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蓝色字关注我们!
你会吃螃蟹吗?或许在李渔的眼中,我们只是一群未得精髓的门外汉,不免令他疾呼:“暴殄天物,不太甚乎”。
这位有名的戏曲家,也是品味螃蟹的老饕,有着“蟹仙”的美誉。他的《闲情偶寄》和《笠翁一家言》记录了他对吃蟹的心得和感悟,至今读来仍是津津有味。
时值深秋,蟹肉肥美,此时,数百年前的李渔,想必正过着日日吃蟹的神仙日子。如何吃蟹?我们不妨跟着他学一学。
一
在中国,佳肴的诞生总是踏着时间的节拍。秋日时分,空气中的寒意还在酝酿,也悄然宣告着螃蟹的登场。
对于李渔而言,这个时节,分分钟都不能等待。蟹还未出水,他便早早地节衣缩食,谋划着“买命钱”。所谓“买命”,其实是买蟹。李渔向来“以蟹为命”,不仅家人朋友皆知,甚至他自己也如此打趣。
螃蟹是李渔餐桌上的常客,从上市到退市,几乎不缺席一天。别人买蟹是几只几只地买,他则恨不得以筐计算去买,还怕左分右分不够自己吃的。即使这么大的量了,他还抱怨不够吃:“除供客外,与五十口家人分食,然则入予腹者有几何哉?”
晚年的李渔家道中落,债主常来家门口叫嚣,此时钱包已不允许他去“挥霍”买蟹。他67岁那年,在太湖任太守的好友胡子怀促成了李渔的吴兴之行。恰逢螃蟹上市,在当地,几乎每宴必上蟹。李渔大饱口福,激动地赋诗一首:“蟹乎蟹乎吾爱,欲买无钱空目睹。焉得人人何使君,俾尔日在腹中歌且舞。”
在赞美螃蟹方面,李渔从不吝惜辞藻。他认为,螃蟹色、香、味三者之至极,天下间再无食物可以上之。
在《闲情偶寄》中,他专辟一章写对螃蟹的钟爱之情以及品蟹之道。“蟹乎!蟹乎!汝于吾之一生,殆相终始者乎!”希望自己能与螃蟹时时相伴。如李渔这般痴迷于螃蟹,恐怕世间绝无仅有。
二
在悠久的食蟹历史中,各式巧手赋予了螃蟹千变万化的烹饪方式。于一众吃蟹高手中,李渔独步其间,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
关于螃蟹怎么做,一直以来以“蒸”与“煮”两派居多。李渔是忠实的“蒸”派代表人物,认为这种烹饪方法得以保持整只螃蟹的原来体态和原汁原味。螃蟹又鲜又肥,已经是顶级的美食了,为了给其增加味道,而要把别的食材掺合进来,就像用爝火来为阳光增色,捧一掬水想让河流上涨一样,实在是没有必要。
拆解螃蟹时,李渔十分注重体验感。他说,吃蟹一定要自己动手,不能让别人代劳。这与磕瓜子、吃菱角、喝自斟的好茶是一样的道理,边剥边吃才有味,坐享其成只会味同嚼蜡,体验感大大降低。
具体到吃蟹的步骤亦有讲究。李渔说:“剖一匡,食一匡,断一螯,食一螯,则气与味纤毫不漏。”匡,即蟹壳也。这里最易打开,却藏着“白似玉而黄似金”的鲜美。吃完这些再吃螯,即蟹足,蟹足要一节一节折下来吃,把肉一点点取出来。蟹肉从壳里出来后,马上进入肚子里。难怪李渔说,饮食的真谛,还有比这更深刻的吗?
担心蟹吃完了还想反季节吃蟹,怎么办?李渔自有一套妙招。在蟹还未上市,他就安排“蟹奴”,也就是专门料理螃蟹的丫鬟,清洗“蟹瓮”,酿制“蟹酿”,取出“蟹糟”来制作“醉蟹”。
“醉蟹”具体如何制作,李渔并未明说。不过,他倒是分享了一个实践出来的小妙招:瓮中取蟹,最怕灯光一照,因为此时螃蟹会到处乱钻。应对之法就是,螃蟹初醉时,瓮中点一盏油灯,让它习惯灯光,就不会再害怕了。
三
一只螃蟹,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承载了李渔深邃的人生智慧。他说,“著仅食而图饱,嚼以已馋;他衷尔腹,漠不相关”,如果只图口腹之欲,那大自然创造它又有何意义呢?
螃蟹那身“铁壳”,不仅是天然的护盾,在李渔眼中更是坚韧不拔的象征。从“青甲将军”到“红甲将军”,螃蟹的战斗,绝不屈服,更不乞怜。李渔的一生同样在抗争。出生医商之家,却中年颠簸,晚年落寞,连螃蟹都买不起。可惜,他没有螃蟹的自在,为了谋生,“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甚至不得不“摧眉折腰事权贵”。也许,李渔是羡慕螃蟹的傲骨吧。
螃蟹外表不着华衣,内里却满是锦绣,“含之如饮琼膏,嚼之似餐金粟”。在李渔眼中,外表不必华丽,但内心却要充实。这种充实,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精神的富足、品格的高尚和才华的横溢。即便生活未曾给予他物质的极大丰盈,李渔依旧满怀热情地拥抱每一个日常。从词曲、演习到着装、居室设计,再到美食、花木、养生、医疗,他以一己之力,跨越多个领域,实践着“斜杠青年”的多彩生活。
比如在烹饪螃蟹这门艺术上,李渔有自己的坚持和体悟。他认为最美味的螃蟹,就是“蒸而熟之,才能不失真味”。他因此提出“世间好味,利在孤行”。这里的“孤行”,不仅是对烹饪手法的精简要求,更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洞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保持本真,坚持自我,方能品味到生命中最纯粹、最美好的滋味。
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曾对李渔吃蟹有精彩的描绘:“秋月远未升起之前,像李笠翁这样的风雅之士,就会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开始节省支出,准备选择一个名胜古迹,邀请几个友人在中秋朗月之下,或菊花丛中持蟹对饮。他将与知友商讨如何弄到端方太守窖藏的酒。他将细细琢磨这些事情……”
中国人对吃向来执着,一箪食、一瓢饮之中,亦有品格和乐趣,有时候也要讲究仪式感,这是对美食的尊重,也是对生活的珍重。从李渔吃蟹中,你又琢磨出了什么呢?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浙江宣传 ▼
往 期 精 彩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