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教学思考

百科   2024-11-07 12:00   江苏  

统计表和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思考


     本课是苏教版四上第四单元起始课,本课教学目标如下:1.通过对调查记录的整理, 使学生经历统计表的形成过程, 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用单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2.能读懂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说明。  3.经历观察统计表、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数据并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 懂得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数据,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统计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经历统计表的形成过程,读懂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说明。 


     对本课的认知是:本课几个目标第一是经历,要让学生经历对数据的整理,经历形成统计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使用了画正法,方法不难,但从作业来看,细致待加强,许多孩子对统计出来的正计数还会出错此其一,其二学生的统计过程需优化,他们更喜欢对一堆原始数据按一类一类的找,并不是不可以,但是初学时容易出错,并且学生会对最后一个数据忽视,不统计而是通过计算获得,一旦前面出错就无法纠正。对于后两个要求我觉得是重点,教学中学生能读,但这个读仅限于显性数据,看得到的能读出来了,看不到的读不出来;另外就是对于具体练习中需要问的问题,如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或者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对这样的问题解决方法不多,具体是什么原因我以为并不是真正能力的问题,而是一个习惯性的问题,学生更需要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即单纯做题,却不喜欢用理解的方式思考问题,不喜欢阅读数据分析数据。关于统计课我觉得重点并不在于制作统计表或图,而在于学生阅读数据、分析数据的意识和能力,这种能力往往会被忽视,特别是在起始课时的不重视会导致出错,现根据作业问题来具体说说。


     配套练习测试共有两道题,先看第一题-——


    本题前两个问题相对简单,学生都能够看出是分四类进行调查的,也能够根据条形统计图得出结论喜欢看漫画的人数最多,喜欢看科普的人数最少。这其中主要问题是回答的不完整,问题一王小慧是把课外书分成几类进行调查的?许多学生直接答四类,看似不错,但是并不完整,我觉得数学的学习首先要重视把一段话,一个问题回答完整,如果从小不养成习惯,当问题多了就可能理解不到位或者出现混乱,要想让学生对问题保持清醒的判断就必须要让他们养成用数学的语言描述世界的习惯,你的话要逻辑清楚,要让人一听就知道你回答的是什么而不是简单的一个答案。同样第二个问题也应要求学生答喜欢漫画类书的人数最多,喜欢科普类书的人数最少,而不是简单的最多漫画,最少科普。


     对于还能提出什么问题的思考,我觉得必须要重视,要让学生基于数据观察、分析、比较进行回答,这里的问题可以从模仿开始,但不能不进行,另外还需要把这些问题进行分类整理,让所有学生观察不同层次的问题,从而逐步提升。以本题为例,学生可以提出最简单的加法问题,喜欢某两种书的一共有多少人?全班一共有多少人?也可以提出减法问题如喜欢漫画书的比喜欢童话书的多多少人?还可以提出除法问题喜欢童话书的是喜欢科普书人数的几倍……当然还可以基于简单问题进行进一步启发,提出一些更高阶更有思考性的问题:如学校准备添置一批新书,根据同学们的喜欢情况,你认为学校应该多添置哪一类书合适?或者根据这些统计情况请你对这个班学生读课外书的情况提出合理建议并说明理由。虽然这些问题有点难度,但是统计的教学不能单纯的应答问题,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的基本计算层次,我们要尝试分析数据,特别是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这样你对数据的理解才会越来越深刻。


     接着看第二题,这是一道现场统计题——

     在两个班教学时情况并不一样,第一节课统计的数据是全班50人,喜欢漫画书的达到38人,喜欢童话书的8人,喜欢文艺书和科普书的一共才4人。个人理解这种数据是真实的也是不真实的,因为从我教学观察可见确实许多孩子喜欢停留在漫画书的层面,甚至有些课上还偷偷的看这一类书并且被老师发现,但以我的判断绝对没有这么多人,那是因为现场统计时并没有采取选票的形式,而是采用举手的形式,部分学生本身并不喜欢看书,但是举手时“看”别人举自己就举,这不是一个好的苗头,说明部分学生本身没有独立思考习惯和主张。并且这样的数据也导致现场完成条形统计图时并不太好画图,当然这不是主要问题。而在另一个班统计时总人数50人,举手前我就明确:先想好了自己平时都喜欢看什么书,举自己的手,不允许看别人再决定,数据相对客观。科普类15人,文艺类20人,童话类10人,漫画类5人,这也是今后现场统计时需要注意的一环。两个班共同的问题就是完成统计图之后还有一个问题: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全班50人,有9人忘记完成,有32人是知道本班喜欢某一类书的具体人数(本班如有15人喜欢科普书,有20人喜欢文艺书 ),这些都符合要求。我觉得另外9人的发现更需要强调——有两个同学直接说我知道喜欢哪种书的有多少人,首先这个问题不错,我给他们的建议是举个例如喜欢漫画书的有5人;另外有还有7人的发现要进一步,他们都是发现隐性数据,如喜欢科普书的比喜欢漫画书的多多少人或者全班一共有多少人等,这些都涉及数据运算,四年级学生是应该能够发现的,我们也必须要培养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意识,而在具体问题解决的时候学生对数据往往并不深入观察,这是需要重视的地方。



追寻数学本质
数学教育教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