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氏二十四孝,千年传颂!

文摘   2024-09-15 00:01   湖北  

点上面"高氏春秋"加入高氏大家庭!

高氏春秋
ID:GaoShiCQ

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姓高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高氏春秋”关注拥抱中华高氏大家庭,和各地宗亲交流,携手同行,弘扬高氏文化,共建繁荣高氏,传播高氏力量!


 高氏二十四孝

前言

有句老话说:“百行之首,以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及稳定社会秩序的道德准则。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作孝道之风范。同时,作者强调,对父母祖辈,子孙奉养要敬,赡养要丰,未寒先进衣,未饥先食,年老不便,谨侍几杖,遭遇病痛,谨奉汤药,外出跟随扶持,家居陪伴左右。当然,限于当时历史条件,《二十四孝》中夹杂糟粕,若《郭巨埋儿》之类,为后人所诟病,然而其中亦有可取之处,不可一概而论。

在历代高姓道德典范事例中,最受人们所称道的是重孝道、讲和睦的淳厚家风。综观现存的各种高姓谱牒,所载录的祖训、家训和族规,多以“敦孝悌”、“肃门户”、“睦乡里”为重点,反复强调长幼有序,尊老爱幼,及保持家庭和睦的重要性。认为这既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家族兴旺发达的基础,即所谓“为父慈,为子孝,伦理定;为兄爱,为弟悌,万事兴;同族亲,邻里睦,家族和”。


我的双亲为人敦厚,仁善待人。在艰难岁月,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十个兄弟姊妹成人,可谓劬劳一生,心血耗尽。《诗》云:“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我每读及这《蓼莪》诗句,总不免慨叹垂泪,不胜思念!基于思亲之情,曾下载了网上歌唱父亲母亲的很多歌曲反复听唱,有时甚至边唱边放声痛哭!悲伤过度眼哭成疾,尚思守护父母坟茔。我想成为双亲墓前一块石碑。

己丑三月初三,给父母立碑时,坟上冒出青烟。这可能是积善人家有余庆,儿女的孝心感动上苍,出现如此神奇景象。由于自己对孝道的切身感受,针对社会上孝道失落现象,为弘扬孝道文化,继承传统美德,建立和谐社会,我曾写过一篇《时代呼唤孝道文化》的文章,还在西北师大作过一次《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报告,受到师生欢迎。

历史上,高姓中不乏践行“孝”道的仪范,散见于史传、方志及家谱等文献记载。为了表彰各种恪守孝道的行为,并为后世子孙垂示典范,许多高姓家谱一般都辟有“忠孝录”、“孝子传”等之类的专门性篇目,详细介绍本族历代孝子孝孙的情况,教育后代以彼为楷模。由此,在修纂《中华高姓大通谱》的过程中,我萌生了编撰《高氏二十四孝》的念头,在网上发了《征编高氏二十四孝故事》的文稿,得到了山水、荣清、福信、家协、有德、云禄、若敏、仁寿等宗亲的热情响应和支持。特别是高山水宗亲积极翻阅史书古籍,同我一起反复筛选、修改,编撰了这本《高氏二十四孝》。

限于水平,纰漏难免,欢迎读者宗亲不吝赐教。

高忠诚

2009年11月11日

于西北师范大学

一、柴泣三年血 昌效不见齿


高柴,字子羔,亦称子皋、子高、季高,孔门弟子,名列“七十二贤”。春秋末年卫国人,一说齐国人。他性格仁和,且多孝心,遵守礼制,孝敬父母。他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孔子称他为“难能”。母亲体虚多病,他经常上山采摘木耳和香菇,为母亲熬汤。母亲去世后,他“泣血三年,未尝见齿”。也就是说,在为母亲守丧的三年中,不断哭泣,从没有露过一丝笑容。高柴是历史上著名的孝子,是仁爱的代表人物,对后世产生了影响。事见《史记》(卷第六十七)。据《梁安高氏宗谱》(清光绪三年修)记载,孝子高永昌仿效高柴“泣血三年不见齿”的例子,“居丧,毁情逾制,不知时日。已大祥,世人葬祭做佛事,孝子独能尊先主,泣血三年不见齿。”

评辞:

