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炮轰特斯拉CEO马斯克不懂电池制造,并预言特斯拉4680电池将面临失败。
这番言论引发业内广泛关注,也让两大新能源巨头的较量再度升温。
在当前全球电动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这场争论更显意味深长。
1.
对4680战略”开炮”,曾毓群直指马斯克短板
曾毓群一针见血指出,马斯克在电池领域的理解存在明显短板。马斯克虽在芯片、软件、机械等方面表现出色,但对电池制造涉及的电化学问题缺乏深入了解。这个观点得到了不少业内专家的认同。
4680电池项目面临多重挑战:生产良品率低,制造工艺复杂,能量密度和充电性能不及2170电池。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4680电池的生产效率仅达预期的1/3,能量密度比预期低20%,成本远超马斯克设定的目标。
业内专家分析,从小圆柱到大圆柱的技术跨越并非易事。4680电池需要全新的生产设备,对焊接密封可靠性、原材料精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更大的电池体积也带来了散热难题,这直接影响了充电性能的发挥。
2.
合作与竞争并存,技术授权成为新模式
有意思的是,尽管双方在电池技术路线上存在分歧,宁德时代和特斯拉仍保持着密切合作。两家公司签订了技术许可协议,宁德时代将向特斯拉位于内华达州的工厂提供电池制造技术支持。
这种合作采用了LRS模式(技术授权服务模式),宁德时代通过收取专利授权费和服务费获得收益。双方还在共同研发新型电化学结构,以提升电池充电性能。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的合作还延伸到储能领域。特斯拉计划使用宁德时代的储能电芯生产储能产品,这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新阶段。这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折射出新能源产业链的复杂性。
3.
IRA法案影响深远,倒逼产业链重构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给宁德时代带来新的挑战。该法案要求电动车电池组件必须在北美生产或组装,关键矿物需从美国或自贸协定国家采购。这迫使宁德时代调整战略,从直接供应转向技术授权模式。
法案还对”外国敏感实体”的电池组件和原材料设置了更严格的限制。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将无法获得联邦电动汽车税收抵免,这给中国电池企业的美国市场布局带来挑战。
不过,宁德时代正积极寻求突破。通过调整股权结构,解除一致行动人协议,为海外产能布局创造条件。这显示出中国电池巨头在全球化进程中的灵活应变能力。
4.
马斯克的”时间表困境”与技术创新
在认可马斯克在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方面远见的同时,曾毓群也点出了其设定不切实际时间表的问题。从火星探索计划到FSD全自动驾驶技术,马斯克经常因过于乐观的时间预期而饱受争议。
这种激进的时间表虽然能激励员工,但也带来诸多问题。频繁的计划调整和压力山大的进度要求,让产品开发质量和团队稳定性都面临考验。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确实取得了显著进展。FSD系统升级到V12版本,引入BEV+Transformer技术,算力提升到35.5 EFLOPS。
但马斯克过于激进的时间表,反而可能影响技术的稳健发展。
5.
未来发展走向引发关注
宁德时代与特斯拉的这场较量,本质上反映了新能源领域的技术路线之争。方形电池与圆柱电池、垂直整合与技术授权、本土化与全球化,这些战略选择背后都是对未来市场的不同判断。
双方的合作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在全球化背景下,竞争者之间可以寻找互补优势,实现共赢。这或许才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正确打开方式。
✨愿每一位看到这篇文章的人,都能前程似锦,万事如意!心想事成,身体健康!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