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基层特色案例之四 | 数字化赋能文化新体验

文摘   2024-12-11 15:57   上海  

长宁区公共文化服务基层特色案例汇编之四

数字化赋能文化新体验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优化文化设施布局、完善文化服务功能、规范场馆运行标准、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今年以来,长宁区通过开展基层综合文化活动室功能提升工作,推出一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特色典型,以典型示范为引领,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畅通各类优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直达基层,持续增强市民群众的感受度和幸福感。



编者点评

长宁区多年来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内容建设和数字场景应用,以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满足市民群众高品质文化生活需求。编者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到,威宁、新泾五村、新泾六村等居民区,积极推进综合文化活动室的数字化转型。致力于以数字化赋能社区公共文化和基层治理,打造AI+社区,为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配备智慧书房和智能健身设施等,并为老年群体提供使用指导,使社区居民充分享受数字文化新体验。现将这些优秀案例介绍如下。



仙霞新村街道·威宁


威宁居民区位于仙霞街道北片,下辖4个小区,居民总户数1912户,其中威宁小区的居民多为文化艺术界人士。2020年通过精品小区叠加工程改造后,活动室面积由原先的200多平方米拓展到如今的400多平方米,集文化体育、党建、为老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实现辖区内资源共建共享,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多实惠。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活动室组建了文化体育志愿服务队、理论宣传志愿服务队、助残志愿服务队、爱幼志愿服务队等10支居民区志愿服务团队,其中文化体育志愿服务队成员约150人,为社区文体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全面推进居民区综合文化活动室数字化转型、提升社区数字文化软实力,由街道牵头与易居克而瑞、区块链研究中心、上海CA、上海仪电等单位合作,共同推动申请上海市公共数据开发利用试点,以数字化赋能社区基层治理中的民主议事、投票表决等事项,并获得了第六届中国(上海)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案例等荣誉。




北新泾街道·新泾五村


新泾五村位于北新泾街道西片,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居民总户数1792户,以老年群体为主。五村的“吾爱家”综合文化活动室是一幢独栋的3层建筑,面积达1760平方米,集文化休闲、亲子活动、党建群建、小区自治、医疗保健、为老助餐等功能为一体,每月服务超2500人次。依托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吾爱家”活动室配置了讯飞朗读亭、智慧健身房、“吾家直播室”、社区事务受理“智能双屏一体机”等多种数字化应用场景,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数字服务项目;通过AI+文化,建成“文化素养、民俗非遗、娱乐健身、智慧康养”四大品牌服务体系。在引入数智化设备、构建数字化应用场景和品牌服务体系的同时,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使用智能健身设施等数字化服务设备的教学指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使社区居民充分享受数字化生活的便利与红利,共绘美好生活新图景。



北新泾街道·新泾六村


新泾六村位于北新泾街道西片,是典型的售后公房小区,居民总户数1100户。2019年,叠加AI项目建设后的“乐爱家”综合文化活动室建成开放,“乐”取“六”的谐音,“爱家”为“AI+HOME”即AI+社区。活动室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地下一层为非机动车停车场,地上两层为活动空间,天台为立体景观绿化区。“乐爱家”二楼的城市智慧书房集“阅、借、读、听、视”五大功能于一体,引进由街道图书馆配送的自助书籍借还柜以外,并与上海超星实业有限公司等长期合作,在城市智慧书房内配置了多台智能化阅读设备,打通全民阅读最后一公里。此外,居民还可在活动室内享受数字文化、数字运动、数字生活、数字康养、数字政务等一站式数字化服务,开启智能社区生活,极大地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来源:上海长宁文旅
初审:林绮 黄剑铮 熊友飞
终审:郭敏芬



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
上海长宁文化艺术中心是一座富有现代气息的群众文化艺术馆,坚持公益为民,365天对公众开放,常设18个公益服务项目,包括:艺术展览、艺术培训、艺术阅览、星期音乐会、舞蹈欣赏、评弹、讲座、歌舞厅、电影和各类演出等, 其中15个为免费项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