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鲲鹏奖 | 2024“中国青年摄影推广计划”评选结果揭晓

文摘   2024-09-09 19:51   山西  


2024“PIP中国青年摄影推广计划”再次以原创性与学术性为基石,经过严格评审,10位青年摄影师凭借他们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与表达脱颖而出,荣获“鲲鹏奖”。9月19日,“鲲鹏奖”作品将在本届大展中集体亮相,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思想的艺术盛宴。另评选出得出10名“提名奖”,这些作品更大范围反映了青年摄影师群体对当代社会的思考与见解。


在影像的世界里,创新与表达是艺术家们永恒的追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肩负着推动中国摄影艺术发展的使命,自2020年起设立的“中国青年摄影推广计划”,至今已走过五个年头,为富有创作力和前瞻性的青年摄影师提供了一个高水准的展示平台。众多青年摄影师携作品在这个舞台上绽放,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表达赢得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张国田     艺术总监     

杜   子     评委会主任 


评委(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宁德     艺术家

王保国     中国艺术研究院摄影所研究员

冯   兮     策展人

史国瑞     旅美艺术家

李国华     策展人、艺术评论家




获奖作品展示


1、蔡山海 /《逍遥三章》 

<滑动查看更多>


丨评委评语


《逍遥三章》展现了摄影师与被摄对象之间的深度共鸣与互动,摄影师通过影像不仅记录了中国乡村的自然景观与人物生活,还深入挖掘了个体心灵的变化。他的作品关注个体主观体验与社会现实的交织。他以“逍遥”为核心,将影像创作转化为对个人心灵的探索,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具象化为视觉表达。这种将私人情感与普遍人类经验相结合的方式,使他的作品超越了单纯的纪实层面。他的影像不仅捕捉瞬间,还引导观者思考在剧变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定位自身,记录被忽视的边缘个体,赋予微弱生命存在感与意义。


——史国瑞


 2、谭荔洁 /《光,此在》

<滑动查看更多>


丨评委评语


晒盐是指通过圈围海水的方式,在太阳下暴晒,使水分蒸发掉,逐渐结晶形成固态盐的过程。海水和阳光,是生产盐的原料,在胶片摄影中,银盐、光、和药水则是产生影像的条件。把这两种“生产”的原料打散,重新组合,就是构成谭荔洁作品的元素。


谭荔洁就生活在深圳的盐田区,她用光、银盐和水把这个地方的历史与CBD的楼房勾连起来,作品中不仅有现代城市的典型符号,还意外的出现了野猪和其他动物的形象,之前它们躲避在城市的远郊荒野,现在慢慢和人类互相适应,成了街区的一员,作为盐田区历史的见证物,盐粒直接以类似物影的方式出现在作品里。


在这些经由光、水、盐和银盐形成的作品里,艺术家探讨了盐田区的历史,城市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展现了一个现代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的感悟和困惑,内省而含蓄。


——王宁德


3、白杉 /《在滩涂上串珍珠》  

<滑动查看更多>


丨评委评语


从2017年开始,白杉已经制作了八本摄影书,从早期的黑白摄影集《31》,以自己母亲为关注对象的《永珍》,再到最近奶奶爷爷相继离世后拍的一张照片,他拍摄身边的亲人,房间里的细节,以及旅途中的景色。


这些作品保持着直接摄影独特的气质和魅力,作者相信影像能够对应自己的某一段生命轨迹,并可以用它来了解亲人,打开和世界沟通的渠道。


艺术家的每一幅作品几乎都对应了一句话,比如“那棵妖娆又野性的树枝条,好似是刺破黑暗里的一道曙光”,在这样的凝视下,作品成了一种生命体验和另外一种真实,这些跨越数年的图像,记录着他的个人成长史。这一次,它们被再次编辑,审视,讲述了一个新的、令人”温暖又不安“的故事。


