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敏:光耀乡梓霞满天

文摘   文化   2024-07-22 18:16   山西  

七月流火,骄阳灿烂。在这繁花似锦、绿意盎然的季节里,张俊耀老师从稷山打来电话,邀我去他的老家——稷山均安村做客。

认识张俊耀老师,始于2021年腊月的一天。那天,我们几个文友小聚,谈笑间,进来一位方脸阔耳、儒雅俊朗的先生,让座寒暄中,梁孟华老师介绍说:这是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张俊耀老师,也是咱们河东文学界的一支笔杆子。我一听“张俊耀”这个名字,立马想到了曾在“传媒视窗”平台看到的那篇《难忘当年“筒子楼”》散文,而作者就是眼前的张俊耀老师。

尽管只有一面之缘,却情深意厚,念念难忘。

相识后,我和俊耀老师有了更多的交集,随着来往的增加和交集范围的扩大,我对张俊耀老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他爱好广泛,多才多艺,擅长书法、绘画、写作、摄影,且会拉二胡。

那年临近年关,我打电话给老师,让其帮忙书写两副对联,他愉快地答应了。第二天下午,老师打来电话,叫我去他办公室取对联。那天,我们俩在一起聊了很久,张俊耀老师热情的为人、直爽的性格、坦荡的胸怀、哲理的思想、丰富的知识、诗意的话语深深地感染着我,影响着我。回到家里,我连夜赶写了一篇散文《走近张俊耀》。文章发表后,社会各界好评如潮。随后,我又将此文分段制作成视频发表在自己的抖音账号,浏览量达到了数十万之多。

说起张俊耀,就不得不提及他的爱人史红霞。史红霞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曾长期担任运城市人民路学校附属幼儿园园长、年级主任等职务。多次荣获运城市“劳动模范”“十佳教学能手”“优秀教师”“山西省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她从小就对家乡戏曲非常热爱,甚至可以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退休后,开始拜访和师从武俊英、景雪变、吉有芳、贾菊兰、闫慧芳、李小芳、苏鹏等“梅花奖”蒲剧名家和一级演员,专攻蒲剧和眉户女旦唱腔,多次参加“黄河金三角戏迷票友大赛”与运城市电视台举办的《阳光戏苑》戏迷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担任运城市戏迷协会副会长后,经常与戏迷同行深入市区及各县养老院、社区、乡村等公共场所,开展各种公益义演活动,受到诸多戏迷的追捧好评,其抖音戏剧平台拥有粉丝量达3.5万之多,其作品点赞量达到120万之多。

2022年4月,张俊耀老师从市教育局领导岗位光荣退休。退休后,他仍然担任山西省政府督学、市教育局《运城市教育局志》主编、运城市关工委副主任、市教育局系统关工委主任、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市老年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等职;继续以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为我市的文化教育事业发挥作用,奉献余热;尤其是他热爱家乡,主动承担了为老家主编《均安村志》的重任。而且一到周末,他就和爱人史红霞回到老家均安村,一个以胸中墨宝教化村民,一个以戏曲文化礼赞家乡,称得上琴瑟和鸣、夫唱妇随、伉俪情深的一对夫妻。

缘于共同的志趣爱好,我和张俊耀老师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平日里,我们各自忙自己的工作,交流大多靠手机;对其事业、生活情况,多是通过手机抖音来了解。两位老师的抖音视频,既有工作方面的奔波忙碌,又有家庭生活的烟火日常,但更多的则是他们在老家为村里大事小事操劳、为乡邻百姓帮忙、在自家小院同戏迷朋友联动、在周边村镇、养老院为居民群众、孤寡老人服务献爱心的场景。这样的场面,对于自幼生活在农村的我来说,极具诱惑力和带动感,加上经历的相似与思想上的同频共鸣,让我产生了走入均安,深入百姓,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的想法。

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俊耀老师时,他很愉快地答应了。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驱车出运城,沿运稷一级路向北行驶约50公里,就进入稷山境内。过翟店再往西四五公里,就是俊耀老师的家——均安。

在手机导航的指引下,我们到达了均安村。均安是一个有三千多口人的村子,位于稷王山下的汾南平原,隶属稷山县太阳乡管辖。这方沃土境地,有着舜帝时期农官“后稷”教民习耕,稼穑农业,种植五谷,植桑养蚕的美丽传说。其所驻的地理位置,既是华夏儿女繁衍生息的发祥地,也是族群农业发展的起源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近年来,均安村依托其沿袭的历史文化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着力打造戏曲文艺、教育娱乐、德治自治为一体的发展新模式,奏响了一曲曲带有诗情画意的乡风文明新篇章。

而搅动均安村文明新风兴起、戏曲文化繁荣这一波春池秋水的人,就是张俊耀、史红霞两口子。

听闻我们到来,张俊耀老师早早就站在家门口迎候。握手寒暄中,我被大门两侧挂着的棕底金字的楹联“睦家族友乡邻和谐为贵,尚勤俭崇贤圣耕读传家”所吸引,这幅遒劲有力、浑厚大气的隶书体钛合金制做的对联,在夏日阳光的辉映下光芒四射,熠熠生辉,更使得这方农家院落多了几分书香气息。我笑着问道:“这一定是老师编撰和书写的吧?”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嗯,是我前几年的拙作!”

