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编辑部有妈妈去看了电影《出走的决心》。(是的,明明是中秋档的电影,但最近才抽出时间)看完后她和我们强烈安利,说“这电影,在演我!”
确实,这大概是第一次,我们能在影院里如此直接地代入自己和妈妈的人生,旁观被困母职的自己。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
56 岁的苏敏受不了丈夫长期的精神霸凌、不想只做照料家庭的全职“保姆”,于是离家出走,独自开始自驾游。
很酷的女性故事,是吗?但这绝对不是一部爽片。
以苏敏为原型的李红(咏梅饰)出走之前,单拎出她任何生活片段,都足够让人绝望:
年少时,为了让弟弟念书,李红的父亲没经过她的同意,就擅自给她办理了退学。结婚后,丈夫和她 AA 生活花销,对她颐指气使。每次想指使她做什么事,就猛敲厨房的玻璃,活像训狗。老同学要在成都聚会,她开心地买车票,计划去参加,却被丈夫骂“你咋还出去玩啊?”女儿孙晓雪(吴倩饰)怀双胞胎临产在即,女儿乞求般轻声叫了一句:“妈”,她就主动放弃十多年都没成行的同学聚会,安慰女儿说:“妈哪儿也不去。”
双胞胎出生,丈夫坚持孩子的红屁股是因为没用尿布。但洗尿布的活都推到了李红身上,李红不愿意,丈夫就大骂:“我还不知道你?你就是个懒。”日夜照顾外孙的李红,收到了女婿送的新手机。丈夫因为嫉妒,开始冷嘲热讽,说李红照顾外孙,是为了在女儿女婿那里讨要“好处”。为了照顾外孙,她昼夜不歇换尿布、喂奶瓶、包揽全家六口人的三餐,甚至还要捡拾丈夫打乒乓球散落各地的球……那么多那么多操劳,只不过是出于为家庭负责,不想女儿辛苦,不想外孙挨饿。而所有无私的付出,不仅没被丈夫看到和理解,还被恶意揣测她“有所图”。疲惫的李红终于崩溃了。但即使她内心有如此汹涌的绝望,她也没有选择伤害任何人。向内的自伤、自苦,以及无法被理解的困境,始终笼罩着她。而女儿孙晓雪呢?则更接近我们中的大多数,她是新手妈妈、职场女性,她受过高等教育,也具备女性意识。早在自己读大学时,她就劝母亲离婚。可是李红拒绝了:“我离婚,恐怕会影响你找对象。”后来李红想去参加同学聚会,父亲冷嘲热讽时,是她支持妈妈出门,还主动买下李红不舍得买的红裙子,让她在同学聚会上穿。她也是全家最早发现妈妈抑郁的人,她鼓励李红学驾照,出资帮妈妈凑新车的首付。在父亲独占车钥匙的时候,她从他手里拿走钥匙,交回到李红手上。因为生育和婚姻,她求职屡屡碰壁。“你结婚了吗?有孩子吗?孩子几岁了?”类似的连环问成了面试的必备环节。连丈夫送她的礼物,也是一套“材质让孩子舒服”的“家居服”。虽然看似只是一句很平常的话,但孙晓雪很生气:“你是不是觉得,上班比在家带娃要辛苦?”她拒绝被夸“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不想重复李红的人生,那种无法拥有自我人生的困局几乎让她窒息。“我不是觉得带孩子辛苦,我就是觉得自己被困住了。”她含泪说。失业后找新工作,她把孩子交给李红照顾,劝母亲推迟自驾游的计划。丈夫提议让岳父带几天孩子,她立刻反驳:“那怎么放心?”……她驾驶着她的车开在山地公路上,然后她停车、下车,用力将丈夫的 ETC 卡甩进山野,彻底和过去告别。很洒脱、很酷。然而电影之外,现实中的苏敏,在“出走”这件事中,走得更久、更难。她在 2015 年拥有了一辆价值十万的两厢轿车。四万首付,她有一万积蓄,加上女儿给的三万才凑够。车贷分期两年,靠自己的退休金和超市打工的钱,勉强支撑。2019 年底,她开始计划自驾游,一个人查阅大量自驾攻略,学习视频剪辑。知道自己没钱住旅店,所以网购车顶帐篷、便携式煤气罐、迷你冰箱、太阳能蓄电池等户外设备,花去自己一半积蓄。对此,丈夫始终表示轻蔑:“走不了多久,她迟早要回来。”丈夫像往常一样,早早出门打乒乓球去了。苏敏把女婿的球鞋都刷干净,还做了早饭。女婿要去上班,顺路送孩子上学。只剩女儿送她。她就这样默默地出发,没有忐忑和不安,只有“赶紧走”的兴奋。2022 年初,她接受《人物》采访时,依旧表示:“我抱有期望……他(苏敏丈夫)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希望我们两个能平心静气地谈谈。我希望我们一个大家庭和和睦睦地过下去。”她在旅途中遇到很多和她一样,自驾寻找快乐的女人,也在直播间看见很多女人“羡慕”的表达。她见过更壮阔的山河,穿越更辽阔的草原沙漠。她学会用自拍杆记录汽车行进的过程,也学会无人机航拍。同样是 2022 年,她在直播中说:“我一定会离婚,这是时间早晚的事。”2024 年,苏敏以自己赚到的 16 万为代价,和丈夫离婚。女儿比苏敏幸运,有另一半共同承担育儿的责任,但她依旧要努力做两个孩子的妈妈,也要在工作中寻找更好的自我。对于一个妈妈来说,“为自己而活”从不是一件简单而轻松的事。但正如著名女性主义者伍尔夫所说:“我深根大地,也自由流淌。”女性像河流,天生有流淌的自由和韧劲。在《人物》杂志 2022 年的报道中,有一个令人动容的小细节:记者的采访结束的那天,苏敏早上 8 点就出发了。到了中午时,她给记者发微信:“今天这一路比昨天好看,祝你一路顺风。”3,南方周末:《出走的决心》:被更多人看到,才是它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