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奥斯维辛的描述有很多种,有人长于叙事,有人喜欢煽情,有人反思历史,有人借古讽今,但这些描述多了之后,难免让人有审美疲劳。这并不是对于死去的人的一种尊重,而是对于已经发生过的历史的一种拷问,我们更多的时候不需要用技术手段来引导观众,真正的铭记,往往注重的是历史本身,只需要创作者将历史原封不动的讲述,大可以不必带有任何意识形态,就足以让观众为之动容,当我们直面真正发生过的历史,铭记总会发生。
《夜与雾》是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本片上映在195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去十年左右,法国电影人阿伦雷乃拍摄了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纪录片,本片是一部纪录片,也就意味着本片没有太多的价值取向的提前树立,跟没有太多的叙事技巧,更多的是跟随创作者的镜头去看到一些事情,一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一些历史。
《夜与雾》的镜头很平实,同时也极具张力,因为没有刻意煽情,也没有通过一个曲折回环的故事来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对于纪录片来说,这部电影是成功的,对于需要熟知二战有大屠杀历史的人来说,本片更是成功的。
成功的纪录片更多的是需要将真实呈现给观众,而让观众自己去判断,本片因此将侧重点放在了记述以及呈现,这种呈现和记述本片并没有太多的技巧,但却足够真诚,真诚的人用最朴素的镜头语言讲述了最直接的历史,而从讲述者的口中再到观众的眼里,每一次的观影,观众们似乎都是经历了一次历史的拷问,历史就在那里,历史从未远去,而参与历史的人却再也看不见了。
二战以后,关于犹太大屠杀的历史不断地被讲述,但是这种习惯性的讲述不过是为了将犹太人塑造成一个受害者形象,而通过这个形象为一部分人谋取利益而已。真正有人去怀念那些死去的犹太人吗?这里需要画上一个问号。
几乎每年都会有一部关于犹太大屠杀的历史被讲述,但这种讲述本身是将历史中的某一个事件通过某一个人物,再用某一种“直播带货”的形式抛给观众,这如同是一种服从性测试一样,观众们通过这个窗口对于历史有了一次窥探,而这次窥探的本身并不代表观众们真正知晓那段历史的残酷,而是非常条件反射的将历史与一个具体的人结合起来。
这样的宣传确实是不错的,但是这样的宣传久了之后,就会慢慢地形成一种僵化的思维,僵化的思维最终引发的是观众们的集体反感,但越来越多的犹太大屠杀作品被搬上大荧幕,观众们就会越来越排斥。本身,犹太大屠杀是令人发指的,但是但一部分人过分的消耗了观众们的怜悯之心后,这种令人发指的大屠杀就会成为了一种反对的前奏,这也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对于描写犹太大屠杀的电影有了些许反感的主要原因。
这样来看,《夜与雾》用一种最能打动人的真诚去讲述,这本身就是比一般的描写犹太大屠杀的电影作品要高级很多了。《夜与雾》本身带给观众的是一种直观的感觉,作者的讲述的口吻也是冷峻的,然而冷峻的口气加上片中呈现给观众的冷峻的建筑,加之以犹太人当时的地位以及冷酷无情的纳粹集中营的管理者们,这种多方位的视觉交织下,带给观众的冲击感是非常强悍的。
为什么没有技巧才是最大的技巧,因为大屠杀本身是不需要太多的推动的,而任何艺术化的手法,或者说任何将大屠杀影视化的方式都是对于大屠杀的另一种掩饰,阿伦雷乃本身对于大屠杀没有大加掩饰,反而呈现给了观众们一种最真实的效果,这是最让人动容的。因为掩饰本身是一种电影叙事手法,创作者们可以通过这种手法来为自己的作品增光添彩,然而面对着大屠杀这样严肃的题材之后,这种创作手法反倒是起了负面的作用。
观众们不需要用一个极具戏剧性的故事来明白一个道理,因为道理本身并不是难以理解,而是非常直白的在那里。犹太人在二战期间经历了大屠杀,之所以后来的人们对于奥斯维辛有着沉痛的记忆,那是因为人类在面对屠杀的时候是应该超越国界的。我们感觉到愤恨地不是犹太大屠杀,而是屠杀这种惨绝人寰的犯罪形式,这或许是阿伦雷乃拍摄这部影片的初衷。
我们需要的并不仅仅是记住奥斯维辛,而是记住那些试图造成人类记忆血迹斑斑的前奏,只有不忘历史,才能更好的阻绝历史悲剧的重演,否则,感动之余,人们只有同情心却丢了同理心。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