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被踢出尖子班后,我终于明白:在学霸和学渣之间,有一类小孩叫学酥
教育
2024-11-13 18:39
中国
网上有个段子特别火,引发了好多父母的共鸣。
“学霸和学渣之间,还有一种身份叫学酥。
他们捏一捏勉强能成型,但一放松立刻就垮掉。”
你说他不行吧,人家嘴皮溜,脑子灵,努努力也能考得不错。这种属性的娃,实质上也是渣渣,只有加点液体再捏捏,才能勉强成块。这种液体的组成,主要就是妈妈的口水、汗水还有血泪。平时大家都比较关注学霸和学渣,这两种极端状态的娃,但其实学酥这种中间层的娃才是最多的。
学霸 学渣 学酥 而学酥妈妈们的日常生活,也并不比学渣妈妈们轻松,想要孩子成绩好,就必须要时时刻刻不能放松,一旦妈妈不努力了,娃的成绩就开始断崖式下跌。
女儿的学校每年开学都会重新随机分班一次,也会根据最新的考试成绩,确定你能不能继续留在“单科天才班”里。有一天晚餐,妈妈突然想起关心她数学和阅读的进度,问她在天才班还能适应不。她嘎嘣嘎嘣地大口吃着肉,云淡风轻地说:我现在不在那个班了。老公一脸惊讶:你难道今天才知道吗?我早都收到通知了。女儿的阅读课因为没有达到97%的成绩,被残忍地踢了出来。女儿奋力挣脱我的手,筷子戳向盘里的糖醋排骨,一副宠辱不惊的表情:“为啥难受,又不是我一个,内谁谁也被踢出来了,还有内谁谁也被踢出来了……”学渣和学霸的区别就是,学渣永远在往下比,学霸永远在往上比。尽管这位妈妈吐槽女儿是学渣,是假学霸,但孩子能考进尖子班,肯定跟学渣是不沾边的,妥妥的学酥一枚。前面这位妈妈就是,当她虚心求教同班学霸他妈,得到的答案是:往下看,你也不能像学渣父母一样彻底躺平。因为人家的成绩好歹差得稳定,差的坚定。今天娃考好了,让你觉得未来可期,生活有望;下一次娃就敢跌出普高线,玩得就是一个心跳。学酥父母陪读的生活,就像杂技演员走钢丝,每天惊心动魄。他们在鸡娃、躺平之间夹缝生存,渴望躺平,却总在被迫内卷。她们一会儿觉得自己力大无穷,能瞬间立一百多个flag力争上游;一会儿又累觉不爱,感觉自己和娃只要能笑着活下去就已经算不赖。02
那些眉头紧锁,开始按部就班复习,甚至有点小焦虑,小激动的,八成是学霸;那些笑得没心没肺,成天嘻嘻哈哈,做作业全靠家长催的,不是学酥,就是学渣。当妈妈突然奋发图强想鸡娃的时候,小学酥倒也可以灌溉自己立刻成型;当妈妈又忽然决定放下屠刀慈悲为怀的时候,小学酥又能恰到好处地氛围拉满立马垮掉,一点都不浪费能量。家里养了这么个娃,就注定你得盯着、管着,一言不合拿“小皮鞭”抽着。
别说什么上了大学,娃脱离了管束,会像脱缰的野马,拽也拽不住。孩子越大就越会明白:真正的学霸几乎大都是靠自身,或者越来越靠自身。也就是说到了一定阶段,无论家长是鸡血还是佛系,学霸都可以成为学霸,家长只是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而对学酥来说,无论家长如何亢奋,学酥还是学酥。他们的起落无常和父母的张弛无度紧密相关,这就是为啥好多家长喊苦喊累的终极原因。学酥他妈,江湖人称“五费人员”——费力、费嘴、费心、费神、费钱。毕竟学酥以后能否成龙成凤,还是墙里打洞,完全取决于家长们能够付出多少心血。无论是学霸还是学渣,那归根到底都属于少数,而绝大多数的家庭其实都差不多的,都有一个半斤八两的学酥,顶多酥的程度不一样——有的面一点,像高筋粉的面包回弹后劲足;有的脆一点,像低筋粉的曲奇到处掉渣渣。但归根到底都是需要家长花点大功夫加工才能成型的,否则连成品都没有,只能算食材。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为了陪读鸡娃,这届老母亲可以拼成啥样。孩子上奥数,爹妈突然开窍,什么鸡兔同笼、相遇问题门门清,娃补语文,父母跟着背古诗看书,那叫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重拾英语更是毛毛雨了,各种手工作业也不过基本配置,娃上乐器课的,当妈的自学五线谱,弹琴已经可以考级……遇到娃小升初,或是中高考,那信息收集能力更是杠杠的:从学校内部的招生信息,再到哪个庙的神佛拜起来更灵。更有一些狠家长,直接考过教师资格证,重回高考前的智商巅峰。生完学酥,多少中年人才发现,自己也是一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隐形学霸。▍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号观点,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