲学理论,而且这种理论能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和引领时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掌握历史主动,进而引领21世纪的时代与世界。


作者简介 韩庆祥,哲学博士,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中央党校专家工作室领衔专家。


04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种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摘要 以西方为中心,以竞争、博弈为主的传统治理体系不利于各国之间的合作,无法应对当前人类面临的各种困境,更不能回答人类未来该向何处去这一重大问題,世界呼吁更加完善、更加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中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增选政冶互信三方面着手,不断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动构建国际新秩序,取得了显著成效。可见,构建人类命远共同体是走出全球治理国境,完善全球治理的中国方紫和中国智慧,也是人类走向美好木来的必经之路。


作者简介 马俊峰,博士,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马乔恩,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恩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05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30年:历史进程及角色变迁

摘要 综合考虑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的政策立场、国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演变以及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时间节点等三个指标,30年来,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角色经历了从积极参与者、积极贡献者到积极引领者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从积极参与者转变为积极贡献者是量变,从积极贡献者转变为积极引领者是质变。中国参与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角色发生质变有诸多原因。从国际层面看,气候变化对全球生态安全的威胁日益严峻,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世界发展大趋势,这四大因素推动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发挥引领作用。从国家层面看,当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气候变化对中国的不利影响日益上升,促使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发挥引领者作用。从领导人层面看,中国领导人的“天下”情怀和环境意识助推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发挥引领作用。与此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议程设置能力不够强,在全球气候治理体制改革中的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不够大,在全球气候治理领域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水平不够高。为此,中国应进一步统筹好气候治理、气候外交、气候安全和气候传播这四大领域的工作,四位一体,协同推进,有力引领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和全球气候治理。


作者简介 张海滨,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黄晓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陈婧嫣,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06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历史逻辑、内在特征与战略部署

摘要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认识的新突破。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抉择,是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发展建设过程中在生态文明领域探索实践的具象化表达,充分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生态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满足人民更多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现代化,是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是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自觉共治共建共享的现代化,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的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需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的重大部署,从根本指引、重大逻辑、奋斗目标、战略要求、路径策略等方面深刻认识和把握,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作者简介 俞海,管理学博士,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宁晓巍,工学硕士,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工程师;姜现,经济学硕士,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07

 中国-东盟气候合作历程:意义、问题与未来路径

摘要 中国和东盟诸国是全球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气候合作是双方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提高发展中国家适应能力、在政治博弈中彰显国家软实力的有效途径。中国-东盟气候合作可分为萌芽、发展、深化三个阶段,形成了渐进性合作过程、多层次合作机制、宽领域合作内容、多元化参与主体的合作模式。中国-东盟气候合作有利于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加快构建气候共同体。双方当前气候合作仍存在合作领域过于分散、合作制度缺乏强制力、缺少合作监督与反馈机制、东盟各国发展水平不一等问题。未来,中国-东盟气候合作应坚持聚焦重点领域,厘清合作机制;加强制度有效性,提高政策执行力;建立监管机制,接受社会监督;尊重东盟整体利益,科学利用多种合作机制;引领国际气候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 黄栋,管理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刘云鹤,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08

气候共同体:后巴黎时代应对气候变化的东盟方式

摘要 协议和行动计划是东盟应对气候变化主要的政策文件形式,按照相关性原则筛选出38份与东盟应对气候变化有关的政策文本,运用NVivo12质性文本分析软件,从高频词汇、政策主题和政策情感三个维度进行文本内容分析。在后巴黎时代,东盟转向“人类安全”的气候认知观,注重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实效,在依赖发达国家支持的同时更加重视区域建设与合作,强调东盟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积极作用,强调执行手段与行动水平的直接联系。当前,应大力推进全球气候共同体建设,加快构建全球遵约机制,以气候敏感的方式深化区域发展合作,增进气候认知,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


作者简介 黄栋,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东盟研究中心主任;王文倩,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沈丹

微信编辑:徐莉

校对:来向红、沈丹、李海中

终审:尹才祥














阅江学刊
办刊目标:高起点、高质量、高品位;办刊理念:阅百家风采,刊理论精粹,揽思想潮流,观学界气象;办刊方针:以全球视野和多学科视角,聚焦学术前沿动态,重点反映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观点新、理论新、信息新、角度新、资料新、方法新”的理论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