谈笑间,我们踏进了大门。这方典型的北方农家院落,宽敞明亮,鸟语花香。地面被清一色的花岗岩条石所覆盖,显得干净整洁;靠南墙的花园里,两棵高大的红叶李、一丛绿油油的毛竹和几株木槿、南山竹随风起舞,娥娜多姿;东墙边花池间,一株株月季花、紫薇花、石榴花和凌霄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蝶舞蜂恋;尤其是北房东边窗户外的几株葡萄树,结了数十串紫红晶莹的“巨峰”葡萄,引来成群的鸟儿飞起又落下,落下又飞起,欢呼雀跃地为安宁富足的乡村生活而讴歌。

西厢房是老师的书房,门上的木制楹联“梅兰竹菊陶情,棋琴书画养性”,为运城市著名书法家崔新杰先生题写为。房里宽大的的写字台上,中间摆放着一沓《均安村志》修改稿和数本搜集来的其他地方的村志,靠窗户的一边则摆放着文房四宝。转椅后边的一排书柜更是引人注目,里边整整齐齐摆满了各类图书,足见主人涉猎的知识领域比较广泛。书房墙角还码放着几只装有锣鼓器乐的大木箱。
老师介绍说:“这方院落不仅是我和爱人红霞生活的起居,也是村民们闲暇时集中聚会、休闲娱乐的场所;很多时候的周末晚上,周边村里的戏迷们都会应邀赶过来,吹拉弹唱各种把式一样不缺,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悉数登场,可热闹啦。”

老师家正房上下两层大门的木制楹联分别为“忠孝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和“勤奋创业事业兴,和气治家家风淳。”分别为著名书法家原旭东和郭学功所题写。显示出主人的齐家修为和治家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志。这种行事沉稳的从容,极度自律的低调,为人和善的淳朴,古道热肠的遗风,铁血柔情的风骨,在张俊耀老师身上展现无遗。

老师的家宽敞而明亮,灿烂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棂,贪婪地亲抚着室内所能触及到的每一处地方。客厅里,史红霞老师正忙着沏茶、切西瓜招待来客。来老师家造访的大多是村里的街坊邻居和一众戏迷票友。看见我们进来,正在聊天的乡亲赶忙起身想要礼貌退场,我急忙挽留且说明了此行目的,他们这才落座并把张俊耀、史红霞两位老师回村后如何心系乡梓、关爱村民、热心公益、慷慨解囊,以及妇唱夫拉、助推均安文化娱乐繁荣的故事讲述给了我们......

“我们均安村(含白新和三堡)是后稷故里一座古老的村庄,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耕读传家。盛世修志,志载盛世。为了探寻均安古村摇曳而来的历史和足迹,回顾均安人民生生不息的奋斗历程和事件,记载均安村落历经沧桑的状况和变迁,展现均安人民从贫穷落后向富裕文明迈进的历程和风貌,我们这届村委会经集体研究,决定把村志编修列入工作计划,并聘请刚刚退休的张俊耀为主编。他接到邀请后,豪不犹豫,欣然接受。村志编纂工作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脑力劳动。2022年接此工作后,他自加压力,运城、老家来回奔波,带领村里的数名编纂人员一起,不辞劳苦,不计报酬 ,夜以继日,忘我工作,追根溯源,挖掘素材,历经三载寒暑,几易其稿,即将完成这部全面记载均安村自古以来的自然风貌、时事变迁、洋洋近百万余言的我村首部《均安村志》。其功绩和精神可歌可泣,可赞可叹 ,将永载我们均安发展史册。”说这话的是均安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因宽。
“受家风影响,俊耀从小就是个古道热肠、懂得感恩的人。村里不管谁家有事,他都会提前回来帮忙。遇到喜事,他为人家编写喜联,当证婚人;逢有白事,他为逝者编撰和书写挽联,并亲自加入送葬的锣鼓队行列。村里人但凡有事找他,他都会热心帮忙,尽力而为。今年前半年,村里翻修舞台,他和红霞专门赶回来,与村干部和施工方一起研究和论证施工方案,并熬夜为舞台编撰并题写楹联。他编撰和题写的楹联,用石材刻制好后,已悬挂在舞台两侧。舞台翻修完工后,他又找到市、县文旅局领导,并联系盐湖区蒲剧团,给我们村争取到了“戏剧惠民”的机会,村民们连续享受了两天三晚的戏曲盛宴,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文化娱乐生活!”提起张俊耀,均安村四组年届75岁的张学文老人赞口不绝,连竖大拇指,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我们村自民国以来,就有演唱家戏、闹元宵社火的优良传统。每到腊月和正月期间,爱好唱戏的村民就会自发组织起来,自筹资金,请一些唱戏把式,对村里爱好戏剧的演唱者和乐队人员进行排练。经过一段时间的排练,这些戏剧爱好者,元霄节前后总要在村里舞台上给村民们唱上几晚。改革开放后,我村专门成立了“均安蒲剧团”,现改名为“均安文艺同乐团”,每周坚持排练和活动。艺术需要传承,张俊耀、史红霞两口子退休后,积极加入到我们均安文艺同乐团,为同乐团注入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几年来,他们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回到村里,积极参加同乐团的排练和各种演出活动,红霞唱,俊耀拉(二胡)。尤其是史红霞,在赴乡、县汇演和出村各种邀请演出活动中,多次担纲主角和主演,在歌舞《南泥湾》、蒲剧《秦香莲》《三对面》《芦花》等折子戏中 ,她勇挑重担 ,担纲独唱和主演,并积极引荐同乐团赴运城市槐东文化苑的“蒲乡大舞台 ”参加演出,并获得圆满成功。”提及张俊耀、史红霞夫妇俩,村妇女主任、均安村文艺同乐团团长杜红爱不由地竖起大拇指,发自内心地表示赞叹。

