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音憎,一种形似木桶的蒸饭的炊具。
这个俗语,稍微有点阅历的人,应该都有机会听到过。
不过得是那种80后以上的,或者一些穷困地区的90后。
其实,人死饭甑开,说的是旧时候的一种风俗:即人死了,大家就可以无所顾忌,敞开吃一顿了。
人死=吃饭,而且随意可劲儿吃饭,这就叫人死饭甑开。
这句话有多大的能量?
告诉你,哪怕是世仇,在这天,都可以尽兴来吃饭,不请都可以来。
甚至如果你真的穷,敞开吃饭,不上人情钱,也不会被瞧不起。
因为你只要到了现场,出了个人,就算是个大人情。
这顿饭你随便吃,不吃到开怀,算主家小气。
很多人没见过几十年前的葬礼,一家死人百家帮,一家做饭百家凑。
源于贫穷落后,资源短缺,一个村里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顿好饭。
一旦村里死了人,那可是名正言顺,一起共同打牙祭的日子。
有的人送来黄豆做豆腐,有的人送来酸菜,有的人送来黄瓜、南瓜、四季豆,还有的人送来辣椒茄子。
总之屋里但凡死了人,乡亲们不仅连夜帮忙,过来收拾遗体,助其洗澡换衣入棺,更会背上家里的瓜果菜蔬,帮衬着捯饬席面。
人过世的当天,往往是寂静悲伤的,乡亲们和主家一起守通宵,陪亡灵最后一夜。
等到第二天,就彻底热闹起来,远近的人都来做事了。
劈柴的、做卫生的、修理电线的、收拾房间的,只要有利于丧事更宽敞顺利开展,人们都不遗余力。
主家会拿出几乎所有的肉,甚至干脆杀一头猪,来办这场葬礼。
冲天的篝火点起来,香喷喷的饭菜烧起来,人们在一种充满温度,充满滋味的氛围中,尽量营建着大热闹。
这样做有个好处,就是在人去世的头三天,以最大的人流量,最饱满的情绪,帮忙分担一开始的恐慌和悲伤。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全村人都参与起来,好好开了一次饭甑,用大吃大喝填补着一个家庭失去成员的空白。
千万不要觉得这有背人情!
农村对人情世态有朴素的慎重,简而言之,就是生死大事,要有情有义。
什么叫有情有义,面对生的大事,也就是结婚,只要想方设法让结婚的人喜结连理就可以了。
所以结婚哪怕你搞寒碜点,穷人家庭宴席敷衍一点,大家都会包容,不会计较。
但对于死的大事,就不是这样了。
死者为大,让死者风风光光,热热闹闹入土为安,是天下第一重要事情。
主家要用最好的规格和饭菜,招待每一个到场的人,因为这一天所有人都是来帮死者的,这是大恩德。
烟酒茶饭,能有多好就应该有多好,拿不出来大家一起凑,拿得出来也要锦上添花。
早年大家都穷,所以凑东西出力气办丧事是司空见惯。
到了坐夜的时候,每个人都坦然受之,好吃好喝,最终吹吹打打,送亡者上山。
结婚小气可以包容,死人小气不可原谅,这就是有情有义。
出于这样的历史渊源,死人吃席总是笑嘻嘻的,乡亲们在这场事中做了好事,又吃了饱饭,当然高兴。
死者的主家在这场事中,尽到责任,安慰了亡灵,体面了家声,当然也要高兴。
借着死者的福荫,人们很好地完成了一次乡村情谊的重构。
化干戈的化干戈,强人情的强人情,彼此间更亲密了,更信任了。
无形之中,资源人力得到更好的协调,皆大欢喜。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人死饭甑开”这个俗语。
当然了,发展到今天,人们再也不用借葬礼吃一顿好饭了。
但尽管如此,通过葬礼,完成亲戚朋友间资源人力的调配,这个功能依旧不会过时。
借着葬礼让彼此间的关系得到修复和加深,也依然不会过时。
同时,在葬礼中分担情绪,“送往”、“迎来”也不过时。
所以在葬礼上开心吃大席,同样不过时,更不过失。
我最近发现很多人对死和穷是没有理解的,然后对这些伴生出来的礼仪习俗,就更不能理解了。
所谓礼失求诸野,希望缺乏阅历和体验的人,走更远的路,经更多的事,到人群中间去,去感受生死大事,去了解生死大礼。
要永远相信,生死是复杂的,是丰沛的,是充满人世间充实的现象的。
红尘的火有多旺盛,生死大事就有多热烈。