——王宁德


4、和威 /《时间的碎片: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滑动查看更多>


丨评委评语


和威的这组摄影作品,标题取自马克思的一句名言“一切坚固的东西都要烟消云散”。这句话意外道出了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一切事物都有可能在当下激烈的社会变化中坍塌与重塑。由此,也带来了当代社会的不断多元化与碎片化,已经没有一个特别的视觉象征,能够代表今天的世界。所以和威拍摄了工厂、河流、森林,也拍摄了宗教活动现场、景点、船只、街道,有人群,也有孤独的个体。并且这些人和事,没有明确的国界、民族、种族、信仰区分。摄影师通过这些照片,向我们呈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视觉的张力与丰富,当然也会存在景观同质化、视觉重复的问题。但作为生存于当下的个体,这些照片提示我们需要打破空间与时间的束缚,去体验和观看这个世界的丰富与多面,从而才能真正地对当代社会有一个准确而贴切的判断。


——李国华


5、戴墨凡、彭米苔、石佳宸 /《后黄昏·无故乡的人》 

<滑动查看更多>


丨评委评语


《后黄昏·无故乡的人》是唯一的影像长片作品,片长接近93分钟。影像由23位受访者在相似的家庭与命运的时代背景之下,从历史与现实的不同视角和语言,讲述着大工厂时代退场之后,工人身份的优越感与集体生活的依赖感断崖般地消退,留下的只有充满了茫然与无助的芸芸个体,重新走入个体的生活,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每个人的生活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动荡,以及无限地空虚与艰涩。


影像以诗歌、散文以及口述的形式,画外音在交替之间串起了23段“个人史”,同时也是在讲述计划经济转型为市场经济后,工厂中长大的孩子的“精神故乡”随着一根根巨型烟囱的倒塌而逐渐破灭,却成为内心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历史”影像资料形成的的纪录质感,每个人“半生不熟”的乡音的陪伴下,弥漫着关于“存在与逝去”以及“我是谁?我还是谁?”混杂于时空的蒙太奇质感。计划经济的时代,背井离乡的人涌入大型工厂,他们的孩子在普通话与乡音混淆的环境中长大,当他们随着时代的结束,乡音不熟,普通话不佳,似乎象征着每一个被时代抛弃的人,所共同进入的“无家可归”的状态。


——冯兮


6、李远明 /《爱情实验》

<滑动查看更多>


丨评委评语


这部作品很个人也很社会,有鲜明的自传性和文学性,让人想起当代社交式摄影的先驱和标杆艺术家索菲·卡尔(Sophie Calle,法国)。作品采用社交式摄影的方式完成,呈现形式综合使用了行为、摄影、视频、装置等媒介,现场信息丰富。在行为艺术的脉络上,《爱情实验》完全摆脱了上世纪华人行为艺术家(如谢德庆、张洹)以存在主义的悲剧性体验突显个体困境的路子,也避开了本世纪中国女性行为艺术家擅长的温婉治愈风,而是率性地将自己的“终身大事”系联于社交媒体时代的一场“全球寻偶”,展现出世界高度不稳定语境下后现代生活的游戏态度,爱情如同表演,虚拟即是真实,不仅赋予作品以强烈的当下特征,也显示了中国年青摄影师拓展摄影边界的切实努力,后续作品值得期待。


——王保国


7、陈雨星 /东方图景》 

<滑动查看更多>


丨评委评语


以伦敦郊区邱园中国塔(William Chambers  1762年设计)为代表的西欧中国式建筑,在欧洲近代史上具有截然对立的两种身份:17、18世纪英法诸国流行“中国风”时代,这些异国风情的建筑象征着对东方文明的向往,而在1793年马嘎尔尼访华特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华帝国”神话破灭,这些建筑转而成为“失败的东方”的象征,被纳入了“帝国的凝视”,体现的是西方代表的现代化的对立面。《东方图景》用图像学方法,结合文献档案,在视觉现代化进程的语境下,考察了这些中式建筑在西方园林、生活用品、报纸杂志、版画及立体照片等领域的流布,试图揭示其身份转变的历史过程,并采用图像空白的方式表现对帝国凝视的抵制和东方主义的反思。选题有一定的难度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但行文不够严谨(如邱园中国塔在中国的对应物在中国文献中称“琉璃塔”,而不是摄影师在“作品阐述”中所说的“瓷器塔”或“瓷塔”),资料有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的余地。


