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每一个艺术家都登上了时代的帆桨战船。他必须顺从,尽管他认为这船有鱼腥味儿,苦役犯看守也的确太多了,更糟糕的是,航向选择得还不对。我们身处满潮的海上。艺术家得像其他人一样划桨,如果能的话就不要死,这就是说,要继续活着和创造。
加缪《创作危险》
“创作危险”四字,既是主谓结构,也是动宾结构:诚实的创作会招致危险,但创作的使命也正是为了制造危险。危险是后果,也是某种怀有勇气的珍贵动机,对艺术家来讲,这种动机往往指向对真理和自由的基本坚持。以危险的创作对抗创作的危险,并不断为此付出代价,是中国当代艺术家们与自身处境循环往复的悲剧性互动,几十年来,他们在先锋与边缘中,坚守、怀疑、捍卫、失落。
聚焦中国当代艺术家的几种面孔,本次策展包含三场放映,长短十部影片横跨三十多年,是中国艺术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的精神侧写。
《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拍摄于80年代末,《四海为家》拍摄于1995年,相隔五年,彼时对“独立”这一概念还尚处懵懂的吴文光,将镜头聚焦五名艺术家从作为北京“盲流”到流亡海外的生命历程,留存了80年代艺术青年的鲜活的“灵与肉”标本。某个转折在影片中被隐去,却无可回避地从续集中梦想之地北京的空落和四散天涯的结局中显影。“最后的梦想者”—— 这个《流浪北京》其实鲜为人知的副标题,充满着失落的悲情意味。这部影片与其续集共同构成了“理想主义的幻灭”这一现代性的经典困境,也回响了中国一代年轻人的共同迷惘。
一零年代,艺术已经与资本市场结合得相当成熟,艺术群落开始在北京野蛮生长,市场化浪潮使艺术家走向精神漂泊,但与此同时,肉身的漂泊也远未停止,背靠所谓创意产业的艺术家们仍然是社会转型期各方利益冲突的牺牲品。郑阔的纪录片《暖冬》记录了北京798周边艺术区遭遇暴力强拆时艺术家们的抗争,在群体性艺术行为“暖冬计划”中,艺术家们从团结行动、各显神通到瓦解、内讧,影片的前后调性形成反讽。一个并不新鲜的社会寓言,照见人的丑与病。艺术家也不是例外。
实验影像是最具革命性的影像,在技术和直觉之外,它还承载着艺术家思辨的知识体系和深刻的精神体验。短片集试图以历时的思路,展现实验影像史的历史切面,打捞几代影像艺术家的精神碎片。6位创作者的7部作品横跨20多年,从观念艺术、行为性影像、档案影像、手绘动画到3D动画,从对国家话语、历史记忆的解构转向作为世界公民的迷思,涉及议题从媒介反思、全球资本主义后果、大流行到种族与性别,伴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艺术家们始终在更新的视觉语言中寻求诚恳的表达,对现实的关切和思索从未停止。
如加缪语,“今天,创作就是危险地创作……问题在于知道在如此多的意识形态的治安之中,创造的奇特的自由如何才是可能的”。追寻这一“奇特的自由”,是艺术家的使命。虽然指向政治生活的理想主义已经陨落,但最后的理想主义——个体的理想主义永远存在。
策展人李昕昕Anna
放映日程
展映现场 一
吴文光:《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1990)
Wu Wenguang: Bumming in Beijing: The Last Dreamers, 69 mins
该片被称作中国第一部独立纪录片,围绕一群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北漂艺术家”(那时被称作“盲流”)展开,他们来到北京是为了追求纯粹的艺术理想,然而,当现实越来越严峻,他们中的多数人随着出国潮离开,也有的选择留在了北京。
吴文光:《四海为家》(1995)
At Home in the World, 80 mins
吴文光存有续拍《流浪北京》的愿望是想问:在北京还有梦想吗?如果北京不给我们梦想,巴黎会给吗?美国会给吗?《四海为家》是《流浪北京》的续集,是同样的五位人物在五年之后,分别在五个不同地方包括北京、巴黎、意大利、奥地利、美国的生活记录。吴文光希望用记录的方式关注着中国人这种永无归宿的肉体与精神的流浪。
8月21日
20:00pm ~ 22:40pm
(含中场休息10分钟 )
The Garden Cinema
39-41 Parker Street WC2B 5PQ
购票链接
关于导演
吴文光,1956年出生在云南,独立导演、作家,被评论界誉为中国新纪录片的创始人。1974年中学毕业后,他曾到农村当“知识青年”,务农至1978 年,1982年毕业于云南大学中文系,之后在昆明和新疆的中学任教。1985年至1988年在昆明电视台做记者。1988年至今,定居北京,写作和拍摄纪录片。拍摄纪录片:《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四海为家》(《流浪北京》续集)等。1994年,他与舞者/编舞家文 慧共同成立了 “生活舞蹈工作室”。2005年,他以“草场地工作站”为基地,开始运行“民间记忆计划”。
展映现场 二
郑阔:《暖冬》(2010)
Zheng Kuo: Cold Winter
