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老故事,大致是讲一个老财主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比较忠厚老实,小儿子比较聪明能干,第二个儿子则居中些(故事是这样讲的了,先别觉得老套,)。
老财主有大笔的家产,将来不知该给谁,按说规矩是长子优先,但是老财主怕他太忠厚守不住。也是为了公平起见,老财主打算考察他们一下,给每个儿子数量相当的钱,然后对他们说:我要出门远游,三年后才回来,现在给你们每人一笔钱,这三年任你们支配,也足够你们的日常生活,三年后回来,你们再向我报告。老财主吩咐完就离开了。三年后回来,把三兄弟一起叫过来看他们这三年过得如何。大儿子捧着一个坛子来了,里面装着老财主给的钱,原封不动的还给了老财主,说:“这三年我自己工作,用不上这些钱,所以现在还给你”。第二个儿子不光拿了钱回来,还带着些利息,说:“这三年我也自己工作,把钱存在一个靠谱的钱庄,还收了些利息”。第三个儿子没拿钱回来,却带着个账本,告诉老财主:“家里够吃够用,所以我就把这钱拿去做了些生意,添置了些产业,还放了些贷,如今已经是好几倍本钱的收益了,这是账本”。老财主一看,心下就明白了家产的大部分该给谁了。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不要只把钱当钱看,其实如果把那个钱财作为智慧的一种比喻,就能明白这故事的道理所在。我们都读过书、上过学,实际上大部分时候都和财主大儿子那样,经历多年后发现用不着,于是都还给了老师。稍好一些的,读了书上了学,用来找了份好工作,相当于起码还是收了些利息。而那种真正了不起的,是把老师传授的知识智慧又继续发扬光大的。
所以,自古就有个说法,“老师找徒弟,不是徒弟找老师”,这相当于换一个说法来解读这个事情,讲的道理是一样的:老师肯传授,那是因为徒弟能发扬,起码是希望徒弟能如此,徒弟去找老师,若老师觉得虽然教了他,将来知识也不过是原封不动的还回来,那就没什么意思了,所以就不一定有那个师徒的缘分。
再苛刻一些的说法,有句话叫“见过于师,方堪传授”(南怀瑾老师常引用百丈禅师的话:“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
当然,俗话还有一句,叫“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这有时也是一种现实,但这种情况属于品质极为恶劣的事情,一般还是少见,所以不在讨论范围,为什么呢?这种情况相当于一点儿德行都没了,必受其报,所以也没什么好说,有志于求师者自己警惕足矣。
古人还有几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些话含义很直观,就不多做解读了。
回过头来看看流月,“白露”到“寒露”之间北半球是己酉月,南半球是乙卯月。“白露”节气名字看上去很美,其实也是个“难以将息”的季节(·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乍暖还寒时,最难将息”),身体容易出病变,其他方面不太好说。
关于流月,过去我常会写个百来字的短评,相当于自己的一种练习作业,现在却越来越觉得没必要解读,因为会发生的一般都会发生,“墨菲定律”摆在那儿,那个也是经典发现,不得不承认其存在啊!真有什么事情不太可能提前知道,即使提前知道,也来不及躲,特别是就普遍情况而言。为啥呢?既然是天意,就不太可能让你提前知道,或者你就算知道了,说出来别人也不会信,否则都知道了老天还怎么安排啊?
一句老话道尽:“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所以,学习干支文化,不要是为了去测那个祸福,真正能保平安的,只能是心里那点儿善念,如果反之,还是“恨人有,笑人无”那般的心态,就不好说不好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