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牙舟陶六百年窑火焕新生

政务   2024-11-20 16:05   贵州  




滚滚长江,非遗无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回望历史,悠久绵延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留下了灿若繁星的文化遗产:苗绣蜡染从深山走上世界舞台的多彩贵州,风情浓郁的蜀绣羌绣演绎巴蜀的多元、一方水土成就的景德镇瓷器是江西雅韵、笔墨纸砚是粉墙黛瓦里的安徽文脉……这些非遗瑰宝,凝聚着先辈千年的智慧与技艺,架起了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即日起,“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专题报道推出“非遗篇——长江流域的非遗瑰宝”,细嗅市井烟火香,聆听非遗岁月长。在这场漫溯时光的非遗盛宴中,讲述长江非遗故事,领略多彩文化之美。


本期,记者将走进贵州平塘县,深入了解作为中国十大名陶之一的牙舟陶,从选土、成型、雕刻到烧制的制作过程,捕捉非遗传承人同泥土、火候之间的默契与情感,向世界展示来自贵州的陶瓷艺术魅力。


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


位于长江上游南岸最大支流——乌江水系红水河流域的贵州省平塘县牙舟镇,一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却因孕育出中国十大名陶之一的牙舟陶而声名远播。


造型古朴敦厚,色泽晶莹碧透,散发着翡翠的光彩……牙舟陶以独有的孔雀蓝釉色成为中国陶艺界独树一帜的存在。


诞生于明代洪武年间的牙舟陶,历经600余年窑火锻造,有过“人手一只”的辉煌,也经历过无人问津的寂寞。如今,作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牙舟陶在非遗传承人的手中以更加新颖的造型、碧透的釉色,绽放新的荣光。


NO.1

明代遗珠,闪耀乌江

记者走进平塘县牙舟工艺美术陶瓷厂展销中心,一件件形态各异的陶器整齐排列,它们或蓝绿或军红,粗犷中不失细腻,厚重中透着精巧。不时有人进厂参观,被牙舟陶的独特气质所吸引。


牙舟陶烧制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张禄麒


今年54岁的张禄麒是牙舟陶烧制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也是牙舟镇张氏家族第八代制陶传人。他大部分时间都埋头在工厂里,制陶、带徒。


出生于制陶世家,张禄麒自幼便与陶土结缘。十二岁时开始帮父亲打下手,一边学习制陶。他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牙舟镇兴陶村,制陶业兴盛,家家户户门口都摆放着晾干的陶坯。


明代洪武年间的“调北填南”军屯民屯制度,使得发源于江西一带的陶器烧制技艺得以流传至贵州平塘。后来,陶器烧制技艺与牙舟镇的优质陶土相结合,诞生了中国陶瓷的新一支系——牙舟陶。


牙舟陶的纹饰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巧妙融入了贵州布依族、苗族、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纹样。工匠运用捏塑、浮雕、线刻、印纹等多种技法,结合陶器的器形、工艺、釉色等特点,创作出古朴典雅的作品。牙舟陶色泽鲜艳、晶莹光润、神韵别致,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浓厚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


牙舟陶制作中


“看着一堆陶土经过炼泥、拉坯、造型、上釉、烧制,最终变成一件艺术品,因为烧制的不可预知性而充满了等待与期许,这种感觉是无可比拟的。”张禄麒说,牙舟陶器烧制如今仍保持原始的手工制作方式。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通过不断调整泥料和釉色,改变烧制温度,最终成就一件牙舟陶。


牙舟镇含硅量50%多,且含铁量不超过5%的陶土,使得烧制出的陶器呈现出一种少见的蓝色,被称为孔雀蓝;陶器的玻璃釉自然流淌,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产生各种颜色,被称为“窑变”;釉与泥巴的结合,在出窑冷却后,会产生一种绝美的冰裂纹,几大特点都使得牙舟陶独具神韵。


成品牙舟陶


自明代起,牙舟陶世代传承,因型、色、质特色鲜明而逐渐享誉四方。最盛时在清朝,彼时,小小的牙舟镇上有48座窑,100多家制陶作坊,产品远销南洋。上世纪八十年代,牙舟陶在工艺美术界获得各种荣誉,声誉响彻中外。明代遗珠,在乌江畔散发耀眼光辉。

NO.2

匠心独运,守望传承

牙舟陶命运的转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到来。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国营牙舟陶器厂体制改革后倒闭,加之工业制品的流入对传统手工艺品带来巨大冲击,导致了牙舟陶的没落。