2009年底到2010年初,798周边的一些艺术区遭遇暴力强拆,艺术家们的坚守、抗争、彷徨和内讧,都在那个极其寒冷的冬天上演。
9月1日
20:15pm ~ 22:15pm
Rich Mix
35-47 Bethnal Grn Rd, London E1 6LA
购票链接
关于导演
出生于1974年,籍贯吉林,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当过五年文职兵,转业后供职过通信公司、报社、杂志社、广告公司、影视公司等。2008年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划并促成北京798艺术节独立电影单元“我的摄影机不撒谎——1990后中国独立电影回顾展”;2009年担任“北京798双年展”影像单元“从工业技术到民间精神”策展人。主要作品有纪录片《798站》《暖冬》,剧情片《南风》。
展映现场 三
实验影像集
Chinese Experimental Moving Image
张培力:《遗言》(2003)
Zhang Peili: Last Words, 5'32
“我关心那些符号性的、模式化的,有时间概念的因素,这些因素集中体现了50至70年代中国故事片中的革命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节,体现了一种健康的审美态和语法习惯。我从这些老故事片中截取片断并作简单的处理,使其摆脱原有的线性的结构和时间背景。我感兴趣的是由此带来的不同的阅读的可能性。”
马秋莎:《从平渊里4号到天桥北里4号》(2007)
Ma Qiusha: From No.4 Pingyuanli to No.4 Tianqiaobieli,07'55
“嘴里含着一个刀片讲述小学学习艺术的经历,录像的结尾处将刀片从嘴里取出。我和我妈之间最深的爱总是用痛来连接的。”
马秋莎:《黎明是黄昏的灰烬》(2011)
Ma Qiusha: Twilight is the ashes of dusk, 3'27
“生命是由很多微妙瞬间组成的,它所牵扯出的丰富、矛盾、又暧昧的感觉触点是我感兴趣的。在《黎明是黄昏的灰烬》中,将镜头对焦夜色中长安街上的华灯以及在它笼罩下的情境。在这个政治空间中没有具体描绘某一物体、某一个人或某一事件,甚至看不清任何景物。等待中路灯瞬间熄灭,背景里的城市慢慢显现出来,惨白得如同物质燃烧后的灰烬。路灯熄灭预示着天亮以及新一天城市生活的开始,而透过镜头看到的是别样的暗示。”
邱岸雄:《民国风景》(2007)
Qiu Anxiong: Minguo Landscape, 14'27
“民国是我记忆中的黑白影像,充满苦难和战争,也有风花雪月,才子佳人。而历史只是书写在我们白日梦里的故事,真实的只是书写,而非事实本身。时间的曲率将折射到我们眼里的历史分解成碎片,如水晶玻璃的光芒,好看而虚幻。民国的落英缤纷飘零湮没于红尘巨浪,华夏的文澜道心终裹于乌有淤泥。今天在世界尽头,满眼繁华废墟,何处觅往日山河净美,岁月悠常。”
郑源:《梦中的投递》(2018)
Zheng Yuan: Dream Delivery, 9'49
“一位已疲乏到极点的外卖小哥瘫倒在街边公园的长椅上,熟睡了。而在被长镜头所虚构出的梦境中,这些个体的劳动者们被聚集在荒漠中的一处山寨公园里:在这里,奔波的外卖骑士成为了静止的“塑像”,形成了与他们日夜疲于追求速度与效率的反差。这些原本离散的当代劳动者的集体出场,指向了中国经济奇迹的反面:在技术与资本共谋下愈发同质化的城市生活,及其所造成的新型劳动与社会剥削——永远不能减速的移动和永远无法停止的劳动。”
武子杨:《美西去了哪里?》(2020)
Wu Ziyang: Where Did Macy Go?, 9'04
“通过对主人公“美西”在大流行中的境遇,其被隔离的生活、死而复生以及寻找祖父农庄的迷离报道,讨论了大流行之下旧有社群结构的瓦解,去集体化后以新共同体的产生,儒家服从vs.社会性服从,以及有关远程居家共同体、口罩政治、大流行下的社会公平等问题。作品是对这个另人恐惧、慌乱和迷茫的时代的一种回应和叩问。”
刘广隶:《坐在我脸上》(2020)
Liu Guangli: Sitting On My Face, 14'41
“出生于韩国的艺术学生Jade在她的日记里讲述了她在法国遭遇反亚裔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和同性恋恐惧症的经历。对来到法国的失望、对种族主义者的巨大愤怒以及他人的不理解致使她希望通过艺术创作来完成与现实的和解。”
9月13日
19:00pm ~ 20:40pm
Genesis Cinema
93-95 Mile End Rd, Bethnal Green, London E1 4UJ
购票链接
Curator/ Li Xinxin
Coordinator/ Zhang Xiaoyun
Poster/ Wang Jiayi
Workshop Leader/ Yang Hua, Li Jessie
Marketing/ Li Jessie, Yuan Xinyi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