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建设、建设什么样、怎么样建设茂名新城——关于茂名新城的权威解读

政务   2024-12-07 16:31   广东  

11月21日,茂名新城管理机构正式揭牌,标志着茂名城市向东向南靠海发展、构建“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迈出坚定步伐。这是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广东、视察茂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生动实践。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付思明 摄


2022年12月,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把握城市发展肌理,提出构建“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以“圈带联动”加速城市从“多组团、多中心”向聚合化、一体化发展。2024年1月,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因应城市融合发展趋势,作出建设茂名新城决策部署,明确以中组团率先突破引领北组团南拓、中南组团北融“双向奔赴”的城市新形态,牵引“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加快成型成势,实现城市精明增长。2024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茂名新城’建设为牵引,举全市之力建设共青河片区、高铁片区”。要着力回答好“为什么建设茂名新城、建设什么样的茂名新城、怎么样建设茂名新城”等重大问题,凝心聚力加快茂名新城开发建设。




切实增强建设茂名新城的行动自觉




茂名新城不是扩张式“圈地”,更不是另起炉灶“造城”,而是顺应城市融合发展的“时与势”作出的战略谋划。


首先,建设茂名新城是城市向海而兴的传承接力。熟悉茂名历史的人都知道,茂名因油而建、向海而兴。茂名城市60多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持续东进、向南靠海的演进史,上世纪50年代末在河西发现油页岩,依托露天矿建起了工矿配套型城市;80、90年代东进跨过小东江,形成河东片区,建设茂名大道,开放发展水东港;新世纪设立茂港区,新时代设立三大平台、撤销茂港区合并设立电白区……城市一路向东向南靠海的决心始终不渝。茂名新城正是沿着历届市委、市政府靠海发展的历史轨迹,推动城市沿小东江拓展转向“拥江向海”紧凑布局的“战略锚点”。


其次,建设茂名新城是城市空间重塑的迫切需要。北、中、南、东的组团式城市格局,建成区面积是建市初期的36倍,实现了城市框架拉大、空间拓展。但组团之间距离最远超过80公里、最近的也要10多公里,组团间大片土地未开发,袂花江、共青河水体支状分布,客观上造成了物理分割,导致布局分散、功能弱化、联动不足,中心城区城市首位度低、辐射带动力不强,新型城镇化进入瓶颈期。2023年末,茂名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32%,与全国、全省水平差距较大。建设茂名新城,是推动空间缝合融合、实现空间“形散”向功能“神聚”转化的“点睛之笔”。



再次,建设茂名新城是城市空间拓展的必然选择。从城市发展经验看,“城市病”以生产空间受限、生活空间逼仄为特征,解决“城市病”,拓展新区是普遍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建设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推动城市空间再造、价值重塑;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两翼;南昌跨赣江建新区、济南跨黄河建新城,都有力提升了城市格局和气势。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北组团变得空间狭窄、交通拥堵、人地矛盾突出,新业态难以植入,城市功能有待疏解。茂名新城重点发展区正好处在城市“留白”区域,水系环境优越、地质支撑条件良好,具有充裕发展空间,拥袂花江紧凑布局,就是书写疏解北组团功能,实现风格蝶变、品质提升的“关键答卷”。


第四,建设茂名新城是城市聚势而强的重要抓手。机遇前所未有。国务院《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把粤西地区列为城镇化潜力较大的集中片区之一;2025年广湛高铁开通、2026年省运会举办“两大机遇”加持,把茂名新城推向了茂名“融珠入湾”的中央舞台。动能持续汇聚。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互促共进的态势全面加速,茂名石化升级改造、东华能源、欣旺达、华南钛谷等制造业项目加快建设。发展力度空前。抢抓“百千万工程”实施机遇,以先导性功能性基础设施为牵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比如,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总投资44.31亿元,建成后从市区至南海岛15分钟直达,组团融合发展态势进一步加快,建设茂名新城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用心描绘精明紧凑城市的美好图景




