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6时20分,秦皇岛正式进入......

民生   2024-11-06 18:31   河北  


大家好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立冬

11月7日6时20分

我们将迎来立冬节气



“立冬”溯源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九个节气,代表着冬季的开始,为冬三月之始。最早记载立冬节气的文献见于周代《礼记•月令》:“是月也,以立冬。……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立冬这一天,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到北郊行迎冬之礼;


西汉《淮南子·时则训》记载:“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反映了古人对立冬时节自然现象的观察;


东汉《四民月令》对立冬节气的记载也非常详细,涵盖了农事活动、家庭事务、祭祀活动、自然现象和饮食习俗等多个方面;


战国成书《吕氏春秋·孟冬纪》记载:“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


唐、宋、元时期,立冬节气的记载多见于官方史书、诗歌、文学作品、医书、农业书籍、天文历法等;


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对立冬节气有详细的记载,强调了立冬节气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清代各地州县志多见与立冬相关的民间活动和风俗习惯,如《帝京岁时纪胜》《清嘉录》等。




“立冬”之名


斗柄指向西北,太阳黄经达225°,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这一天被称为“立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立冬”的描述为:“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立冬,意味着万物开始进入休养、收藏的状态。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立冬”物候


元代吴澄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古代中国对节气、物候进行详细解释的著作。其中,对立冬三候的描述如下:
立冬,十月节。立字解见前。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初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二候,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玉篇亦曰:蜃,大蛤也;《墨子》又曰:蚌,一名蜃。蚌,非蛤类乎?《礼记》之注曰:蛟属;《埤雅》又以蚌蜃。各释似非蛤类,然按《本草》车螯之条曰:车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气为楼台。又尝闻海旁蜃气成楼垣。章龟经曰:蜃,大者为车轮岛屿,月闲吐气成楼,与蛟龙同也。则知此为蛤明矣。况《尔雅翼》引周礼诸家,辩蜃为蛤甚明。《礼记》之注以谓雉,由于蛇化之说,故以雉子为蜃。《埤雅》既曰似蛇,而大腹下尽逆鳞,知之悉矣。然复疑之一曰:状似螭龙,有耳有角,则亦闻而识之。不若《本草》《章龟经》为是即一物耳。大水,淮也,晋语曰:雉入于淮为蜃。

立冬的初候:水始冰。立冬时节后温度降低,水面上开始结冰,特别是黄河、淮海一带,能明显看到水面有结冰的现象。 

立冬的第二候:地始冻。立冬后土地也开始出现冻结的现象,地面上会有冻土出现,尤其在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 ,土地会变得比较硬。

立冬的第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但这其实是古人的浪漫主义想法,现实是到了立冬节气后禽鸟南迁或者藏在了温暖的地方避寒去了。


“立冬”习俗


立冬时节,古代帝王有迎冬仪式,民间也流传许多丰富的习俗。包括补冬、冬酿等,这些习俗展示了民众的智慧,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以下摘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立冬习俗:


(一)迎冬 
古代,人们将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是重要的节日。“十月纳禾稼”,农历十月是收获、庆祝和祭祀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旧时农耕社会里,人们劳作一年之后,会利用立冬日休息一下,也是犒赏全家一年来的辛劳,以时令佳品祭祀祖先,祈求上天赐予来年的丰收。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赐群臣冬衣,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家人给予表彰和抚恤。


(二)冬泳 
今天有些地方以富有新意的方式庆祝立冬。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用游泳的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冬泳时,人的身体受到冷水刺激后,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就会加强,很多血液被吸入内脏器官及深部组织,这样一些重要脏器的血管就开始扩张;而人的身体为了御冷,皮肤血管很快又扩张,致使大量血液又从内脏流向体表。这样有规律的一张一缩,从而使血管得到锻炼,增强了血管弹性,所以冬泳也被称为“血管体操”。



(三)补冬 
立冬意味着草木开始凋零,蛰虫休眠,万物活动趋向休止。立冬进补,在人们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增强体质以抵御严寒,全国各地在立冬日纷纷进行补冬。

按照传统的习惯,冬天也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南方热补,南方人立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生意红火。闽南地区有中药与鸡鸭合炖的做法,许多家庭会自制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北方吃饺子,以农立国的华夏民族非常重视节气,立冬这一天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

为什么吃饺子?有两种说法:一是“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二是“交子之时”吃饺子。“交”就是交替、交接的意思。立冬、除岁,新旧交接的时候都有吃饺子的习俗。



(四)冬酿
立冬后气温降低,细菌不易繁殖,使用的水及器具相对容易保持清洁,可使酒长时间处于低温发酵状态。因此,在民间有立冬“冬酿”的习俗,人们会用新米、新谷或其他粮食制作各种佳酿,如米酒、黄酒、白酒等。


(图片来源:新华网)




养生提示


1、立冬后,应早睡晚起,以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睡懒觉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年轻人要避免熬夜,老年人要避免晨练过早,天不亮就出门晨练是不提倡的。

2、运动方面,立冬后,气温低、气压高,而且天气干燥,大部分地区还未开始供暖,人体的肌肉、肌腱和韧带的弹性及伸展性均会下降,肌肉的黏性会相应增强。
因此,进行体育锻炼前要充分热身,强度以使身体发热并微微出汗为宜。过量的运动不但不能增加抵抗力,还容易增加感冒的隐患。

3、“肾主冬”,冬季养生重视补肾,而“黑色入肾”,故以食“黑”为补。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枣等黑色食材皆是秋冬之交养肾补虚之佳品,而海带、紫菜等颜色偏黑的食物虽营养价值丰富,但性属寒凉,主要有清热、解暑、祛湿的功效,多食易伤阳气,一般更适合在夏天或初秋时节食用。


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




秦皇岛电视台今日报道
新鲜事、突发事、有趣事、感人事,尽在《今日报道》。记录生活,关注民生。《今日报道》与您携手同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