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名杨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多明格斯山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Dominguez Hills)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做研究是有趣的》《陪你解锁社会网络分析》两本书的作者。从事公共管理及非营利组织管理的研究与教学,研究方向包括组织行为及理论、社会网络分析与治理、应急管理、非营利组织行为及志愿者行为等。近年学术论文收录于《公共管理评论》(Public Management Review)、《国际公共管理期刊》(International Public Management Journal)等国际期刊。长期关注用简单、有趣的方式讲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开设有知乎专栏 “做学术是有趣的”及微信公众号“刀熊说说”。
提到“教科书”这个东西,你很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严肃”和“枯燥”这两个标签。确实,从小到大我们接触到的大部分教科书都是为了划重点和应付考试。教科书常常是负担,是书包里不得不背负的重量。往好了说,它们是陪我们闯关的工具,但一旦过关,就失去了最大的价值。然而有几本教科书彻底改变了我对教科书的看法,让我发现教科书原来可以写得这么好读、这么有趣。第一本是我在北卡读博期间,在给政治科学这门课作助教时,教授安排的教材《We the People: An Introduction to American Government》(《美国政府概论》)。那会儿我刚到美国一年,脑中被各种跟公共管理和政府有关的大词狂轰乱炸了一顿,可是对这些大词的真正意义和美国政治体系的理解一团浆糊。所以当时这本书在恰当的时间出现,让我读得酣畅淋漓,瞬间帮我解决了此前一年存于脑中的诸多疑问。我第一次发现,原来教科书可以写的这么务实、好用、易读,一本好的教科书其实可以远超过老师的作用(而那位教授事实上在课堂上也没讲什么)。第二本影响我的教科书是一本社科类研究方法的经典教材,由Earl Babbie所撰写的《The Basics of Social Research》(《社会研究方法基础》)。读博的第三年,我被安排给本科生讲授研究方法这门课,而当时周围推荐最多的教材就是这本 Babbie 的书。坦白讲,在那之前,我虽然已经上了几门博士生研究方法的课,可是脑中的知识凌乱而分散。而借着讲授 Babbie 教材的机会,我像是在脑中重新整理出了一个轮廓清晰的体系,这感觉像是把堆砌得杂乱无章的金属材料一点点重新搭成一个结构规整的房子。于是,我了解了一本好教科书对科研者的重要性——它能提供一个至关重要、扎实全面的知识架构,有了这个架构之后,当我们再接触零散、细分的知识,就能很快将它们与头脑中已有的架构相对应,知道哪部分知识应该被放到哪一个柜子,还能了解每个柜子之间都有怎样的关系。从这个角度讲,读再多的好 paper 也不能取代一本好教科书在构建知识体系时的作用。
第三本让我印象极深的教科书,是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刚工作的那两年,我无意间翻开了家中不知哪个朋友留下来的一本,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地读了下去。经济学并不是我的专业领域,可是这本书实在太好读了,简直让人拍案叫绝。其中叫绝的一大原因,当然是基于我已经有了几年的教学经历,知道把知识点讲得这么清楚、这么务实、这么有趣,是一件多么难能可贵又可敬可佩的事。一本优秀的教科书能够激发学生对某个知识领域的极大兴趣,而不是扼杀读者的兴趣。一本好的教科书的每句话都应是务实的、亲切的、跟读者有关的,它总能恰到好处地提供形象生动的例子,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讲深奥复杂的事情。
