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观真:在古老技艺中回望故乡、自然与童年

乐活   2024-08-06 12:12   北京  


吴观真,中国当代艺术家


粗糙、轻盈的苎麻布,流动、粘结的大漆,当二者结合,以自然题材的画作呈现,光与影的交错,仿佛可以唤起某种遥远的记忆。吴观真认为,大漆之美,在于其透明与深邃。在艺术的旅途中,他不仅以创新的方式诠释传统材料,也在探寻自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图一,作品《闻.折柳-24.1.2》细节

图二、图三,作品《那水-2024.4.1》细节






站在吴观真的画前,你会被其中蕴藏的灵动与飘逸所打动,将大漆和苎麻融合在一起,这种革新式的作画方式,不仅释放出材料的艺术表现力,也让大众看到了古老技艺的另一种可能性。「自然」、「故乡」和「记忆」一直是吴观真笔下描摹的主题,如若细细探寻,你会望见一个站在时间彼端的吴观真,在故土的山野间奔跑、驻足,捉蜻蜓、捡树叶,看着日头缓缓西行,再凭着经验和记忆回到儿时的、旧旧的家。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艺术家吴观真的个展“折柳&Heimweh”一方面援引了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曲”的典故,以借古喻今的方式影射了当代人内心深处隐隐作痛的“乡愁”;另一方面使用了发明于17世纪欧洲的病理学概念Heimweh(思乡病),点出了在现代化进程下人和空间关系的历史变迁。他的绘画首先应该被理解为空间装置,是剧场性的(theatrical),这回归了宋之前绘画和建筑构件的紧密关系,如屏风和壁画。其次在图像学上艺术家又借鉴了后印象派以来现代主义绘画的表现手法,并巧妙地将中国传统的大漆工艺和苎麻编织融合于其中,创造了一种中、西和古、今的双重参照。



自幼生长于闽北,自然的神秘与力量早已在吴观真的心中生根发芽。在他看来,自然不仅是他创作的源头,也在无形中指引着他将两种传统材料作为创作的方式。当常规的画布并不能满足他的创作需求,经历了绢布、纸张、亚克力、玻璃、金属网等材质的试验后,吴观真回忆起童年时在山间玩耍,会常常在阳光底下观察树叶的纤维与叶脉,与之类似的是,苎麻的结构使得光线能够透过画布,与大漆的光泽相互映衬,创造出一种通透的视觉效果。自此,一种超乎常规又合情合理的艺术形式就此诞生。



作品《花系列》



吴观真觉得,许多现代人所困扰的问题,在自然界里也早已有了答案。生活在山里的日子,他学会了如何根据太阳的位置判断时间,如何在日落前及时下山,以免迷失在黑暗中;他将山中的藤蔓植物和树枝,视作创作的灵感来源,转化为一件件充满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自然没有很清晰的界限,但有其内在的运行逻辑,当人们回归到自然中,便会自动调整自己的作息和状态,找到内心的宁静。这份对自然的敏感洞察,不仅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更渗透在他的生活哲学里。








"我并没有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单件作品只是艺术家在某个阶段的思考和表达,只有将它们与艺术家的生活半径——他去过的地方,生活过的环境——结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家形象。我为什么选择大漆,也是回溯了小时候的经历和过往的生活轨迹。”吴观真如是说。




他的艺术创作深受其生活经历的影响,比如福建人爱喝茶,他与自然的亲近,都在作品中得到了呈现。这些看似不相关的元素,实则在他的艺术世界中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在他看来,艺术作品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艺术家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的自然、综合的流露。



吴观真厦门工作室



在“那山那水”这一系列中,吴观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记忆深处的"每当我回到闽北,便会发现新的变化,亲人们有些已经不在了,有些上了年龄,我过去记忆里的山和水,现在也回不去了。" 这些画作,正是在这样的情感驱动下诞生的,是对那段无法复返的过去经历的呈现,也是对记忆与现实交织关系的探索。在吴观真的笔下,山水不再只是单纯的自然意象,而是成为了时间的载体、情感的象征以及记忆的见证。那些模糊而又清晰的画面,也是他向内探寻的路途中留下的痕迹,不断地发问“我为什么是我”,不断地在自然的触摸下感知自我。




吴观真上海工作室



为了捕捉意识之中的流动变化,吴观真创作一幅作品的时间自然而然被拉长,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而后者在他那里已经成为常态。在创作过程中,吴观真会将想法或初稿搁置一旁,让它们在时光的流逝中慢慢沉淀。这种创作方式,使他能够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重新审视和完善这些作品,直到它们达到自己心中的完美状态。于他而言,这种漫长的创作周期并非中断,而是一种必要的思考和积累过程。






在吴观真的艺术世界里,大漆不仅仅是一种创作材料,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连接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他对大漆的偏爱,源于其独特的美学特质,也因为它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如果好的材料没办法在社会层面被看见,那就只有一个走向——消失。"在他看来,传统工艺若不能在当代艺术中得到应用和展现,最终只能在博物馆中成为历史的遗迹。同时,他意识到,若年轻艺术家不能在传统手工艺中看到艺术性,他们将不会选择使用这些材料进行创作,这将是传统文化传承的一大损失。“艺术价值虽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它能够为传统手工艺带来更广泛的认知和认可。”



 



吴观真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看到大漆这一传统材料的魅力,感受福建地区的独特文化,更想要激发人们深入探索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动力,从而推动其在当代艺术中的传承与发展。"西方的油画,是传统的创作形式,使用的是传统的创作材料,但也可以创造出具有当代意义的艺术作品。我一直在跟很多朋友强调,不要去区分手工艺和艺术,这只会限制创作的可能性,当代中国艺术家应该打破手工艺与艺术之间的界限,以创新的形式去留住古老的技艺。”


作品《闻.折柳-24.7.2》



Q:您如何保持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通过走进不同领域,了解不同的文化,我能够获得新的灵感和想法。这些独特的场景和经验,往往是改变一个人认知、激发新潜力的最好方式。



Q:您目前正在进行的创作有哪些?


我目前正在进行的创作,实际上是延续了过去的一些想法。今年11月份会在西岸艺博会做一个小型个展,其他商业合作项目还在陆续沟通和探讨。




策划执行|Vivian

文字|诺威尔卡

图片提供|吴观真工作室

新媒体排版|愈哲


*本文原载于《时尚家居》杂志






时尚家居
时尚引领家居,创意成就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