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医网2025】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学基础与临床(5分)

健康   2024-11-02 20:18   山东  

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学基础与临床


一、呼吸系统正常组织结构和功能

1、不属于肺的呼吸部的是(终末细支气管,)

2、哪项不是气管黏膜上皮的组成部分(锥细胞)

3、呼吸系统功能不包括(免疫)

4、(杯状细胞)分泌的黏蛋白与气管腺的分泌物覆盖在黏膜上皮表面共同构成黏液性屏障

5、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逐渐变为单层柱状纤毛上皮是在(细支气管)



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理变化与临床表现

1、SARS传播途径以( 呼吸道)传播为主

2、SARS的首发症状是(发热)

3、有关SARS肺的病理特点,错误的是(肺泡腔中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

4、以下哪项不是SARS的临床表现(咳大量痰液)

5、SARS主要是哪个季节发病(冬春季)



三、肺硅沉着症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1、肺气肿的严重后果不包括下列哪项(支气管扩张症)

2、慢性阻塞性肺病中最常见的是(慢性支气管炎)

3、下列哪种类型的肺气肿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全腺泡型)

4、支气管扩张症是(化脓性炎)

5、下列哪种类型的肺气肿不累及肺泡(间质性肺气肿)

6、有关硅肺致病因子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大于5μm的硅尘颗粒能被吸入肺泡,引起病变

7、硅肺最见的合并症为(肺结核)

8、下列哪项不符合Ⅲ期硅肺的特点(病变范围未超过全肺的1/3)

9、肺硅沉着症的特征性病变是(硅结节形成)

10、患者,男,58岁,煤矿工人,近7年来出现胸闷、心悸、紫绀,X线片显示肺门部出现较密集的结节,多数直径小于1cm,,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易并发胸膜间皮瘤)


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1、下列哪种类型的肺气肿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 全腺泡型)

2、慢性阻塞性肺病中最常见的是(慢性支气管炎)

3、肺气肿的严重后果不包括下列哪项(支气管扩张症)

4、支气管扩张症是(化脓性炎)

5、下列哪种类型的肺气肿不累及肺泡(间质性肺气肿)



五、支原体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病理变化

1、能找到包涵体的肺炎是(病毒性肺炎)

2、病理学诊断病毒性肺炎的依据是(病毒包涵体)

3、肺透明膜可见于(麻疹性肺炎)

4、流感病毒常可引起(间质性肺炎)

5、关于支原体肺炎的病理变化,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实变明显)



六、小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1、关于小叶性肺炎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病变多为浆液纤维素性炎)

2、男性,65岁,因骨折卧床数月。近一年来常咳嗽,并咳黄色脓痰。查体:双肺下叶可闻及湿性啰音;X线光片示双肺下叶不规则散在小片状模糊阴影。最有可能的诊断为(小叶性肺炎)

3、小叶性肺炎不会发生(肺肉质变)

4、下列肺炎中,不属于小叶性肺炎的是(巨细胞肺炎)

5、有关小叶性肺炎的叙述,以下哪项是不恰当的(麻疹后肺炎不属于小叶肺炎)



七、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1、以下除了哪项外,均为大叶性肺炎的合并症(蜂窝肺)

2、大叶性肺炎的病变实质为(肺泡的纤维素性炎)

3、关于大叶性肺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病变多累及一个肺大叶)

4、大叶性肺炎的常见致病菌是(肺炎链球菌)

5、大叶性肺炎患者咳铁锈色痰是在(红色肝样变期)




八、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机制与病理变化

1、引起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支气管炎并发阻塞性肺气肿)

2、关于肺源性心脏病的心肌病理变化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心肌脂肪浸润)

3、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依据是(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

4、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不包括(肺结核)

5、肺循环阻力加大的主要原因是(慢性肺疾病、肺血管病变及胸廓的病变)



