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印象
文摘
历史
2024-08-27 09:03
北京
艾那·唐根近照 太和智库/供图以下是我自2001年至今对中国的一些印象,尤其是对北京的些许感受,我在这里生活了19年。因为都是我亲身经历后的“有感而发”,有人可能认为我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对此我表示认同。虽然我走过中国的很多省份,但中国的广袤与多样性,远非一篇短文所能详尽描述。从2001年开始,我多次来到中国,并在这里生活,但如果要用语言来描述她,我仍然觉得力不从心。如同许多其他地方一样,中国具有独特的政治、语言和文化,即便只是一星半点地理解她,也非得诉诸亲身体验不可。当第一批欧洲人踏上美洲大陆,试图向家人和朋友描述美洲的粗犷之美时,他们也面临着同样的表达困境:何以叙述那些只有通过亲身经历才能真正领会的事物呢?中国曾是一个资源匮乏、资金储备微薄、金融法律体系落后的国家,何以解释她在改革开放后的短短40余年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拥有一百多个人口超百万的城市,重庆的户籍人口更是近3500万。对于这样一个单个城市人口就超过美国多数州人口的国家,其规模之巨非三言两语可以表达清楚。就算你说清楚了所见所闻,那些表象之下错综复杂的社会伦理和文化自觉,你也无法尽述。我认识很多外交官、学者和首席执行官,他们用“中国速度”“奇迹”“变革”等词汇来形容中国,但他们也一致认为,要想真正弄懂中国,唯有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来中国之前,我对中国的印象很模糊。在我幼时的记忆里,大人们总会叮嘱我,让我吃完盘中的食物,因为许多中国孩子还食不果腹。随着慢慢长大,我读过《孙子兵法》、《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大地》(The Good Earth)等书籍,对中国算是稍有了解;我关注过尼克松时代的“乒乓外交”,浏览过《国家地理》上关于中国的照片,比如竹林里的熊猫、壮观的天安门广场、糊在墙上的报纸、身着蓝灰中山装的人们等等。2001年,我初次抵达北京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时,眼前所见似乎乏善可陈。出入境的工作人员们形容憔悴,航站楼里的人们行色匆匆,我们俨然成了梦游仙境的爱丽丝,陷入了白兔大军的重围。从首都机场前往市区,老机场路没有人行道,偶尔有驴车驶过,还有很多拖拉机,两缸发动机冒着烟雾。我看到道路两旁的小树,像灰头土脸的哨兵。一切似乎蒙着一层灰褐色的尘埃,而空气中则充斥着木炭、汽车尾气和香烟的混合气味。北京中轴线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经典,是伟大的南北中轴线,对公众来说,北京中轴线上最著名的建筑就是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博物院。途经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博物院,在现代化摩天大楼和庄严的政府建筑的映衬下,一股尊贵而又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沿着长安街东侧进入市区,我目睹了浩浩荡荡的自行车流,如同精心编排过的千足虫向前移动。两轮车道成为道路的主角,只留下有限的空间,供彩色的小型出租车、黑白灰的豪华私家车和尾气不断的公交车缓慢通行。至于行人,他们好像不能很好地区分人行道和车道的分界线,并按照正确的交通规则通行。在喧嚣与混乱中,我们的目光被那些持续上演、令人着迷、匪夷所思的“自行车芭蕾”所吸引。自行车如流水般在城市纵横交错的街道上流动,不时有骑行者像沙粒一样沉积到由建筑物形成的河岸上。如此多的人彼此没有一丝间距,却能够随时停止和启动,每每想起这样的情景,我都惊叹不已,这也是我第一次见识到中国与美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不同。当时,我下榻的酒店背后是一条破败的胡同。我与中国银行的相关人员首次会晤,其间既没有茶水也没有水果招待。此后的两周,我穿越了青海省贫瘠、荒芜、饱受侵蚀的濯濯童山。我必须承认,中国对我具有某种不可言说的吸引力。自从第一次来中国,我便再也忘不掉她。一个大胆的设想在我脑中逐渐形成,伴随着美好的憧憬和兴奋的喜悦,这个设想逐渐具象化,已悄无声息地在我心中生根发芽,等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刻。回到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后,我向当时聚集在密尔沃基运动俱乐部参加晨会的《财富》美国500强首席执行官、法官、律师和政客们宣布,我打算移居中国,来一场我生命中的文艺复兴。我的这一决定受到不少质疑,因为有传言说我打算竞选市长,而移居中国的想法似乎莫名其妙,即便对那些正在考虑到中国建厂以降低生产成本的公司老板而言也是如此。2005年,我如愿来到中国,并在北京定居。随着对中国的了解日益加深,初来中国时我所持有的成见早已烟消云散。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北京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建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机场大楼。历经三次重大设计调整和四年精心打造,它不仅是中国面向世界敞开的门户,更是中国实力的象征。这里的人们依旧行色匆匆,但机场休息室里聚集着从容且亲切的中外旅客。麦当劳、肯德基与面馆、饺子铺和足疗店相映成趣。整个机场干净整洁,出入境的工作人员热情有礼,高新科技随处可见。如今,最新款的国际和国内时装在北京随处可见,餐馆里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应有尽有,北京的大街和人行道一尘不染,宠物主人自觉清理宠物粪便,人们排队已成习惯,乘坐扶梯时靠右站立,无论白天和夜晚都能安全地漫步街头。此外,豪华轿车,包括众多国产电动汽车,与出租车和其他车辆川流不息,或是行驶在绿树成荫的马路上(是的,昔日落满尘埃的小树已经枝繁叶茂),或是行驶在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上,尽管免不了高峰期的交通拥堵,但高质量的交通基础设施极为便利。