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民商法学院
诉源治理视域中的基层社区治理——以电梯加装等相邻权纠纷为例
作者:曹兴权;张径华(第二作者)(博士研究生)
所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来源/时间:重庆社会科学 2024年第8期(2024年8月30日发表)
关键词:诉源治理;和谐社区;合作博弈;利益调整;社区自治
摘要:诉源治理是预防诉讼案件数量暴涨,减少行政、司法机关案件压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作为社会治理元单位的基层社区,理应是诉源治理的重要起点。有效应对类型多样的社区矛盾纠纷,应从社区治理的维度上对矛盾冲突予以整体把握,而非局限于司法裁判路径对个案进行处理。社区纠纷治理应在正视矛盾纠纷本质源于利益冲突的基础上,确立和谐社区的基本目标,建立以经济利益调整机制和社区自治机制为主要抓手的合作博弈路径,实现社区成员在经济关系和邻里关系两个层面的双重和谐,从而在源头上化解和预防矛盾的爆发。
经济法学院
类型化区分视野下我国自愿减排交易监管规则的完善
作者:徐以祥;罗贵雨(第二作者)(博士研究生)
所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来源/时间:南京社会科学 2024年第8期(2024年8月15日发表)
关键词:自愿减排交易;监管规则;类型化;激励性监管;审慎监管
摘要: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正处于市场扩容的窗口期。但现有监管规则激励乏力且风险规制不足,原因在于其忽视了自愿减排交易兼具补充强制减排与促进自愿碳中和的双重属性。为了促进自愿减排交易发挥应有效用,应将其划分为用于自愿碳中和的交易和用于抵销碳排放配额清缴的交易。前者以新市场培育为目标,遵循激励性监管理念;后者因直接对接到强制减排市场,应适用审慎监管理念。以此为指引,区分设置程序规则和标准规则,构建激励性监管与审慎性监管相容的监管规则体系。
论中国负责任信贷法律制度的体系建构
作者:贺军(博士研究生)
所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来源/时间: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网络首发时间:2024年8月26日)
关键词:负责任信贷;金融消费者;商业银行法;适当性义务;产品监管
摘要:在后金融危机和金融消费者保护运动的背景下,域外诸多国家与地区均在负责任信贷理念的指引下,建立法律制度体系保证负责任信贷的落实。中国负责任信贷的实践面临宏观信贷政策的压力、互联网信贷的冲击和现行信贷监管法律规范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改建议稿)》第74条因应现实对商业银行落实负责任信贷进行相关规定,但仅为负责任信贷理念的陈述,尚未进入具体的制度建构层面。为控制信贷金融风险和保障信贷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亟待加大金融信贷监管干预力度,在确立有限理性的贷款消费者形象前提下,对贷款人课以适当性义务限制,同时对信贷进行产品监管,建立信贷利率的合理标准,加强对信贷营销的规制,完善对借款人的救济方式,最终建立体系化的、有实效的负责任信贷法律制度。
国际法学院
欧盟外国补贴立法规制特点、影响与中国因应
作者:殷维;方奕欣(第二作者)(硕士研究生)
所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
来源/时间:德国研究 2024年第4期(2024年8月30日发表)
关键词:欧盟;外国补贴;市场扭曲;公平竞争;国家援助
摘要:《外国补贴条例》(FSR)作为欧盟的新型补贴监管工具,赋予了欧盟委员会对扭曲欧盟市场的外国补贴进行单边救济的权力。该条例以欧盟国家援助制度为蓝本,对外国补贴监管的实体审查标准和审查程序做出了规定,但规则设计存在不尽合理之处。欧盟以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为由创设新的反补贴规则,在规制对象、规制模式和规制原则上带有浓厚的保护主义色彩,与“公平竞争”的理念相去甚远。FSR的规则模糊性和监管严格性可能对国际补贴规则变革产生负面示范效应,使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博弈和企业合规经营方面面临重重挑战。针对当前跨境补贴的规制动向,中国应采取有效因应措施:在国内层面,以国际规则为指引,调整国内补贴政策的运行机制,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在国际层面,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的规则发展方向,在双边和多边层面参与制定规制跨境补贴的规则。
人工智能法学院
颠覆性技术的科林格里奇困境与合规治理出路
作者:张光君;彭池(第二作者)(硕士研究生)
所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人工智能法学院
来源/时间:科技管理研究(网络首发时间:2024年8月28日)
