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纪录电影《掬水月在手》主人公叶嘉莹的百年人生(附影片)

文摘   2024-11-26 20:07   福建  

▲点击关注“蓝字”,了解精彩纪实内容▲

11月24日,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叶嘉莹逝世,享年100岁。

    她是中华古典诗词世界里的殿堂级人物,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被誉为“白发的先生、诗词的女儿”,她一生致力于中华古典诗词传承,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捐出全部身家。

最美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曾讲述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她专攻古典文学方向,曾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被评为“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由陈传兴导演拍摄的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对叶嘉莹先后进行了17次深度访谈,是中国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唯一授权传记电影,展现了叶嘉莹近百年的生命历程和延续千年的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之美,将诗词意蕴与人的一生相融合,可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叶嘉莹先生传记纪录片

《掬水月在手》

《掬水月在手》是2020年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纪录片单元官方入选片,在电影节展映时一再加场仍一票难求。同年10月16日,《掬水月在手》在全国公映,依然好评不断,被赞“最美的纪录片”。正如诗人欧阳江河所推荐的:“无论你之前熟悉叶嘉莹先生还是不熟悉,还是根本不知道叶嘉莹先生,但只要你对中国古代文化略有所知,那么你进了电影院看这个电影,我相信都会有所领悟,有所感动,有所启示。”


叶嘉莹挚爱诗词,亦将一片丹心赋予三尺讲台。她把一生献给了古典诗词的传播。以其卓越的学术成就和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深厚情感,影响了无数人的心灵。


半生飘零,诗词相依


叶嘉莹的生命轨迹,如同一首跌宕起伏的长诗,充满了传奇色彩。


她于1924年出生于北京的书香门第,本姓叶赫那拉,满族。在良好的家庭氛围熏陶之下,叶嘉莹开蒙很早,自幼与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六七岁便诵读《论语》。


读初二那年,“七七事变”爆发,北平沦陷,叶嘉莹一家人的生活很快陷入困境。“冬天去上学,在巷口拐弯的地方就能看见冻死饿死的人。”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专攻古典文学专业,就此开启了传承中华诗词文化的壮丽征程。时值抗战,父亲随国民政府南迁失去音信。同年9月,母亲在伤病中去世。在母亲离开后,叶嘉莹写下八首《哭母诗》,悲痛不已。


母亲去世后的叶嘉莹


1945年叶嘉莹大学毕业,同时被三所中学聘为国文教师,深受学生的喜爱。


1948年,24岁的叶嘉莹在南京结婚,由于新婚的丈夫在国民政府的海军部门工作,不久叶嘉莹就在战乱中随丈夫迁居台湾。


1948年婚纱照


到台湾不久,丈夫因故入狱,叶嘉莹便靠着辛苦教书,承担起养活家中老小的重担。在《转蓬》一诗中,叶嘉莹写尽这段时间的漂泊: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20世纪60年代后,叶嘉莹先后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国外,也为欧美汉学研究者开启了中华古典文学的神秘大门。


1978年,叶嘉莹申请自费回国教书,随后每年假期都从加拿大回到国内讲学。奔波30多年,2014年叶嘉莹选择定居南开,任南开大学中华诗教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


叶嘉莹在南开大学


从年少丧母到历经战乱,从流离失所到漂泊海外,叶嘉莹前半生在社会动荡中历经坎坷。


诗的感受


中国诗因为吟诵的缘故,比较重视一种直接的感发,是伴随着声音就出来的直接感发,是先于文字的一种声音。


很多人写的诗,其实是随着声音跑出来的。我们说“诗者志之所之也”,诗是言志,抒情还不像现代诗或者是西方的诗可以有思想安排。中国诗所重视的就是直接感发。而直接感发是伴随着声音出来的,那是我们中国诗歌的特色。


中国的诗是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是内心之中一种情感的感动,还是伴随着声音的感动跑出来的。所以在中国诗里,一般作旧诗作得好的人,都是吟诵好的人,像杜甫,像李白,都是吟诵好的人。


结语


叶嘉莹的一生,宛如一部传奇巨著,在岁月长河中镌刻下深深的痕迹。


她自称是“教诗的人”。她认为,诗歌能够用它的美丽的韵律、声音传达一种教化。在今年的百岁生日直播中,叶嘉莹还表达了自己的百岁生日心声:“我像一个蚕,‘不向人间怨不平,相期浴火凤凰生,柔蚕老去应无憾,要见天孙织锦成’” “知道还有这么多人喜欢诗教,我也很高兴。”



花开莲现,花落莲成。诗词的女儿走了,但诗歌永存。


叶先生,一路走好!

中视纪实
新一代优秀内容创作公司。正在创作:CCTV-9航天纪录片《梦天记》、非遗人文纪录片《天下妈祖2》、体育励志纪录片《逆光勇士》、《旋风玫瑰》等; 已有作品:CCTV-2《魅力中国城》、CCTV-10《味道》、新华社《海上院士讲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