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则是这两年再次让我拍案叫绝的好教科书。有人可能认为这本书不算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教科书,然而我觉得最好的教科书都有点不像教科书——因为它亲切、好读、灵动。一开始翻开这本书时,我只是想读一下关于禅学的那一章,读完之后意犹未尽就读了它前后两章,然后更加意犹未尽,引着我把整本书全看了。这本书清晰、言之有物、好懂、有趣。后来看了前言,才知道这是由冯友兰在国外上课的讲义为基础写成的,这更加印证了我的一个观察——许多好读的教材都是以课程为基础改编过来,这并不是一个偶然,而是因为讲课时明确的“对象感”让之后所写的教材更加灵动。这本书让我感到,好的教材作者像是一个心理学大师——他在讲授每个知识点时,总能知道学生读到这里时,脑中会有什么疑问、如何进一步激起他的兴趣,然后他就恰到好处地在这里指出这个疑问,解答你的困惑,就这样一点一点引着你一路走到山顶,你读得津津有味,全然不觉疲惫。
其实好读的教科书又何止这几本,比如组织行为学的经典教材《组织行为学精要》(罗宾斯和贾奇著),它在讲述每一个知识点时,都列举出跟读者有关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生动例子,并且融入诸多学者在每个知识点上的最新研究发现,把原本就十分有趣的一门学科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An IBM Spss Companion to Political Analysis》(《政治分析的IBM SPSS指南》)这本书,则让我体会到研究方法类书籍的另一种可能:用一种极为贴心的一步步分解示范、提供全套操作步骤的方式,让学生离开老师之后依然可以游刃有余地独立前行。
教科书当然应该严谨、清楚、体系化,但我觉得这些跟写得好读、读着有趣并不冲突,而后者则更能为读者提供价值。纵观那些好读的教科书,我觉得它们都有这么几个特点:
1、明确的“对象感”和“读者思维”:知道读者是谁,读者需要什么,读者喜欢什么,能用简单友好的语言和结构来讲解知识,不是出于自己的喜好来讲解,而是出于读者的需要来讲解。
2、合理的讲解逻辑和知识分块:使用“脚手架”的教学策略,一点一点把读者从简单的小知识点引导到越来越复杂的问题上,把读者一步步带到山顶,还让读者觉得轻松和有成就感。
3、大量举例和示范:这一点几乎是所有好教科书的必备。这些生动的例子无论从帮助理解还是促进应用上,都让读者觉得这些知识不是死的,而是跟自己有关的,是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在或将来可用的。
4、可视化和图表:人是视觉的动物,贴心的作者不只是利用文字来讲解知识点,而是使用许多不同的图表和可视化工具,辅助文字的理解,展示工具的样貌,勾连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5、激起读者的学习兴趣:不管是用什么办法(例如作者的幽默感、提供好玩的例子),一本好读的教科书总有一种魔力,激发出读者求知和继续阅读的兴趣,而不是扼杀这种兴趣。
从本质上讲,其实所有的教科书都应该是好读的、有趣的、激发读者对知识兴趣的。如果某个领域缺乏一本这样的教科书,那么恰恰给了我们当代学者机会,去填补这个空白。其实任何学生在刚入门某个学科时,都极度渴求一套系统的知识框架,也极度渴求一本好读易懂的教材。我觉得如果能去写出这样一本教材,其实是一件蛮幸福的事情。
《陪你解锁社会网络分析》是我在这条路上的一次探索,我希望它能让读者觉得好读、易读,读了有用。社会网络分析本来就是很贴近我们生活的一种研究方法,即便是非学术人员,去了解这种分析视角也会大大扩展人的思维方式。我希望这本书中的例子、示范、知识点讲解,都让你觉得易懂和不枯燥,也希望书中的每一句话都让你觉得言之有物、实用而有意义。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尝试了各种不同的可视化方法去呈现知识点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尝试了使用最最简单、最最贴近生活的例子来解释社会网络分析问题。我还借助了《巨人的工具》一书中的一个方法,就是在不同知识点之间不断提供另一个相关知识点在书中的页码,由此来方便读者横跳着阅读。其实线性阅读的方式已不是这个加速时代最高效的阅读方式,所以读者大可以先从自己最感兴趣、对自己最有用的那一部分读起,然后再顺藤摸瓜,以自己的方式和顺序读完这本书。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精彩评论,活动结束后我们将联系评论区点赞数量排名前两名的小伙伴,给您邮寄图书《陪你解锁社会网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