——王保国


8、陈思彤 /《一块河水》 

<滑动查看更多>


丨评委评语


陈思彤的《一块河水》通过影像与装置巧妙地探索了时间的流逝及其对物质世界的影响。艺术家以十二时辰为节奏,用有序的快门速度和环境数据记录,试图将流动的河水定格为可视化的“瞬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被捕捉的河水块面发生了不可控的变化——霉菌滋生、水分蒸发,这些自然现象揭示了时间不可逆且无法被人类操控的本质。


方形水坝象征着人为试图控制和记录时间的努力,但时间的力量却在腐蚀和霉变中显现。艺术家通过这些变化重新诠释了时间的真实概念,不仅质疑了定格瞬间的永恒性,且以动态的自然变化揭示了时间的无常和不可控性。作品通过物质性的变化呈现了时间的证据,打破了静止与永恒的幻想,是对过程性与流动性的一次反思,也是一次对时间本质的重新思考。


——史国瑞


 9、杨彤 /《Fitting In 融入》

<滑动查看更多>


丨评委评语


喜欢一种看似无厘头,却在现实语境中呈现出一定的逻辑性,并充满幽默感的作品,在我看来,杨彤的《Fitting In 融入》便拥有这样的属性。在杨彤看来,自己与世界的关系非常奇妙,身在其中却格格不入。儿时和修女生活中的接触,潜移默化地使她对宇宙、宗教、神秘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同样也充斥着各种困惑。好奇与困惑的“冲突”给予的感知力,形成了作品《Fitting In 融入》视觉上的强行融入、占有与获取的力量感,又有着本体物质的排异、疏离、无序的柔化度,不同物体的被“融入”形成了现实中不可抗拒的矛盾关系,产生了视觉上对抗的突兀,却滋生出基于现实或心理的平衡感受。杨彤试图用其笨拙、直接的动作,使自己融入她不愿进入的世界,而正是那些不情愿面对的对象,才组成了现在给予的真实的荒诞。


——冯兮


10、周昉 /《仙儿》 

<滑动查看更多>


丨评委评语


周昉的《仙儿》是一件科技感明显的摄影、影像作品,观众需要借助VR技术手段,观看他的作品。在作品内容上,他拍摄了大量中国本土元素,并将这些元素穿插在当下现代化社会的建筑与生活场景之中。并以此,讲诉了一个传统中国神仙来到当代社会,也需要找工作的故事。作者也想要通过这样的内容告诉人们,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交融。而在视觉画面的处理方法上,艺术家明显借鉴了游戏画面的塑造方式,一切都处在高速运转与变化的场景之下。场面有时宏大华丽,有时又破败不堪,隐喻了当代城市高速发展之下的多面生态。而诡谲的音乐,也引发了人们对于仙侠与异怪故事的联想。一切与现实有关,一切又仿佛是无法预测的未来、科技与神秘。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摄影艺术不可避免地会与高科技进行碰撞。在他们之间如何找到一个有意义的结合点,是当下众多摄影艺术家必须面对的挑战。周昉的这件作品向我们展现艺术家的这种努力——面对科技洪流,他正在努力寻找能够与之结合、匹配的创作方式!


——李国华



《24390+》

刘 斌  

《此去追东风》

张烨铧 

《机器岛》

赵哲玉

《自然码码》

王屿星 

《缅甸岁月》

王若邦 

《异常气象》

高滢滢 

《滞留地》

汪泽坤 

《圣牛之死》

梁莹菲 

《人间乐园》

罗梓竹 

《性会于微处》

戴宁靖


凤翔九天,鲲鹏扶风。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将继续以其深厚资源与广泛国际影响力,坚定支持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摄影师,助力他们在国际舞台上展翅高飞,实现梦想。9月19日,我们诚邀您共赏这一盛宴,共话中国青年摄影的无限可能!



PIP平遥国际摄影大展
关注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了解大展动态,赏析大展作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