“当时,人们更愿意使用更便宜且耐用的五金塑胶制品,以生活用品为主要形式的牙舟陶遭遇了市场的急剧萎缩。”张禄麒回忆道,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牙舟镇从事制陶的家庭作坊只剩下两三户,牙舟陶烧制技艺也面临失传的风险。


张禄麒制作牙舟陶


一方面,不少老艺人相继辞世或年事已高,年轻人们又纷纷外出打工,不愿学习制陶,牙舟陶器烧制技艺的传承面临中断;另一方面,牙舟陶生产成本不断增高,利润比较低,产品又受到现代制品的冲击,销量骤减;再加上设计人才的缺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牙舟陶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阻碍。


彼时的张禄麒,仍奔波在外。1992年,他进入贵州省轻工科研所学习陶艺造型设计;1993年,他到深圳市“中国民俗文化村”布依族寨从事制陶表演工作;1995年至2006年,他在深圳市几家大型制陶企业从事陶瓷产品设计与研发工作。

2005年,回乡探亲的张禄麒意外地发现,牙舟镇的制陶作坊只剩下了三家,一种紧迫感顿时充斥心间。


思考了几个月,张禄麒下定决心辞掉了广东的工作,决定返乡创业,挽救牙舟陶:“要把牙舟陶传承下去,毕竟这个是我们牙舟镇祖辈流传下来的工艺,真的不想让它失传。”


牙舟陶的半成品


2006年,张禄麒返回了家乡,开办了公司,琢磨牙舟陶的继承发扬之路。谁也没有想到,当年那个跟在父辈身后“玩泥巴”的少年,如今担负起了传承牙舟陶的重任。


时值平塘县打造景区发展旅游,但张禄麒发现,牙舟陶之称的旅游商品种类很少,除了烟斗、盐罐、土碗、哨子、茶壶等普通物件之外,再没有更精致、具有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牙舟陶制品可以购买。


要知道,在20世纪70年代,牙舟陶走过一段工艺品路线,其造型以贵州特色蜡染纹样、青铜器图案为主,造型优美,极具地方特色。


如今的牙舟陶制品,在造型上中西杂糅,已经丧失了牙舟陶原有的美感。于是,有着多年陶器设计经验的张禄麒,开始沉下心来,进行牙舟陶工艺品的设计。


牙舟陶成品


陶瓷厂的展厅里,便摆放着不少张禄麒设计的作品,价格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据张禄麒介绍,产品很受欢迎:“上海、北京、广东等地的客人一来就带走上万块钱的东西,他们一看就说我们牙舟陶价格不高品质又好,回去肯定好卖。”

NO.3

非遗保护,古艺新生

随着非遗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牙舟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8年,牙舟陶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牙舟陶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为其提供了更多的宣传和支持。张禄麒也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培养新一代制陶人才,将技艺传授给更多年轻人。


直到现在,牙舟陶的制作工艺还延续着传统的烧制手法——柴窑。由于柴窑无法自动控制温度,一切都要凭经验,所以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很高。陶瓷厂现有工人十几名,都有五、六年的工作经验,都是张禄麒手把手带出来的。


张禄麒检查柴窑


牙舟陶每一项工艺要求都非常严格。“做陶的每一个动作都很关键,一定要细,不然整个成品就都报废了。”因此技术工人的培养和引进也就成为陶瓷厂能否继续扩大生产的重要因素。


在张禄麒看来,非遗要真正实现传承,一定要“走入寻常百姓家”。“我们牙舟陶发展最兴旺的时候,是走生活用品的路线,这样它才有市场支撑,所以我现在要让牙舟陶再次走进老百姓的家庭,让我们当地的老百姓,整个贵州的老百姓,甚至全国的老百姓,要用得起非遗产品。”


在张禄麒的带动下,牙舟镇的制陶作坊渐渐多了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陶艺产业集群,光是张氏便有三家,且各具特色——张禄麒的作品以设计见长,弟弟张禄洲的工坊在釉料和窑工烧制方面有优势,而年轻一代的侄子张胜波不断创新,作品带着“时尚感”。


张禄麒制作牙舟陶


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渠道,将牙舟陶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一国家级非遗瑰宝。


如今,牙舟陶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用品或艺术收藏品,它更成为牙舟镇乃至贵州省的一张文化名片。


它承载着牙舟镇的历史与文化记忆,也寄托着张禄麒等传承人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在非遗保护的助力下,牙舟陶正重拾昔日的辉煌,绽放新的光彩。



来   源:天眼新闻


审 校:秦祥祥 陈飞兵 

编 辑:苟忠丽

黔南宣传
对内是全州宣传文化系统和广大宣传干部宣传政策的舆论阵地、展示成果的形象窗口和交流思想的学习平台,对外作为展现黔南魅力、了解黔南的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