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336期】【河南丨平顶山】孔仁厚丨难忘的友谊水库

学术   文化   2024-11-26 21:48   河南  






难忘的友谊水库


作者/孔仁厚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是漯河铁路职工子弟中学四十二名首届初中毕业生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最难忘的纪念日。

然而,年仅十八岁的耿美荣同学却在下乡后的三个多月后光荣地牺牲在了“友谊水库”轰轰烈烈的建设工地上。

当年,为了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伟大号召,打好背包、带上行囊,由漯河市邮电局干部孙朝友同志带队乘坐两辆解放牌卡车,兴高采烈地向舞阳县尚店人民公社出发了(现在的舞钢市尚店乡政府)。

大约中午时分,汽车直接来到了一个乡间小村庄张坑小队停了下来。按照在学校自愿结合的原则首批卸下了六位学生。当时,天寒地冻的,还刮着西北风,麦地沟壕里的前几天下的雪尚未消融殆尽,学生们个个冻得瑟瑟发抖,送行的周敏老师迅速解下了自己热乎乎的围巾系在一个叫作张春玲女生的脖颈上

其他学生也全部下车被其他小队干部带到方圆十里范围内的各个村庄。

四十二位学生共分别被分派到了两个大队的洼大队的四个小队和温楼大队的三个小队共计七个小队临时安家落户了。

班主任及其他几位老师随带队干部孙朝友同志到各个安置点看视学生的住宿安排。他们住的都是茅草屋,大多小队连起码的住宿床板都没有,男女同屋不同室,左右分居,分别用秫杆箔隔开,中间屋子则是做饭的地方。住室地上铺着麦秸,被褥一摊就是大铺了。好在我们在校时年年三夏支农,还曾在西平老王坡农场支农时割过麦子,经受过如此境况的一个多月的锻炼,另外加上红卫兵长征串连时各地招待处的住宿也是这样的规格,也便见怪不怪,相安无事了。

耿美荣等六人被安排在温楼大队的温楼小队,这是一个条件最差的小队。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初,伟大领袖毛主席刚刚发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仅仅半个多月的时间,开会、动员、家访、报名、分队,而十二月底学生就急速到达了下乡插队安置点了。时间紧,任务重,接收知青的村里根本就来不及充分准备,只能临时用土坯垒出个台,用稀泥巴抹平放一张秫杆蔑席子,况且又是实冻腊月天,冰冷潮湿得根本就没法入住。好在他们都是自愿结合的,脾性上相近,感情上相投,在家大多也都是邻里关系,能相互理解,相互关照,再大的困难也能对付过去。平时在毛泽东思想的熏陶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人生观已经初步形成,所以也便硬挺过来了。

耿美荣同学是班上最漂亮的女生之一。她皮肤白皙,浓眉大眼双眼皮,身材苗条,个头偏高,两条粗黑的大辫子格外引人注目;她性格温柔,活泼可爱,待人友善;她稳重大方,常带微笑,不怕见人;学习刻苦,成绩优良。

本来,她的前途应该是很美好的,却在一次水库建设的劳动事故中不幸牺牲了,非常令人遗憾和惋惜。

同学们下乡多久,舞阳县和方城县要联手在旋凤山两县交界的山口处修建一座小型的“友谊水库”,需要抽调舞阳县、方城县对邻的两个公社的青壮年成立若干个“青年突击队”大搞人海战术大干快上,下乡知青便都派上了用场。

当年的劳动条件很差,没有什么机械设备,只能凭人力苦干,最好的运输工具也就是人力架子车了。

劳动工地上红旗招展,群情激昂,一派改天换地的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

为了达到取土的高效率,突击队员们发明了一种在土墙崖壁下根基处掏洞,土墙上面用铁锤打下一排钢钎,突击队男士们合力撬动,土墙便会轰然倒下的方法,大大提高了取土效率。他们把这种根基处掏的洞美其名曰叫“神仙洞”。

下乡后的第一个暮春季节(一九六九年),春暖花开,人们已经脱去棉衣,夹衣秋裤已成常态。微风凉爽,暖阳温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正处于最高涨的状态。

友谊水库的工地上上千名青年穾击队员正干得热火朝天。巨大的横幅标语牌上写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字显得格外醒目。

