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博物馆项目
坐落于深圳前海文化艺术半岛
是深圳市“新时代重大文化设施”之一
由中建科工承建、中建钢构参建
建设过程采用智能建造、绿色建造技术
实现了高效建设
并成功入选
“深圳市2024年度智能建造试点项目”
“广东省2024年第一批
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前海博物馆由何镜堂院士领衔设计
以“文明之树、时代明灯”为设计理念
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现代演绎
展现了建筑“重檐飞扬”的标志性造型
以多层连接、多维交互的建筑形态
凸显出文脉延续、文化场域结集的建筑内在特色
独特的设计效果,体现在建筑结构上为
“层外扩倾斜式巨柱+挑檐”
倾斜巨柱逐层外扩
最大倾斜角度23.07度
逐层外挑挑檐最大悬挑长度20米
悬挑仅一端有支承
主体结构呈现上大下小的特征
巨柱斜度越大越容易发生倾覆
悬挑长度越长越容易发生断裂
为了完成高难度的特殊结构
项目团队应用三维扫描技术
利用激光扫描仪对关键部位进行扫描
获取点云模型与BIM模型进行匹配复核
确保复杂结构安装的精度和稳定
完美还原设计效果
应用BIM+AR/VR数字化技术
将BIM模型1:1投射在虚拟的施工现场
实现厘米级精度定位
对现场进行可视化指导与验收
保证多层多专业复杂机电有序精准施工
建筑物南北立面拱结构钢梁跨度94.34米
在南北两侧立面形成了
视野开阔便于观景的无柱空间
然而跨度越大
合龙时受风场等因素影响的波动也越大
近百米跨度实现毫米级合龙
可谓在高空表演“绣花功夫”
面对如此大跨度的高空圆管拱架施工
项目团队运用预应力智能张拉结构施工技术
以预应力张拉程控系统为基础
系统根据预设程序
同步控制每台设备的每个机械动作
自动完成整个张拉过程
通过传感技术采集、传输数据给系统分判
张拉设备根据指令实时调整电机参数
实现对张拉力及加载速度的实时精控
完成超大跨径高空圆管拱架精准合龙
此外,智能焊接机器人、激光除锈机器人等
一系列机器人工友集中上岗
以数字化、智能化的“高超本领”
打造高效、安全的智能化施工环境
助力项目高品质建设
针对大体量、高强度的稳定电力需求
项目团队在施工现场部署了6台
由中建科工自主研发的
光储直柔综合智慧能源管理产品“能量魔方”
每台设备的储能容量高达215千瓦
在夜间施工用电低谷期储能充电
在白天用电高峰期放电
有效降低了尖峰时段对市电的需求
实现了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项目团队
还在办公区和生活区屋面集成986块光伏板
通过储能和智能调度技术
实现光伏年发电量可达40-50万度
相当于1300-1700余户居民年用电量
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00吨
可充分满足项目日常生活办公用电需求
目前,前海博物馆项目正处于地上主体结构施工的关键时期。在智能建造与绿色低碳理念的深度融合下,未来,前海博物馆不仅将成为凝聚深圳文化灵魂的崭新地标,也将成为绿色建筑和智慧文博的优秀典范。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内容来源:深圳公司、中建钢构(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