贯彻“精明增长”“紧凑布局”理念,推动城市内涵式增长,高标准规划建设活力时尚、蓝绿交织、产城辉映的现代化滨海绿城。重点统筹好五个关系:

第一,准确把握和处理“新与老”的关系。茂名新城包含“茂名”和“新城”两个关键词。“茂名”二字,强调城市传承性。每座城市都有独特气质,茂名新城要传承弘扬先规划再建设的优良传统,活化利用好心文化、潘茂名文化、油城文化、荔枝文化、海洋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展现茂名传统经典建筑元素,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滨海绿城。比如,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塑造的是荔枝、贝壳元素,延续的是荔枝文化、海洋文化的生命力,这是茂名新城的鲜明印记。“新城”二字,强调城市发展的创新性。新城建设关键在新,在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现代设计元素、群众发展需求,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通讯员 崔向阳 摄

第二,准确把握和处理“点与面”的关系。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以来的历次全会和市“两会”,按照“第一圈层先行,分步逐年推进,组团联动协同,城乡一体融合”的总体思路,从“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到“第一圈层”“五大节点”联动发展,再到茂名新城更名、调整开发建设范围,一脉相承、持续深化、不断聚焦,赋予了茂名新城“率先突破、率先成势”的使命。我们要按照“以点为基、串点成线、连线成片、聚片成面”的思路,在高水平打造高铁南站、奥体中心两个核心点的基础上,抓好交通“链城”、生态“缝城”、功能“兴城”,推动区域协调、组团联动,助力建设精明紧凑城市。


第三,准确把握和处理“远与近”的关系。坚持战略定力和精准发力相结合。从长远看,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统筹、分步实施,提出“走好三步”,着眼的是未来3~5年,北中南组团融为一体,城市更加精明紧凑;未来10~15年通过快速化市政道路串联“两轴-两个圈层”,从中心城区到周边30公里范围内快速抵达。从当下看,“两大机遇”就在两年内,茂名新城要提速加力抓好重点发展区,加快布局生态保护、奥体运动、商务办公、金融服务、行政服务、文化展示等功能,构筑总部经济CBD,打造极具品质的生态活力之城,全力保障2025年广湛高铁通车和2026年省运会顺利举办,将“两大机遇”转化为“两大动力”。


茂名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吴昊 摄

第四,准确把握和处理“快与稳”的关系。城市建设不能超越历史前提和现实条件盲目扩张、贪大求洋。坚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把每一片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把握“时度效”,防止走弯路。坚持遵循规律、精明紧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人口与用地、城市规模与资源环境,不搞急功近利、竭泽而渔。坚持科学开发、从容建设。保持历史耐心,做好“战略留白”“绿色留白”,特别是南海岛开发建设,要保持节奏不变、力度不减,重点做好生态修复、交通可达、产业配套三篇文章。


第五,准确把握和处理“城与市”的关系。历史证明,城市的兴衰成败,背后的支撑是市场、是经济。城市开发建设必须聚焦“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深入挖掘人居价值、顺“市”而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等领域布局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解决好群众“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的问题,让老百姓从新城发展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城实践




经过一年多探索实践,茂名新城基本形成了“1234”工作思路安排(一个布局,聚焦“两轴-两个圈层”城市布局;两大机遇,服务保障2025年广湛高铁通车、2026年省运会举办中集聚发展动能;三项任务,加快路网“链城”、生态“缝城”、功能“兴城”;四件事,统筹落实规划、建设、管理、招商等功能)。重点建设“五个新城”:


第一,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发展,高起点建设现代新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茂名新城是高铁入茂“第一印象区”,我们将树立精当规划、精美呈现、精明增长理念,规划好再开工建设,不留历史遗憾。一方面,按照《茂名市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推进《“两轴-两个圈层”规划研究》《茂名市“五大节点”联动发展战略规划》《袂花江“一江两岸三带”城市设计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严谨细致做好单体建筑设计特别是细节设计,建成标杆工程。另一方面,把握茂名新城规划建设的时序、节奏。目前,茂名新城已谋划储备项目88个,推进项目31项,总投资超200亿元。24项基础设施项目已率先启动,茂名新城主体框架持续充实、拔节生长。同时,落实“大城管”改革部署,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进行规划和管控,抓好市政道路、桥梁涵洞、园林绿化等全周期管理,避免新城建起、老城衰落。