“自行车芭蕾”早已“落幕”,北京的交通已今非昔比。公交车大多已采用电力驱动,地铁系统向四面八方延伸,缩短了通勤时间。回想2001年到2007年间,我开车出行时,必须提前出发,才能确保准时到达,根据目的地的远近和方位,有时甚至需要提前一个小时出发。如今很多人选择骑行共享单车,虽然有时他们不得不和违停汽车分享车道。有趣的是,我在中国从没见过汽车生锈。空气清新宜人,蓝天白云已成寻常景象。这里的人们,在社交媒体和日常交谈中充满了知识交流,比如很多场合我经常被问及中美关系,这与我在美国中部的生活大相径庭,那里的热门话题是体育赛事和烧烤聚会。当然,我依旧保持着清空餐盘的习惯,因为在中国以外仍然有儿童忍饥挨饿。这些年,我游历了中国的很多省份,撰写了几部关于中国城市治理的书籍,还通过50多家国际电台和电视台发表超过5000则评论。然而,我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关于中国的广博与多元,如今的我依旧无法完整解释。 回想过往经历,从德国的幼儿园到英国的高中,再到美国的大学,我曾在14所不同的学校接受教育。在这一过程中,我有幸遇到了一些好老师,他们以深邃的洞察力教导我,要做一个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他们还教我如何区分观点与事实,据此形成自己的思想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大学时,我主修的是英语,却将更多时间投入了比较文学、神话和童话。这让我既感受到国家、文化和个人之间的差异性,也体会到人性的共通性。我坚信,一个人,是由其自身的行为定义的,而非他人的言辞或观点。这一信念在我努力探索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时显得尤为重要。2022年9月6日,唐根先生参加第六届太和文明论坛国际关系分论坛。太和智库/供图我当初所奔赴的“个人文艺复兴”已成为现实。现在,我经常和外交官、政要、媒体明星、商业巨头以及艺术家等见面,在谈笑风生间享受跨地域、跨文化的多元生活为我们带来的激情和活力。鉴于我对中国的印象发生过很大改观,我被多次问及当时如何“预见”到中国的迅猛发展,我的回答很简单:在我到过的所有国家中,只有中国人最能清晰客观地认识到他们的能量,他们勤劳、勇敢,充满智慧,具有很强的自省精神,永远在不断地超越自我。拥有这样的人民,中国何以不迅速发展?这些年来,中国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如公园的修建、道路的提升、人行道的改进等,创造了充满活力和适宜居住的城市环境。就连路边的咖啡馆,也提供各种当地小吃、特色菜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那些在居民楼下提供缝缝补补、修配钥匙等各种服务的小店已经远去,它们代表着更有烟火气的北京,令我怀念不已,现在被各种卖场所取代。如今人们的身材更高也更壮实,这得益于肉类、牛奶和蔬菜的充足供应。曾经破败的胡同边,已矗立起一座高层商业大厦,众多租户出入其间。这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美国或欧洲是难以想象的。当然,没有一个国家是完美的。任何一个国家在前进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在我看来,现今中国百姓的生活并不轻松,中产阶级的崛起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而选择却不等同于幸福。就像在其他地方一样,人们常常纠结于已经做出或尚未做出的选择。许多学生出国留学,却往往选择相同的专业,造成了激烈的就业竞争。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了倒金字塔家庭结构,既给独生子女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家庭支持。对许多人来说,这些压力可能导致他们选择单身或与伴侣疏远。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强调特定的价值观,引导人们结合社会大背景考虑自身的选择。例如,不少人积极响应二胎、三胎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践行了更多的环保行动,等等。我始终认为,要理解中国如何能够持续进步,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其领导人——他们的远见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因素。他们不仅要能够预见当前的问题,并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案,还要预见这些解决方案是否可能带来的新问题,并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案。中国并不想让他国“拥抱”其意识形态、政府体制或文化,而是看重他国的“理解”。这可能与美国和欧洲殖民国家对待世界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后者基本上是将别人的资源视为他们可以随意拿取的东西。全球文明倡议倡导的是尊重多样性、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等理念,从这一角度,西方国家需要借鉴中国的方式。作者:[美国] 艾那·唐根(Einar Tangen)|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澳门城市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创始合伙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伦理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城市蓝皮书创始人兼主席
声明:本刊出版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刊文字及图片。来源:《中国新闻发布》杂志2024年第8期(总第032期)读懂中国栏目
监制:杜斌
责任编辑:陶恒
编辑:张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