温楼村的建设方阵上,满怀激情的青年们正在刨挖五米高的陡峭土壁根基处的“神仙洞”,一声“好嘞”的招呼声过后,便撤离了现场。

耿美荣和武焕娣两位同学倒推着架子车来到土璧下方,车尾对着土墙两三米左右的位置,欢快地铲着从神仙洞里掏挖出来的碎土装车。武焕娣站在架子车的右前方,耿美荣站在车尾左边靠后的地方。忽听上面几个男村民握着撬杠同力齐声大喊“嗨”的一声,一面厚重的高约五米的土墙峭壁便瞬间轰然平趴倒下,武焕娣同学听到喊声机灵地一步跨出危险区域,耿美荣同学却已不见了踪影

整个工地上顿时乱作一团:“出事了”“砸住人了”,人们边喊边朝事故现场跑来,迅速展开刨土挖人的抢救,但却为时已晚,人已没有了呼吸……

耿美荣的头部恰巧被砸在架子车左边的尾脚上,颅骨已粉碎变形了……

等到学校领导、老师和耿美荣的父母兄弟赶到后,耿美荣同学已经经过公社卫生院抢救无效后躺在公社大院会议室(或是餐厅)前的棺木里了。据介绍棺木是借用某家为老人准备好的寿棺,材料是上乘的,红漆罩面,亮闪闪的。

我走到灵棚里,瞻仰了耿美荣烈士的遗容,化了妆的面貌和生前一样的鲜活美丽,我摸了摸她的脑袋,软乎乎的,像烘柿一样

情不自已地落了两行热泪,我是教了她三年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可是我的学生啊!

追悼会在小礼堂内举行,县派领导和公社干部、漯河铁路职工子弟中学的赵友运书记、老师、下乡知青和驻队干部孙朝友同志及耿美荣同志的亲属都参加了。追悼仪式是肃穆而隆重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之后又隆重地将她安葬在友谊水库东岸的半山坡上,并立了墓碑,上部正中凹形的方框内镶嵌有她的彩色照片用玻璃罩着,照片下面镌刻着“耿美荣同志之墓”的阴文字样,红柒涂色,很是鲜亮。墓碑前及周围摆满了各机关、单位、村队和个人送的花圈,送行者和水库工地的劳动者人山人海。

他们悲痛地默哀着,庄重地三躹躬




后来公社又派人在耿美荣的坟墓两旁种了几行树木也算是形成了一个小墓园了。

对于友谊水库来说,这也一种很有意义的历史纪念!

2024年春节前夕的一月十日,春天的脚步近了。舞钢市水利局的马松和与刘国安二位同志专程到友谊水库东岸山坡处耿美荣烈士墓地,为碑文用红笔重新描红,并为之献上了一束鲜花,恢复了它原有的亮丽。之后郑重地向耿美荣烈士三躹躬,庄严地向这位为修建友谊水库而献身的知青烈士耿美荣同志表示了沉痛的哀悼。之后刘国安同志还拍了照片以作纪念。

舞刚人民有忘记她!

填《临江仙》一首以示悼念:滚滚洪流难拦阻,知青斗志昂扬。义无反顾下穷乡。苦难壮筋骨,烈火炼精钢。

战天斗地挥汗雨,取土陡壁高墙。牺牲只为粮满仓。青春献水库,英魂守东冈。

耿美荣同志兄妹四人,她排行老二,是个独女,在家中备受宠爱。当年,独女失去了,亲属们无比悲痛,但他们又十分克制,并无半点哭闹的迹象且没提出任何无理要求。他们深明大义,以大局为重,彰显了他们的高风亮节和优秀品格!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耿美荣同志是为兴建友谊水库而献出了她宝贵而年轻的生命的,她的死比泰山还重。

耿美荣烈士日日夜夜、年年岁岁守护着她献出宝贵青春的“友谊水库”,尽职尽责,无怨无悔!

她离开我们六十多年了。又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这也正是她牺牲的季节,我们应该纪念她。

耿美荣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耿美荣同志精神永存!

六十多年过去了,耿美荣烈士参加修建友谊水库的故事让人们难忘!无私奉献的友好协作的友谊精神让人们难忘!舞钢市友谊水库让人们难忘!



作者介绍



孔仁厚退休教师,《中原诗书画》杂志社副主编兼《诗书画讲习所》校长。





特此声明




凡是作者投稿《智泉流韵》的各类文章必须是原创作品,本刊严打剽窃,拒绝抄袭,文责自负,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提供配图必须注明摄影作者,并经作者同意方可录用。


投稿邮箱:764699387@qq.com

咨询热线:18537586630(微信同步)






总编丨郭进拴  

顾问丨叶建华  王海水

主编丨李建设  郭方向

智泉流韵
大众文学平台,欢迎来稿来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