关键词:颠覆性技术;科林格里奇困境;技术-制度协同论;合规治理;技术风险治理
摘要:颠覆性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风险控制和治理难题,陷入科林格里奇困境,面临技术控制的介入时机难把握、治理主体遭遇“信息赤字”难题、技术治理囿于行动者视角等三重现实困境,导致监管机构和企业主体对立,法律制度与企业制度出现鸿沟且双双失效。基于颠覆性技术与企业内外制度的双重协同演化逻辑,推导出全流程风险防控、全过程信息公开、多主体协同参与的颠覆性技术合规治理思路,以有效纠正技术治理的时间错位,弥补技术预测的不确定性,规避外部监管的被动性。结合颠覆性技术所处的生态位阶段,通过“‘黑名单’+合规指南”方式提供底线守护和支持,完善信息披露等机制,增强技术风险透明性,坚持小规模试错和试验性立法结合,构建企业合规官制度推动内外规制融通,进而构建协同合规治理体系,为解决颠覆性技术带来的治理困境提供可行的路径和策略参考。
商学院
ESG评级对审计影响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作者:胡耘通;冉佳灵(第二作者)(硕士研究生)
所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
来源/时间:会计之友 2024年第18期(2024年8月26日发表)
关键词:ESG评级;审计影响;影响机制;研究现状;展望
摘要:ESG理念与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双碳”战略等新时代目标紧密相连,随着ESG评级在评估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方面重要性的日益增加,其对审计领域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显著。文章通过综述截止到2023年7月CNKI平台上发表的ESG与审计的相关文献,分析研究现状,并对ESG评级影响审计意见、审计收费、审计质量、审计模式以及内部审计五个方面的因素和机制进行总结。研究发现:ESG与审计的研究在ESG总体研究中所占比重较低,但关注度在逐年增长,说明其作为新兴研究话题具有潜力。此外,国内外尚未建立统一的ESG评级体系,将影响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尽管ESG评级对审计意见和费用的影响已有一定共识,但在审计质量方面的研究仍不足且存在分歧,需要深入探究。基于此,提出未来研究展望,期望为持续推进该领域研究提供借鉴。
基于信息安全视角的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指标构建研究
作者:胡耘通;王文涛(第二作者)(硕士研究生)
所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商学院
来源/时间:财会通讯 2024年第15期(2024年8月10日发表)
关键词:信息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PSR;模型
摘要:随着我国数字化转型逐渐深入,数据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埋下了个人信息保护安全隐患。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提出实施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作为一种崭新的审计类型,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缺乏实践基础以及相关配套规范,亟需从理论上予以廓清。本文从信息安全视角切入,通过引入PSR模型,对压力、对策、状态三方面设置合规审计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权重,以期构建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评价指标的应用体系,指导审计工作实践。
新闻传播学院
出版数据确权的动因、挑战与进路
作者:蔡斐;王啸洋(第二作者)(博士研究生)
所属单位: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来源/时间:出版发行研究 2024年第8期(2024年8月15日发表)
关键词:出版数据;数据确权;数据二十条;数据资产化
摘要:出版数据确权是激活出版数据要素潜能、推动出版数据资产化、保障出版数据安全的基础与关键。“数据确权难”一直是出版数据要素市场建设与发展的痛点,究其原因,在于出版数据本身形态多样、出版数据权益主体复杂多元、出版数据溯源难,以及缺少相关法律法规支撑。为此,需要推动以“三权分置”为核心的数据产权制度由政策转变为法律,鼓励出版行业先行先试,通过完成出版数据盘点、完善前置性个人数据授权机制、探索数据登记确权制度,以及建立数据确权协议机制来提升自身数据管理水平,为数据立法提供有益的市场经验。
(注:本专栏由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会学术部整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