春秋儒士子高,尊孔传经行孝。

入榜七十二贤,赢得后人仿效。


二、家风敦孝道 孝心感蝗虫


高式,东汉人,史书有传。高式自幼孝顺。父亲常患眼病,多方治疗不愈。高式夜梦神人说:“非孔雀睛不疗。”高式正哭着,忽有孔雀飞集庭内得其眼睛,用它果然治好了父亲眼病。父亲去世后,建茅舍守墓。冢前植四棵柏树。在树上有玄鹤筑巢,遂又长出两根白芝。孝心感动了上苍。永初年间(107——113年),蝗虫为害,却独独不吃高式家地里的麦子,圉县令周强曾向州郡府秉报这一奇事,太守杨舜举荐高式为孝廉。当要给高式委任官职时,他却再三辞让,最后不得已才以孝廉的资历担任“郎”这一官职。在高式的倡导和影响下,子孙们形成了仁厚孝悌的家风。他的儿子高弘同样极为孝顺,也被举为孝廉;他的孙子高靖在蜀郡任都尉时去世,当时战乱不已,高柔仍然历尽千辛万苦入蜀护送父亲的灵柩回乡,历时三年;他的重孙即是曹魏时位列三公的名儒高柔。事见《皈仙高氏家谱》和《三国志·魏书·高柔传》。

评辞:

孝感苍天,未必实然。

尚德尚孝,犹可留传。


三、晋悝崧父子 敦孝悌闻名


高悝,晋朝广陵人,早年丧父,侍奉母亲以孝闻名。他13岁那年遇到了饥荒,自己连糠菜也吃不上,但把最好吃的都留给母亲。他抚育自己年幼的弟弟也是以友爱著称。高悝的孝道为江州刺史华轶所赏识,即提把他为西曹书佐。高悝为人亦讲义气,华轶事败,祸及家族,高悝藏匿华轶儿子多年,直至大赦。晋元帝赞赏高悝的品德,任命他为参军,官至丹阳尹,光禄大夫,封建昌伯。高悝的儿子高崧,字茂琰,少好学,善史书。司空何充称其聪慧,举荐崧为主薄,任太学博士。高悝以纳妾事被诉讼罢官致死,高崧认为父亲冤枉,于是停尸五年不葬,上几十封奏章为父伸冤。皇帝同情他,下诏仍由他继承父亲爵位。因此高崧名闻天下,官至侍中(相当于宰相)。事见《晋书》(卷第七十一,列传第四十一)。

评辞:

父子皆孝,孝行正道;

青史留名,千秋可效。


四、高真孝心真 甘露白雉集


高湖长子高真,素有德行,恪尽孝道,在当时社会上颇有名望。他们几个兄弟对父母都非常孝顺,居父丧以孝闻名。《魏书》记载;“父亡,治丧墓次,甘露白雉降集焉。”当地官员听到此消息后,认为是吉兆,禀报朝廷,皇帝下诏在他家乡树立碑记,以表彰宣扬高真的孝行。高真历任泾州别驾、定安太守等职,多政绩。去世后,朝庭赠封龙骧将军,泾州刺史。事见《魏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

评辞:

为亲守丧,古时不轻。

此俗已废,今人勿行。



五、后母如生母 事兄如事父


高谦之,字道让,晋时渤海蓨人,驸马都尉高崇长子。年少时母亲去世,父亲续弦又生弟。高谦之对待后母李氏以孝闻名,李氏亦尽心抚育谦之,如同己生,人不能辨其兄弟异母所生。高崇37岁时病逝,高谦之对待后母如同亲母,待弟弟亦甚友爱。弟高恭之事兄恭敬。谦之好读书,善思考,专意经史,明天文算历,博学多才,被北魏孝文帝称为不可多得的儒雅之臣,加升宣威将军,转任奉车都尉、廷尉丞、国子博士等,以善断案著称于世,著有《凉书》10卷。后上表铸三铢钱,被李神轨陷害赐死,朝士莫不哀之。弟恭之,字道穆,有才干,学涉经史,为御史中尉,外秉直绳,内参机密,纠弹不避权贵,官至卫将军、大都督、兼尚书右仆射。世人称赞其“父子兄弟并著当官”。事见《魏书·高崇传》及《北史·高恭之传》)。

评辞:

谦之孝,李氏贤,孝贤嘉音至今传;

弟恭让,兄友谦,名实相称心相联。



送给朋友们!喜欢的请点 👇👇👇

高氏春秋
传承弘扬中华高氏优秀传统文化,共建高氏家族新文明,共创高氏美好人生,共建美丽中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