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江西新余学院袁宇平等82名师生到云龙县功果桥镇开展学术调研活动,探寻白族吹吹腔这一国家级非遗的前身——弋阳腔的深厚文化底蕴的传承与发展。
活动中,师生们首先到白族吹吹腔文化艺术博物馆参观学习,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与吹吹腔相关的历史文物、服饰道具以及文献资料,生动地展示了吹吹腔的发展历程和艺术魅力。随后,师生们在一楼大厅观看了白族吹吹腔经典剧目表演,传承人们精湛的演技和优美的唱腔,将吹吹腔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现场掌声不断。通过参观学习,不仅加深了参访人员对白族吹吹腔的了解,更被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
在传承人访谈环节,师生们与多位吹吹腔传承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传承人们讲述了自己学习吹吹腔的经历、吹吹腔的传承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他们表示,尽管吹吹腔艺术传承发展面临着观众老龄化、年轻人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但他们依然坚守着这份传统艺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吹吹腔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师生们还观看了苗尾傈僳族民歌表演,并与其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访谈。通过与傈僳族民歌传承人的交流,师生们不仅了解了傈僳族民歌的历史和发展,还感受到了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此次调研活动,不仅让新余学院的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了白族吹吹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师生们纷纷表示,将把此次调研的所见所闻带回学校,分享给更多的同学和老师,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此次活动也为白族吹吹腔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与高校师生的交流与互动,吹吹腔的传承人们看到了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无限可能,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和发展吹吹腔的信心和决心。
据了解,弋阳腔起源于江西省弋阳县,是中国古代戏曲四大声腔之一,以其高亢激昂、朴实粗犷的表演风格著称。明朝初期,随着江南汉族移民的迁徙,弋阳腔被带到了白族地区。在随后的岁月里,弋阳腔与当地白族的文学、歌舞艺术以及民族传统礼俗相融合,逐渐发展成为了具有浓郁白族特色的吹吹腔。白族吹吹腔,又名“吹腔”、“唢呐戏”、“板凳戏”,是大理州云龙县白族聚居地区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戏剧,它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辅以鼓、钹、锣、镲、梆子等打击乐器,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据考证,白族吹吹腔的历史可追溯到五百多年前,其源头正是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弋阳腔”。
文 图:李永康 马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