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会恐惧?没有恐惧会不会更好?

文摘   2024-07-13 06:00   日本  
恐惧是一种常见的人类情绪,人类的恐惧是对眼前发生的某种刺激(威胁)的反应,也可以是对未来威胁的预期。恐惧反应源于对危险的感知,导致对抗或逃避/避免威胁(也称战斗或逃跑反应),在极端恐惧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身体状态僵硬不能动。


恐惧是什么
恐惧感可由预示着伤害的视觉刺激引发,比如迫在眉睫的捕食者(如毒蛇、猛兽、蜘蛛和鲨鱼)、攻击性的同类(持刀或枪的人)、环境灾难(如火灾、洪水和车祸)、危险情况(如骚乱和医疗程序)或社会威胁(如可怕的面部表情),也不排除某些未曾以及不会发生的臆想或幻觉导致的恐惧。此外,听觉刺激也会引起一些人的恐惧,例如指甲刮擦和金属刮擦的声音。
恐惧和焦虑是密切相关的系统发育适应性情绪,分别在应对近在咫尺的威胁或更远的和未来的威胁时经历。它们的特点是在许多松散相关的反应系统中活动,包括主观现象学体验(恐惧或忧虑的感觉)、显性行为(旨在通过固定或主动逃避或回避来增加与威胁的身体或心理距离或减少其迫在眉睫的影响)以及外周和中枢神经激活(生理唤醒和肌肉紧张)。
其实恐惧也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基本情绪,能让人识别生活中危险信号,在与危险对抗时调动防御资源。当恐惧与信号威胁程度不匹配时(无法区分真实危险和虚假危险),恐惧会让人变得适应不良。比如对于无害刺激的恐惧(恐惧的泛化)、对于恐惧事件的过强记忆(恐惧无法消退)、对于无害情境的过度回避等等,则可能导致临床焦虑的发展。

为什么会恐惧
恐惧可以是与生俱有的,也就是遗传而来,比如害怕对我们祖先生存构成过威胁的事物,如蛇、蜘蛛、恐高或恐水等。
恐惧也可以是习得,比如华生的“小阿尔波特实验(Little Albert experiment)”,通过后天影响,让婴儿对原本不应惧怕的物体(比如毛茸茸的小兔子,漂亮的花朵)产生恐惧感。
特定的人格特质(如胆小、怯懦)、不正确的认知方式、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如通过讲述鬼怪来威胁恐吓手段管束孩子行为、过度保护)、以及创伤性经历(如失去父母、性虐待/身体虐待)等都会增加恐惧症的风险。
在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的恐惧研究范式——条件性恐惧
在小阿尔波特试验中,阿尔伯特原本很喜欢毛茸茸的小动物,但是当实验者在阿尔伯特跟小动物快乐玩耍时敲击物体发出巨大声音时,小阿尔波特立刻被吓得大哭。多次试验后,小阿尔波特一看到小动物就开始大哭,对小动物产生明显恐惧反应,甚至对毛茸茸的物品都产生恐惧。(恐惧的泛化)

该实验完成后,实验者并未进行恐惧消除来避免对小阿尔波特的伤害,小阿尔波特6岁时死于脑水肿。
后来人们都认为这项研究忽视了被试的健康,不符合学术道德,实验者也受到指责。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以吓唬别人开心,看人家的恐惧反应为乐。生理上这种刺激让被恐吓者大脑肾上腺和多巴胺分泌,与看恐怖片、听恐怖传言的情境相似)。
目前,科学家主要用实验动物(大鼠和小鼠)来进行条件性恐惧实验,研究恐惧行为和恐惧记忆的机制及相关疾病的改善。

恐惧的大脑基础
恐惧有着复杂的神经生理基础。
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恐惧的中心是大脑的杏仁核(amygdala)。杏仁核位于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中,是处理情绪和记忆的重要位点。它在接收到潜在威胁的信号时,会迅速启动生理和行为反应。这些信号可以来自外部环境(如看到一条蛇)或内部思维(如回忆起一段危险的经历或唤醒某种电影或传说中的恐怖事件)。
当感官信息(看和想)传递到大脑后,首先经过丘脑(thalamus),然后分两条路径到达杏仁核。快速路径直接将信息传递给杏仁核,触发即刻的反应;而慢速路径则将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特别是内侧前额叶皮层)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这种双路径机制确保了人在面对危险时能够迅速反应,同时也能在稍后作出更加理性的判断。
一旦杏仁核被激活,它会通过下丘脑(hypothalamus)和脑干(brainstem)启动身体的“战斗或逃跑”反应。这种反应包括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肌肉紧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这些生理变化使身体为应对紧急情况做好准备。
此外,杏仁核还与海马体(hippocampus)和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相互作用。海马体负责情景记忆和背景信息,这有助于将恐惧与特定的情境联系起来。而前额叶皮层则参与恐惧的调控和抑制,帮助个体对威胁进行评估和作出适当的反应。