第二,以交通先导带动区域融合,高站位建设枢纽新城。加强与茂南区、电白区、高新区互动,进一步密切组团时空联系、衔接城市设计,促进融合发展。建好道路主骨架。以23项重点交通项目为抓手,加快茂名大道快速化改造、东环大道、包茂大道扩建等道路工程,推动北中南组团互联互通。疏通交通关节点。加快建设茂名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谋划水东湾至吴川机场快速通道,通过“硬联通”串联各组团、直通大湾区。广湛高铁开通后,茂名南站到广州站只需70分钟左右,茂名将全面融入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完善内部微循环。按照窄马路、密路网、微循环城市道路布局,扎实推进共青河片区“三横三纵”和高铁片区“一横四纵”路网建设,加快重点发展区范围内片区融为一体。


通讯员 杨一洲 摄

第三,以生态优先塑造城市风貌,高标准建设绿美新城。坚持生态优先,将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用心守护好茂名新城蓝天碧水净土。控制城市开发强度,划定水体保护线、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加强海岸线资源保护,高效集约利用土地和空间资源,为未来规划建设“留白”。着重打造一个“由江到湾、一脉四园”的大型公园体系(构建袂花江“一江两岸”景观,以袂花江生态公园为起点,沿共青河生态湿地公园、寨头河公园,最终到达环湾湿地公园),以郊野公园串联城市空间。充分利用“五边”“四旁”见缝插绿,建设最美滨海马拉松赛道,打造“一城繁华半城绿”的城市印象。以入选全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典型案例为契机,抓好水环境综合整治、污水管网排查整治,不断擦亮“滨海绿城”名片。

第四,以功能配套提升城市能级,高水平建设品质新城。坚持人民至上、新城为民,不断提升新城支撑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优先推动学校、医院、商业、文化设施等项目落地,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土建结构、钢结构已封顶,省实附属茂名学校已投入使用,规划建设茂名中学、荔乡学校、茂名新城一小及茂名中心医院,推进行政服务中心搬迁,加快多馆文化设施综合体等项目。着力挖掘和活化利用地域特色文化,建设好心大道、百越大道、良德路、李乡路、橘乡路,将茂名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赋能城市发展,让现代化城市建设既能容下肉身,又能安放灵魂。



第五,以产业兴旺积蓄发展动能,高质量建设实力新城。借力交通枢纽链接湾区优势,打造面向湾区的站前中央商务区,加快市属国企总部项目,推动城运管理数字化中心、农商行总部、联通总部等项目落地。抓紧临港商务区建设,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围绕绿色化工、商贸研发等产业补链延链强链。系统谋划全域旅游发展,以“赏一城绿,看一湾海,共一片天”为主题,推动“一湾、一滩、一岭、一线、一江、一河、一站、一中心”(水东湾、一滩、晏镜岭、两点一线、袂花江、共青河、高铁南站、奥体中心)串珠成链,引进星级酒店、民宿餐饮企业,丰富文旅摄影等消费新业态、新场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能力水平





做好新城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各方面全过程。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开展工作,明确总体要求、实施步骤、工作措施,确保新城建设不走偏、不变样。坚持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聚焦“扁平化、高效率”,深化城市建设、运营、治理体制改革,分类整合职能、优化机构设置,抓紧理顺管理体制机制,统筹全市之力推动茂名新城开发建设。着力培养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尊重规律、尊重自然、尊重文化、尊重群众,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茂名新城。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努力干成事、不出事,创造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业绩。



更多新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权威信息早知道




文/茂名新城党工委书记 冼奕辉

茂名发布编辑部

编辑:钟镇聪
初审:柯柱基
审核:邓义深
来源:茂名社科

茂名发布
茂名市委市政府政务发布平台,与你共同见证一个经济强市、滨海绿城的成长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