“俊耀哥会拉二胡,红霞姐爱唱歌唱戏,十里八乡有名,是我们眼里有名的模范夫妻。为支持我们村的文艺工作,他们自费为村里购置了音响 、戏服和饮水机等,并经常安排大家到他们家里的大院或客厅进行排练和活动,受到戏迷同仁和村民百姓的一致好评;红霞姐还利用“抖音 ”君子兰戏曲平台,坚持开展戏曲演唱,使其“粉丝 ”达到数万人之众,成为运城市戏曲网红之一。她还经常受邀到盐湖、稷山、新绛 、万荣、临猗等县市区的养老院开展戏曲义演 、特别是经常在自己的抖音账号里转发和传播“均安文艺同乐团”“君子兰爱心演艺团”的排练和演出活动动态,使“均安文艺同乐团”和“君子兰爱心演艺团”的名气在当地乃至运城市都越来越大。”一旁的“君子兰爱心演艺团”演员张月菊接着补充说。

张月菊所说的“君子兰爱心演艺团”乃史红霞退休回村后,组织成立起来的一个公益性演出团队。现有演职人员28名,平均年龄50岁左右,人员组成大多为本村和稷山县的戏迷。农忙时大家各自招呼田里的营生,闲暇就会组织起来排练蒲剧、眉户折子戏。史红霞还利用自己广泛的人脉资源,把吉有芳、贾菊兰、李小芳、杨燕、张洁红、张巨、仇希勤、张志勇及李建春等蒲剧名家邀请来村,对演员们和乐队人员进行指导,为村里老百姓进行献唱。

截至目前,“君子兰爱心演艺团”已排出《芦花》《三对面》《教子》《四贤册》等蒲剧、眉户类折子戏共15部,为本村和当地敬老院、社区义演和献唱达百余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两位老师凭借着对河东教育事业的赤诚,对蒲乡戏曲文化的热爱,对家乡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以感恩之心回馈社会,报答乡梓,丰富了当地村民的文化生活,带火了方圆区域的乡风文明。

均沾福祉艺坛活跃蒲韵稷风入丝弦竹管,

安享盛世百花齐放民康物阜融曼妙轻歌。

均安村中心舞台两侧的这幅对联,乃张俊耀老师亲自编排题写。它既是老师对均安百姓安居乐业、精神生活不断丰富的一种赞誉,亦是老师对美丽乡村建设、文明新风蓬勃兴起的由衷赞叹,更是老师热爱均安、报答均安、视均安为生命之根的理由。

而均安,这个古朴无华、钟灵毓秀、带有浓郁文化气息的村庄 , 正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张俊耀、史红霞等诸多在外游子的关爱支持下,沐浴着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步履铿锵,一路向前。

作 者 简 介

杨永敏,河津市人,大学学历,中国乡村作家协会会员,喜爱文学创作与摄影。1986年入伍参军,先后在军地报刊、杂志发表新闻、摄影作品600余篇,散文作品近百余篇,多次获得新闻报道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并荣立三等功一次。现供职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人大常委会。




我在河之东  您又在哪里
       请点击上方小程序

长按识别


我在河之东
大河之东,你我相聚! 《我在河之东》:欢迎每一位河东老乡来这里入住,共同打造诗意栖居的地方,我们共同的故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