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秦州时,距此地约200公里的同谷县令仰慕他已久,得悉他在秦州,一再捎信盛邀来同谷居住游玩。史料记载,当杜甫一家人满怀希望来投奔县令时,他却避而不见。好在当地百姓和几位文友却很朴厚,热情地接纳了忧患之中的杜甫一家。大家动手帮他们在同谷南山飞龙峡口,临时搭建两间草屋栖身,并接济了些生活用品。万般无奈下,杜甫一家过上了一个多月艰难的同谷生活……
在同谷期间,杜甫生活着实艰难,他在《乾元二年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这组长诗中,真实记录了一家人困居时的艰苦岁月“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这组诗也成了杜甫血和泪的见证。
但即使再困顿的环境,诗人也可以看见光。短暂同谷的寓居,杜甫的诗心并未泯灭而且不断淬炼、成熟直至臻于化境,他流连忘返于鸡峰山、西峡沟,并与当地百姓结交,采摘野果野菜果腹,不分贫富贵贱与他们结交。
一天晚上,当地百姓为杜甫送来一樽自酿的红川烧酒,草庐之内,灯影幢幢,几杯烈酒下肚,万千思绪萦绕,杜甫感慨家国破碎、亲人分离,他沉吟片刻,就着酒意,拿起笔墨,情不自禁写下“酿得万家合欢液,愿与苍生共醉歌”,祈求一个“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百姓安居乐业,苍生共歌共醉的盛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