长期或过度的恐惧会导致慢性应激,进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和心血管疾病。慢性应激状态下,杏仁核可能变得过度敏感,而前额叶皮层的调控功能则可能减弱。这种失衡会导致个体对非威胁性刺激也表现出过度的恐惧反应。常常一身一身地起鸡皮疙瘩,或者“吓尿了”就是过度恐惧延伸到了生理上失控的水平。

恐惧的发展
在婴幼儿期,恐惧主要是对未知和陌生事物的反应。在这段时间里,恐惧可以作为一种调节或保护机制,以平衡流动性和探索行为的增加。这一阶段的孩子对陌生人和突如其来的声音等外部刺激反应强烈,表现出明显的害怕和焦虑。例如,陌生人焦虑通常出现在6个月左右,当孩子开始认知和记忆熟悉的面孔时,陌生人引起的恐惧反应增强。这种反应在约2岁左右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弱。
学龄前儿童常常对具体的、可见的事物感到恐惧,如黑暗、怪物或噩梦。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发展出对可能发生的危险的想象,这种想象力丰富了他们的恐惧来源。进入小学阶段后,儿童的恐惧开始涉及更为抽象的概念,如失败、被拒绝或失去亲人。这一变化与他们逐渐增强的自我意识和社会认知能力有关。

在青少年期,恐惧情绪进一步复杂化,并常常与社会和身份认同问题相关。青少年对同龄人的看法和社会地位高度敏感,因此,他们常常感到社交恐惧和表现焦虑。这一阶段的大脑发育,特别是前额叶皮层和杏仁核的成熟,影响了情绪调节和风险评估能力。由于青少年大脑的这些区域尚未完全成熟,他们在面对恐惧情绪时,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反应和更大的情绪波动。
成年人对恐惧的理解和反应更趋理性和现实。他们能够更好地评估风险,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应对恐惧。然而,成年人的恐惧情绪也可能涉及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如职业压力、健康问题和家庭责任。这些恐惧常常是持续性和复杂性的,需要更多的心理资源来处理。
在老年期,恐惧情绪可能会再次增加,主要由于身体功能的衰退、社会角色的变化和亲朋好友的离世。晚期的老年人可能更频繁地体验到与健康、孤独和死亡相关的恐惧。不过也有很多“知天命”的老年人可展示出卓越的情绪调节能力,归因于他们丰富的知识、生活经验和成熟的应对策略。

恐惧缺失
科学家第一次观察到“恐惧缺失”现象是在20世纪三十年代。
无所畏惧的猴子
当克吕韦尔和布希(Heinrich Klüver 和 Paul Bucy)通过手术切除猴子大脑的颞叶(包括杏仁核和海马等结构)后,猴子出现了一系列行为异常。具体表现为:
1. 恐惧反应减少:切除后的猴子对通常会引发恐惧的刺激,如蛇或陌生人,表现出明显的无畏和好奇行为。例如,它们会抓起蛇,甚至尝试将其放入口中,而不是表现出逃避或防御行为。此外,这些猴子在面对人类时,不再表现出害怕和回避,而是像对待玩具一样接触和探索。
2. 异常的社交互动:切除后的猴子在社交互动中表现出一系列异常行为。它们的社交行为变得简单和机械,对社交信号的反应迟钝,难以形成和维持正常的社交关系。有些猴子表现出过度的顺从和依赖,对陌生同类不再警惕,甚至会主动接近以前曾欺负过它们的强壮同类。另外,也有些猴子则变得更加易怒和攻击性更强,对温和的同伴表现出更多的敌对和攻击行为。

