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要抓“感”与“敢”

政务   2024-11-29 21:14   广西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来,各地采取设置举报热线、严控文件、精简会议等办法,打出减负“组合拳”,唱响减负“大合唱”,基层减负取得显著成效。在与一些干部交流时他们说,现在检查、文件和会议都比以前少了,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与问题,值得注意。

比如,在形式主义认定上,有的地方和部门因缺乏一个明晰标准,执行过程中存在“一刀切”“宁过之而勿不及”等现象,担心被贴上“形式主义”标签,该布置的任务不敢布置了,该开的会也取消了,该发的文也迟迟不发,干起事来“束手束脚”甚至“不敢为”。有的则一边强调减负,一边又强调要加强对减负的跟踪与考核,结果旧的台账走了,新的台账又来了,减负的实际获得感大大削弱。

上述两种现象提醒我们,推动基层减负要注意“感”与“敢”,即既要大力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减负获得“感”,又要鼓励各级干部“敢”为善为、积极作为,形成你追我赶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是基层干部翘首以盼、拍手叫好的事情,为什么会产生“不敢”和“无感”的问题呢?

首先是,一些地方对“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认识、理解和把握不深不细、不准不透。整治形式主义,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形式主义,认清“必要的形式”与“形式主义”之间的区别,提升防范各种形式主义的能力。如果搞不清“必要的形式”和“形式主义”之间的区别,“一刀切”乱贴标签、乱扣帽子、乱打棍子,就会把“鲜花”和“杂草”一起拔掉、“孩子”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从而诱发“不敢为”问题,削弱基层减负的获得感。

其次是,从实践看,基层干部之所以“无感”甚至有越减越“负”之感,原因就在于有的地方还是在减负中搞“留痕不留心”那一套,没有把基层干部的切身感受作为评判减负成效好坏的根本标准。减负实效究竟怎样,最终还是要由基层干部来评判,而不能简单地看各种“台账”“报表”“数据”。

基层减负要减得其所、减得其效,让干部“有感”又“有敢”,关键要完整、准确、全面领会中央精神,不折不扣、一步一履地把有关精神落实到位。在减负过程中,要真刀实枪,不搞噱头,不玩花招,不务虚功。比如工作群过多的问题。该解散的群要坚决解散,不能减在表面,有的地方“换汤不换药”,把十几个“小群”整合成一个“大群”,群里各种消息响个不停,干部感到负担未减反增。再如文件会议过多的问题。对动辄开会发文的现象要形成“人人喊打”的舆论声势,防止把“红头文件”换成“白头文件”,按下葫芦浮起瓢,换个方式继续搞“文山会海”。要善于创造性落实,以思路和方法的创新提升落实效率,不能“穿新鞋走老路”,用“看材料”“抓台账”的旧思维、老办法来抓减负,以至于落入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的窠臼。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不能浮皮潦草、虎头蛇尾,也不能抓而不实、抓而不紧。如果紧一阵松一阵、一环紧一环松,或者任由“中层梗阻”“末端衰竭”“最后一公里”等问题横生,减负就很难“有感”又“有敢”。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根本目的是把干部从一些不必要的负担中解放出来,推动他们把精力放到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上。减负不是把必要的负担也减掉,更不是该开的会不开、该发的文不发、该推的工作不推。恰恰相反,基层减负减得怎么样,最终还是要看各项工作抓得怎么样。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各级干部肩上的担子更加繁重,压力更大。衷心期待各地能更精准地开展形式主义整治,全力释放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活力,全面形成“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生动局面和浓厚氛围,让基层干部真正做到“有感”又“有敢”。


主管| 中共平南县委宣传部

出品| 平南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 新华日报

编辑| 谢献芳

责编| 卢昱冰

审核| 韦挺松

签发| 余世昌

【转载需征得出品单位同意,转载时不得删减和更改原文内容。所有媒体平台首发权属于原作者】



今日平南
平南县委宣传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