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血肌酐,很多肾病患者都误会了!

文摘   2024-11-19 17:12   河北  

肌酐这一指标对于肾病患者来说并不陌生,血肌酐的升高通常意味着肾功能可能出现了问题。

但在实际临床诊疗中,许多肾病患者对肌酐的理解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肌酐是肾病特有的

患者通常认为只有肾病才会导致血肌酐上升,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肌酐是由肌肉代谢产生的小分子物质,日常饮食中的肉类摄入和身体运动都会产生肌酐。肾脏通过内生肌酐清除率来处理这些代谢产物,若短期内肌酐生成量超过肾脏的代谢能力,则会导致血肌酐浓度暂时性升高。


因此,血肌酐突然增加并不一定直接代表患有肾病;

同时,对于肾功能已经衰竭的患者来说,应当避免剧烈运动以减轻肾脏负担。



误区二:肌酐值能反映肾病病情轻重

需要强调的是,血肌酐数值的高低并不能完全反映肾病的严重程度。血肌酐升高的原因众多,除了肾脏实质损害外,还包括突发感染、药物副作用、饮食变化及运动强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比之下,尿量、肾脏体积大小以及尿蛋白定量等指标更能准确地评估肾病的病情进展。



误区三:血肌酐下降总是好事 

部分患者观察到血肌酐数值的降低,往往会误以为这是肾功能恢复的迹象。然而,这种理解并不准确。


某些药物,例如羟苯磺酸钙,具有影响血肌酐检测结果的能力,可能导致数值的假性下降,而实际上肾功能并未有所好转。

更进一步说,在糖尿病肾病的初期阶段,血肌酐的降低可能反而是肾小球受损的一个信号,这非但不是好现象,还可能预示着肾小球内部压力上升及肥大等病理改变。



误区四:肌酐升高只能透析 

很多人认为肌酐升高就一定要进行透析,这个观点并不准确,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透析作用的一种误解。





血液透析确实是降低血肌酐效率较高的方法之一,但决定是否开始透析治疗的标准非常严格,并不单依据血肌酐值一项指标。对于由非肾脏疾病因素引起的血肌酐暂时性升高,只要及时消除诱因,血肌酐水平可能会自行下降。


真正需长期透析的情况多出现在肾病出现严重并发症、肾脏明显萎缩、尿量显著减少且体内毒素无法有效排出的患者身上。

此外,药物如尿毒清、海昆肾喜、爱西特等,以及结肠透析等多种疗法也有助于降低血肌酐水平。如果中成药效果不佳,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用辨证施治的中药方剂。

最重要的是:单纯降低血肌酐并不是治疗的最终目的,保护和维持剩余肾功能才是关键所在。透析虽是一种手段,但不应作为唯一选择,可以结合中医行气活血的方法改善肾脏血液循环,达到综合调理的目的。


肾友若有蛋白尿、肌酐高等肾脏相关问题

可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微信,进入免费指导



每天一味药
我是一名肾内科医生,专为广大肾友答疑解惑。如有肾病相关问题可加VX:weizx044,也可以拨打1993072062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