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同行】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该如何预防?

政务   2024-10-25 19:20   西藏  

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管护师毕云霞接触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中,有两例严重的患者还未来得及进行急诊手术,就因为并发中毒性休克转到了重症监护室,还有一例是怀孕两个月的孕妇,因为怕药物对胎儿产生影响而主动要求终止妊娠。

那么,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为何会如此凶险?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急性炎症

毕云霞介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也称口腔颌面部蜂窝织炎,是指发生在颌骨、肌肉、筋膜、皮肤之间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弥散性化脓性炎症,如感染局限则称为脓肿。

正常情况下,颌面部各层组织之间存在潜在的筋膜间隙,当细菌侵入这些间隙时,化脓性炎症使疏松结缔组织溶解液化,炎症产物充满其中,此时才出现明显的间隙。感染可局限于一个间隙内,也可循阻力薄弱的组织扩散,形成弥散性的多个间隙感染,如口底。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因是什么?

临床上,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最常见的为牙源性感染,如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根尖周炎、颌骨骨髓炎等。

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可由扁桃体炎、唾液腺炎、颌面部淋巴结炎等扩散所致,在婴幼儿中多见。

此外,继发性创伤、面部疖痈、口腔溃疡和血源性感染也可导致本病,但是比较少见。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病原菌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常为混合性细菌感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可致命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可分为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包括:急性期的皮肤发红或发紫、肿胀、疼痛、皮温升高、发音吞咽困难、张口受限、呼吸道梗阻、凹陷性水肿、波动感、捻发音等;慢性期的功能障碍、长期排脓的瘘口等。

全身症状包括:轻症者无明显反应;重症者可出现发热、畏寒、头痛、全身不适等,炎症持续扩散,可出现口底、咽旁广泛发炎、肿胀,甚至阻塞气道,导致呼吸困难、窒息而死亡;另外,炎症感染也可向上扩散导致颅内感染,向下扩散至颈部,出现颈部脓肿,严重者导致纵隔脓肿;感染也可导致细菌进入血液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中毒性休克、脓毒血症等,则会出现相应的症状。

毕云霞提醒,如果感染者全身消耗性营养不良,伴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可危及生命。特别是有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结缔组织疾病等的患者,若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脓肿可沿组织间隙、神经、血管扩散,导致其他部位或器官的脓毒症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很高。

预防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要做好以下四点

毕云霞提醒,尽管口腔颌面部感染十分恐怖,但也不必恐慌。在生活中做好以下四点,是可以预防这种疾病发生的。

首先,要加强身体锻炼,多食蔬菜水果,增强机体免疫力。

其次,要去除局部刺激,拔除坏牙的残根残冠,义齿边缘要光滑。

再次,对无保留价值的阻生牙,需炎症消退后拔除,对根尖炎等病灶牙需及时治疗。

最后,要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审稿专家: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医学中心主任、主任医师 王永功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格桑南加

日喀则市直机关党建
传播党的声音,宣传党的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