此外,这些猴子还可能出现视觉失认问题(能看见物体但无法理解其含义或用途)、异常的饮食行为(食用非食物物体(如石头和木头),以及对通常不喜欢的食物产生兴趣),口腔探索行为增加(频繁地用口和嘴探索物体,包括不适合食用的物品)等。
这一系列行为变化也被称为“克吕韦尔-布希综合征”(Klüver-Bucy Syndrome, KBS)。
无所畏惧的人
一位女士(为了保护隐私,科学家称其为SM女士)由于患有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遗传疾病(Urbach-Wiethe病)导致双侧杏仁核钙化,在她20岁因癫痫入院前,并未表现出明显异常,她的智力、基本知觉和认知能力均在正常值范围内。随后的检测发现,她具有与恐惧情绪相关的高度特化损伤。
主要表现为:
1. 情绪反应异常
  • 恐惧反应的缺失:SM几乎不体验恐惧。她在面对常见的恐惧刺激(如蛇、蜘蛛、恐怖电影等)时,没有表现出典型的恐惧反应。研究者通过让其体会恐怖电影、“鬼屋”、展示活的蛇和蜘蛛等实验,发现她在这些情况下仍然无所畏惧,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和探索行为,而不是恐惧。
  • 情绪识别障碍:SM难以识别他人面部表情中的恐惧,尽管她能够正常识别其他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2. 社会行为异常
  • 社交信号处理:SM在社交互动中表现异常。她常常无法感知或适当回应他人的恐吓和危险信号,导致在一些情况下表现出不恰当的社交行为。她在社交场合中更容易接近陌生人,并表现出过度信任,缺乏对潜在危险的警觉。
  • 社会适应性:尽管SM在很多社交场合中表现出异常(涉及危险评估和回避时存在显著缺陷),但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维持一定程度的社交功能,这可能是通过其大脑其他区域和认知策略的补偿作用。
不过 SM在吸入二氧化碳后经历了惊恐发作(通常会导致窒息感),也容易有害怕条件反射(比如在牙医那里经历过疼痛后不愿再去看牙),还可以清楚地描述可能引起恐惧的情况,以及录音中反映恐惧的声音。这些说明,除了杏仁核外,恐惧还不排除有其他生物学机制。
目前,对于顽固性攻击行为和难治性癫痫,不少医院的医生会考虑通过杏仁核切除手术来帮助病人控制行为,减轻痛苦。

恐惧异常带来心理问题
恐惧对于正常生存是有必要的,对某些人和事物要有敬畏或者畏惧之心,听从管教、不该动的东西不能动。如果说恐惧缺乏只是影响社交行为,恐惧过度则可能导致多种心理问题。

焦虑症: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情况或事件产生过度的恐惧和担忧,并且这种担忧是持续性的,不容易通过理性思考或自我调节来缓解。
恐惧症:对特定对象或情境(如对视、恐高、动物、密集恐怖、封闭空间等)的强烈恐惧,患者会极力避免接触这些恐惧对象或情境,直接影响日常生活。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反复体验创伤事件的记忆,产生强烈的恐惧和痛苦,对环境中的潜在威胁高度敏感,常表现出过度警觉和惊吓反应。
泛化性焦虑障碍(GAD):对多种生活情境产生过度的、无法控制的担忧,常伴有身体症状如肌肉紧张、疲劳和睡眠问题。
社交焦虑症:对社交场合或被他人评判的情况产生强烈的恐惧。患者会尽力避免社交活动,导致社交功能受损。
恐慌症(惊恐发作):患者会经历突如其来的强烈恐惧和生理症状(如心悸、呼吸急促、眩晕等),因而会对再次发生恐慌发作产生强烈的担忧和回避行为。
选择性缄默症:在某些特定社交情境中缄默无语,而在其他情境中能正常交流,这种情况多见于儿童,并影响着他们的学业和社交发展。
综上,恐惧对人的安全感有很好的提示作用,不能因为是牛犊就不怕虎,因此具有重要的生存意义。而区分哪些东西该恐惧,哪些不用恐惧,恐惧了怎么处理,经历恐惧事件后怎样消除恐惧主要是后天学习的结果。
遗传和进化、大脑恐惧相关神经网络发育、教育方式、个性特征和认知方式等因素都会影响人体的恐惧反应和恐惧应对能力。
最新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显示肠道菌群也会影响人的恐惧反应,甚至在恐惧相关心理疾病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下一期,食与心将重点关注肠道菌群和肠脑在恐惧中的作用,以及怎样利用这些发现增强你的恐惧适应能力,敬请期待!

食与心
梁姗,日本未来食品研究所所长。金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PI研究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