九、呼吸系统常见肿瘤的分型与病理变化

 1、下列哪种肺肿瘤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D.小细胞癌

 2、下列哪项不符合鼻咽癌的特点(D.早期不发生淋巴道转移

 3、下列哪一项描述不符合肺癌的特点(D.大多起源于肺泡上皮

 4、肉眼观察整个肺叶呈肺炎样外观,这可能是以下哪种病变(D.细支气管肺泡癌

 5、关于肺癌的扩散转移描述中,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C.大细胞癌很少出现广泛播散转移



十、呼吸系统病例讨论

1、男性,45岁,20年吸烟史。5年前每当气候转凉即开始咳嗽,咳白色粘痰,直至天气转暖后好转不咳;近一年来咳嗽发作频繁,出现干咳少痰,其可能原因为(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支气管粘膜和腺体萎缩)

2、患者,女,39岁,幼年时曾患麻疹,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咳出大量脓痰,冬季明显,痰中带血,肺底可闻及湿啰音,最可能的诊断是(支气管扩张症)

3、女性,20岁,反复发作喘息、呼吸困难、咳嗽2年。体检:双肺散在哮鸣音,心脏无异常。下列检查结果中有助于明确诊断的是(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

4、女性,55岁,因咳嗽及右侧胸痛到医院查体;X线片示右肺下叶云雾状不均匀密度增高阴影,呈肺炎样外观,界不清,经用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痰脱落细胞学检查见可疑癌细胞。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

5、患者,男,65岁,吸烟史40年,近1个月来咳嗽痰中带血,x线片示右肺近肺门处不规则阴影,边界不清,痰中未检测出细菌,可能的诊断为(肺癌)



十一、新冠肺炎代谢与功能变化

1、COVID-19发生MODS时肺部的主要病理变化不包括(肺泡上皮细胞增生)

2、COVID-19发生MODS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器官微循环灌注障碍)

3、COVID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中错误的是(CRP、血沉下降,降钙素原正常)

4、COVID-19发生急性肺损伤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广泛的肺泡-毛细血)

5、COVID-19发生ARDS时肺的病理变化不包括(大片肺组织坏死)



十二、 常见呼吸系统传染病-结核病

1、肠结核的肠溃疡特征(溃疡呈环形与肠的长轴垂直)

2、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的是(结核球)

3、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是(结核分枝杆菌)

4、属于血源播散性肺结核的是(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5、属于非活动性肺结核的是( 局灶型肺结核)



十三、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解读

1、符合良性肿块或结节的形态学特点是(边缘光滑锐利)

2、肺部炎症治疗后的吸收期通常为(2~4周)

3、间质性肺病常见的发病部位是(弥漫性发病)

4、支气管气象可见于(大叶性肺炎)

5、转移瘤的影像学特点不包括(密度不均匀)



十四、 非小细胞肺癌分子病理检测进展

1、(石蜡组织标本)是肺癌患者优先用于分子检测的样本类型: 

2、ALK最常见的融合蛋白是(EML4): 

3、下列哪一个是RET融合阳性的NSCLC靶向药物(普拉替尼)

4、MET在NSCLC中最常见的变异类型是(MET突变)

5、肺小细胞肺癌分子检测的适宜人群包括(以上都是)


十五、免疫组化抗原修复技术与应用

1、用高压锅加热进行抗原修复时,减压阀喷气后开始计时,修复时间一般为(2-3分钟)

2、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时如果抗原修复不足,最可能会引起(假阴性)

3、加热抗原修复会暴露内源性生物素,要避免内源性生物素的干扰,可采取的方法是(采用蛋清液进行封闭)

4、用家用微波炉加热进行抗原修复时,修复液沸腾后开始计时,修复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

5、不常用于抗原修复的加热方法是(烤箱加热法)


十六、无创正压通气病理生理及参数设置

1、心源性肺水肿首选(CPAP)模式

2、跨肺压等于(肺内压-胸内压)

3、NPPV推荐级别B级是以下哪项(术后呼吸衰竭)

4、PS数值的计算=(IPAP-EPAP)

5无创正压通气常用最普遍模式是(S/T模式)

护言医语
有缘相聚,医路相伴。医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医路上有你,痛一点也愿意。从医的道路上让我们一路向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