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民肝癌晚期不去治病,自掏腰包17万给村里修路,躺藤椅指挥,还放话:有生之年一定要把路修好!

文化   2024-12-10 10:24   浙江  

点击上方"蓝字"免费关注

在广西永福县的偏远山村里,有一个名为小江屯的地方。这里四周群山环绕,风景如画,宛如世外桃源。然而,美丽背后是交通不便带来的闭塞和贫困。村子里的人口不足200人,大部分年轻人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而外出打工,留下的是老人和儿童。
黄元峰就是这个小村庄的一员。他出生于1970年,自幼在这里长大。小时候,黄元峰经常到邻居家串门玩耍,有一次他发现邻居奶奶做饭时使用的盐巴发黑,便好奇地问起原因。奶奶告诉他,这些盐巴都是村民们辛苦背进来的,哪怕脏了也舍不得丢弃。
那一刻,一个小小的心愿在黄元峰心中萌芽——他希望有一天能为家乡修一条平坦的大道,让村民不再受困于崎岖的道路。
随着年龄的增长,黄元峰离开了家乡,成为了一名建筑工人。凭借着勤劳和智慧,他在外闯荡多年,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并且回乡娶妻生子,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但儿时的梦想从未消失,他始终记挂着那条通往外界的泥泞小路。
2014年5月的一天,黄元峰突然感到头晕目眩、腹部剧痛。尽管症状很快缓解,但他妻子坚持要带他去医院检查。不幸的是,医院确诊他患有中晚期肝癌,医生告知他的生存时间可能只有几个月到几年不等。面对突如其来的噩耗,黄元峰并没有被击垮,相反,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要完成心中夙愿的决心。
回到家后,黄元峰将家中的17万元积蓄全部取出,准备用来修建一条连接村庄与外界的道路。这笔钱原本是他妻子留给他的救命钱,但黄元峰认为,用它来做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才是最好的选择。他说服了家人,并承诺即使自己不在了,儿子也会负责偿还借款。
为了筹集更多资金,黄元峰挨家挨户地向村民们借钱。起初,有些人对他的计划表示怀疑,但在黄元峰父子的真诚承诺下,村民们最终同意帮助他。就这样,黄元峰开始了他的修路之旅。
修路并非易事,尤其是在条件艰苦的小山村。黄元峰不仅要克服身体上的病痛,还要应对复杂的地质环境和技术难题。每天清晨六点,他就到达工地,直到晚上六点半才收工。尽管天气寒冷,他依旧坚持在现场指导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随着时间推移,黄元峰的身体状况逐渐恶化,脸色苍白,嘴唇乌紫。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停止工作的脚步。为了让父亲能够得到充分休息,女儿黄通慧特意买来一张藤椅,放在工地附近,方便父亲在需要时可以稍作歇息。她每天都会早早起床为父亲煮饭熬药,并带到工地供父亲和工人食用。儿子黄小军则放弃了外地的工作,回到家中协助父亲管理施工现场。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在春节前夕,一条全长四公里的柏油马路终于完工了。这条道路不仅改善了村民们的出行条件,更为他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发展机遇。通车当天,村民们激动得热泪盈眶,孩子们欢呼雀跃,庆祝着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到来。
令人惊讶的是,黄元峰的身体状况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明显好转。医生表示,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力可能是导致病情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黄元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即使面对绝境,只要怀揣梦想并为之奋斗,就有可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结果。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生命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长度上,更在于我们如何度过这段时光。在他短暂而充实的生命里,黄元峰选择了以无私奉献的方式回报社会,用爱与责任照亮了他人前行的道路。
他的事迹激励着每一个听到这个故事的人,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自己的梦想,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你若喜欢,请点个赞吧!

叶尖读书
此间无别事,半卷闲书一盏茶。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灼热而辽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